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上海青浦监狱,外籍服刑人员每天做什么?
这部名叫《心梦》的剧由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多名外国籍服刑人员自编自导自演,是青浦监狱当天丰富的圣诞活动之一。音乐响起后,舞台灯光闪烁,参演人员陆续登台,歌唱、朗诵、舞蹈,尽情讲述了一个心灵忏悔和破茧重生的故事,获得满堂喝彩。
新加坡籍服刑人员刘明亮是《心梦》剧本创作人员之一,还是这个剧组的后勤人员。2011年他进入青浦监狱服刑至今,申请参加刺绣、翻译、舞台剧等众多矫治项目,接受教育和改造,积极准备重新回归社会。
当天,上海市青浦监狱监狱长李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目前该监狱关押有来自45个国家的外国籍服刑人员,青浦监狱为外国籍服刑人员设立了多项劳动矫治改造项目,由服刑人员提出申请参加,参加劳动矫治改造会得到相应的报酬。
目前,青浦监狱超过90%的外国籍服刑人员像刘明亮一样,申请参加各类文化、艺术等矫治改造项目,陶冶情操、接受教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条,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
该法第七条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罪犯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服从管理,接受教育,参加劳动。
在青浦监狱,现已引进了海派玉雕、松江顾绣、嘉定竹刻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各种舞台艺术表演等内容。
“设置这些矫治项目,出发点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帮助服刑人员陶冶情操、矫治犯罪行为,出狱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还能够有一技之长。”李强说。
一名外籍服刑人员正在学习中文。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12月24日正值西方圣诞节前夕,记者看到,青浦监狱外籍服刑人员监区已挂起了圣诞装饰品。
在监区公共区域,圣诞树、圣诞老人的形象随处可见。十余名外籍服刑人员有的在图书室写毛笔字,有的收看电视节目,还有围在一起打扑克牌的。旁边炊场里,汉堡、披萨等西餐已准备就绪,供平安夜活动需要。
两名外籍服刑人员在练习中国书法。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狱方介绍,每逢中西方重要节日,青浦监狱都会通过举办节日活动,帮助服刑人员增进交流和沟通,和谐相处。
已在青浦监狱服刑8年的刘明亮,身在其中也深有感触。
他说,自己2011年因经济犯罪进入青浦监狱服刑,目前还有4年刑期。已服刑的8年间,他参加了刺绣、翻译、舞台剧等众多矫治项目。他信仰基督教,每年监狱的圣诞活动他都参加,还亲自参与组织过。
“监狱提供这个节日活动,对我们意义很深厚,就像中国人过春节一样。这样的节日氛围,让我们大家借着机会相互分享和交流。”刘明亮说,演出等矫治项目没有强制要求,服刑人员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参加。
他在刚进监狱时,首先申请参加的是刺绣项目。“因为刚进来经常想东想西,刺绣需要静下心来做,而且时间过得很快,我就不用想那么多了。”他说。
服刑以来,他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中文。
他说,自己原在新加坡经商,母语是马来语,还掌握英语,入狱前并不懂中文。服刑后,通过监狱的帮教和广泛阅读,他抱着字典主动学习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学”,终于熟练掌握。学会中文,让他在服刑期间得以更好的交流,更充分地了解中国文化。
后来随着中文精进,他又在狱中申请了翻译岗位,日常的文字和口头翻译现在他都已能够胜任。
“我会翻译一些教育资料,还有些服刑人员自己的文字材料,比如他们要减刑时准备的材料,我都会帮忙翻译,也是自己学习的机会。”他说。
刘明亮经常给家人写信,在信中他常常鼓励孩子努力读书,他的大女儿已在新加坡读高中。此外每个月他会打两通电话回去,让孩子们听到父亲的声音。
现在他每天都在狱中学不同的东西。他说,《心梦》这个剧目还没有完全排完,自己心思都放在这个剧本上。虽然所有主创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士,但借着戏剧,他们可以让内心丰富的情感升华、凝练、抒发,既能陶冶情操,也彼此加深交流。
“在监狱服刑,也是重新学习做人的机会,然后再重返社会,做更好的人。”刘明亮说。
(文中刘明亮为化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