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的人生没有“该有的样子”,只有“适合”的样子丨虚假自我

2019-12-26 13: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壹心理主笔团 | 碗仔

还有5天,第一批 90 后,真的要奔三了。

我很好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得到的答案却是:

焦虑。

“人家都说‘三十而立’,可我什么都没立,没车没房没事业”

“老家的同学,孩子都 3 岁了,我连女朋友都没有”

“我领导都已经是 92 年的小年轻了,我还混在基层”

“ 30 岁了还没嫁出去,万一孤独终老怎么办?”

......

总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30 岁的我,活得真失败”。

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 30 岁一定要什么都有,才叫“成功”?

我们每个人,总是无意识地,遵循一套外在标准:

30 岁要年薪百万,才算优秀;

30 岁要结婚生子,才叫圆满;

30 岁要有车有房,才叫成功。

在这种“金科玉律”之下,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都很高。

一旦没达到,就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我是不是个 loser ?”。

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应不应该”、“符不符合”。

却很少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开心吗?”

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的成长,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作为一个奔三的 90 后,当达不到社会的“成功”标准,除了焦虑,我还能怎么办?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我们应该活成什么样?

最近,蔡康永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我认为年轻人,没有‘该有的样子’”。

心理咨询有种做法,当你出现某种情绪时,试着去寻找它出现的最早期,是在什么时候。

所以,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们变成现在这般模样?

直到我在豆瓣的年度榜单上,看到评分最高的短片《驯兔记》。

7 岁的皮皮鲁,头一次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绝望”。

那天,老师提了个问题:一只皮球掉进了深坑里,怎么办?

有人回答:“用网子捞”。

很明显,这不符合她事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于是让她“想想再说”。

班长李小曼提出:“往坑里倒水,让球飘出来”。

老师很满意,微笑表扬:“正确”。

但,皮皮鲁不这么想:“如果坑很深,那就让我爸爸再买一个球吧”。

全班哄堂大笑,老师恼羞成怒。“你故意捣乱是吧!”。

皮皮鲁很委屈:“我没有。如果是个很深的坑,我们这么大的小孩去捡球,会不会不安全?要是发生意外怎么办?”。

可老师依然认为他跟自己作对,反问:“你的意思是我错了吗?”。

话刚说完,李小曼立马站起来:“同学们,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怎么会不正确呢?”“我们应该做个好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能跟老师顶嘴”。

嗯,真典型的“中国式乖小孩”。

以至于后来,她变成了一只温顺的“兔子”。

脑袋冒出两只长耳朵、眼睛变红、脸上长毛,嘴巴也变成了三瓣嘴。

全班人都吓坏了,只有老师,非常得意。

因为,她教出了全年级第一个“兔子学生”:听话、乖巧、不捣蛋。

这成了全校的典范, 90% 的学生,都争先抢后地想要成为“兔子”。

皮皮鲁呢?他不想。

他坚决不变成兔子,选择保持人的本来面目。

然而,他越是坚持,越被人指责是“怪物”。

爸爸也对他说:“我们希望你变成听话的好孩子:不调皮,不淘气”。

皮皮鲁惊呆了,我的亲爸妈居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兔子!

看到这里,我整个人都在发怵。

我无法想象,我们的感受被忽略,活着只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似乎,父母硬塞一套标准给你,说:“你就按照这样子活吧”。

却从来没人问你:“你开心吗?”

没有人尊重你的感受,关心你的情绪。

反而被教育,你不配跟我谈感受,你只要完成我的期待,达到我的标准,就可以。

就像皮皮鲁,他不想变成兔子,是因为做兔子一点也不开心。

他无法忍受“百依百顺”的生活。

他喜欢学校,是因为觉得知识很有趣,很好奇。让他绝对服从,不是比死更难受吗?

但在父母眼里,没有感受,只有一种“功利主义”。

他们只强调,成为好孩子会获得老师赞扬,找一份好工作能赚不少钱。

似乎,所有以功利为最终目的的准备,都是正确的。

最后,因为不想父母为难,满足他们的期待,皮皮鲁戴上头套,假装成为兔子。

不知情的父母欣喜若狂,他却从骨髓里害怕一辈子。

这意味着,长大后的皮皮鲁,会成为我们——

那个连崩溃都要默不作声的年轻人。

压抑。

可是,“那是你的感受,不是我的”。

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是皮皮鲁。

从小不谈感受,只讲标准,长大后更习惯于讨好与顺从。

甚至还内化了功利主义。向往功利,不断讨好。

反之,如果你的感受被看见,那么你的人生选择,往往更容易忠于内心。

你应该知道谁是李子柒吧?

火爆全网的她,其实童年并不幸福。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

后妈呢?对她很不好,隔三差五就拽着她的头发,死死地就往水沟里摁。

小小年纪的李子柒,经常被打得“半死不活”。

爸爸呢?在她 4 岁的时候,去世了。

谁来保护弱小的她呢?

毋庸置疑,是她的爷爷奶奶。

他们毅然决定将李子柒接回来,将她抚养长大。

虽然老人生活在农村,没多少文化,但至少他们知道,被后妈“虐待”的小孩,活得并不开心。

他们心疼她。

对于李子柒来说,爷爷奶奶就是自己的“救命稻草”。

她也终于被“看见”。

所以,尽管 14 岁就辍学打工,当过服务员,也在夜店打过碟;

但她清楚知道,那只是为了生存。

当奶奶重病,她强烈地感受到,“我害怕后半辈子都活在愧疚和回忆里”。

她想要的,不是社会标榜的“精致生活”,而是陪着奶奶一起,相依为命。

就像 2016 年,她上过一档综艺节目,主持人问她:“你未来的梦想是什么?”

她说:“跟奶奶在乡下种好多果树,好多花,把今天的蔬菜采回来,一天都不出去”。

换作是你,可能会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太宅了?”“我是不是应该出去社交?”。

但,李子柒从不怀疑,要回农村生活的信念。

这份坚决,跟当初爷爷奶奶将她带回来的那份坚持,一模一样。

现在,你甚至还可以从她的视频里,看到她的人生态度。

虽然摄影师会拍视频,可一旦角度、构图的搭配不对,李子柒还是坚持重拍。

她说:“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她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让别人来定义她,“你应该是什么样子”。

然而,我们不是李子柒。

更多时候,我们被告知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

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所以宁愿讨好。因为,这样才会被看见,才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但我们知道,自己并不完美,所以开始自我苛求。

可是,傻孩子啊,你本不必这么委屈自己。

只有你才明白,为什么要活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一刻,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蔡康永会说,“没有什么是你该有的样子”。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

“如果你认为这个应该有的样子,是能够刚好符合你对人生的向往,那你就这样活。可是,你不用把他贴标签说:‘大家都应该这样’”。

我曾经觉得,活成自己的样子,不过是大而空的浪漫主义。

可是,当我看见蔡康永在《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中说到:

“判断一个人活得好不好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他活得有没有选择。”

我发现,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活出自己的样子,最大的鸡肋在于:

我没有说“不”的选择。

因为,当你不断要求自己符合社会标准,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不过是“虚假自我”带来的讨好与顺从。

这是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与之相对的是“真实自我”。

在我们的婴儿早期,无论你在哭闹,还是在笑,妈妈始终都与你的情绪同步。

如果她尝试接纳你开心与痛苦的情绪,她便是一个情感稳定的“容器”。

并且,当她始终对你的感受与需要进行回应时,她就是一面可以让你看见自己的“镜子”。

你可以感受到情感的链接与流动,知道并尊重自己的感受,由此对外界做出回应。

反之,如果你的情绪长期被妈妈忽略,且得不到回应,你则无法通过这面“镜子”,来确认自己的主体感。

长大后,你无法与内心的感受产生链接,也就看不见自己的样子,更别提什么做自己。

你活着的标准,只是满足他人的期待,让自己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来确认“我”的存在。

我不能说“虚假自我”有多么不好,至少在一部分人看来,那是一种自我保护。

但对于能够说“不”的人来说,他们更接近于“真实自我”的模样。

因为,他们的真实需要,是被鼓励表达的。

他们不需要别人来定义他。

在他们眼里,活着的标准,是以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为依据。

例如,拥有一番事业能让我感觉很有成就感,这是成功;

过着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让我觉得很有归属感,这也是成功。

最重要的是,当你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人生时,你能否承受自我选择的后果与代价,依然说不。

就像你总是要花很大的力气证明,你不结婚、不生孩子都可以过得很好。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能够说不,你可以占据人生主导权。

多美好的事情。

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没办法回到最初的母婴关系,所以最先要做的是:

真实面对自己的情绪,尝试不去压抑它,就让它在你的身体里流动。

不去评判,不去比较,没有所谓的“成功”或“失败”。

如果你的感受偏弱,可以借助冥想、正念等工具。

你还可以跟自己对话:“我的感受是什么,愿望是什么,又害怕些什么”。

当你捕捉到真实的感受,例如你做什么事情会兴奋,什么事情会让你抵触......

你才能认清自己。

当然,我们一辈子都无法摆脱别人的眼光去做自己。但你可以将自己的渴望,摆在最前面。

如果你暂时还没办法遵循自己的感受,那么,消除焦虑最好的办法是:

努力存一笔钱,叫“Fuck You Money”。

当老板要炒你鱿鱼,或是别人让你做你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你可以很有底气地回怼:

“Fuck you”。

这或许是你能够说“不”的开始。

但是,所有事情的范本,都是拿来参考用的,不是要我们真的分毫不差地活成那个样子。

不要付出让自己失望的代价,去满足各种各样的期待与标准。

因为,最后你会发现,我们根本不需要活成范本的样子。

你的人生没有“该有的样子”,只有“适合”的样子。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