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中的人类(一):扩张,还是向地下发展

Rina Chandran等/汤森路透基金会 编译:TraCY
2019-12-27 18:08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城市中的人类:密度》 视频制作:汤森路透基金会 中文翻译:张文雅菁(02:48)
从新加坡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土地空间日趋不足。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将有近70%的全球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区域内,城市受到的瞩目将变得前所未有。

很早以前,城市就已经把地铁网络和下水道等设施移至地下,有些还把商业、零售和存储设施也移至了地下,以便腾出更多空间,或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情况。

“土地空间是稀缺资源,”城市化专家菲利普·罗德(Philipp Rode)表示,“如何用最高效地方式使用空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耶鲁大学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2019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城市更倾向于向外扩张,而非向上发展。

但是,如果规划不足就采取向外扩张会给城市基本服务保障带来挑战,比如让求学或就医的路程变远。同时,这种扩张方式还会影响农业用地,并可能对环境保护区域和生物多样性有所不利。

研究报告还指出,为了可持续发展,城市需要对这种肆意扩张有所节制,并在增加居住密度的方向上进行努力。

例如,英国政府就宣布在其郊区的“绿带”(Green Belt)建造大量新住房,绿带指的是英国乡村的受保护区域。对其他城市而言,增加居住密度意味着将更多设施迁移至地下——不仅仅是地铁网络和公用设备,还包括商业、零售和存储设施等。

从太平山顶俯瞰香港维多利亚港和城市天际线美景,2017年8月4日,路透社Bobby Yip摄。

在以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和树林繁茂的半山而闻名的香港,考虑到其房价和地价都已全球最贵,如何尽快最大化利用其地下空间更显得是当务之急。

当官方在酝酿将香港作为亚洲酒类贸易的中转站时,他们发现一个挑战:在这样一个土地越来越少的城市里,要在哪里储存那些酒?他们将目光转向地下。

有官员建议,将二战时代的防空洞作为候选场地。2003年,前外交官Gregory De'eb和商人Jim Thompson签署了租约,在地下20米(66英尺)处设立了香港首个商业酒窖。

当地政府部门甚至表示要通过建造人工岛等手段来为住房建设提供更多空间。其他被考虑的方法还包括,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垃圾处理、用作数据中心、水源储备、发电设施、火葬场及体育设施,等等。

香港首席城市规划师Edward Lo表示,“当地的多岩石地势使得向地下发展成为了长期土地供应的‘超值替代选择’,不仅可以保证安全性,还有环保和安保方面的益处。”

Arup咨询公司主要研究香港的地下空间,其基础设施部门总监马克·华莱士(Mark Wallace)表示,“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香港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还可以避开地面常有的交通阻碍和天气影响等问题。”他还说,虽然在地下进行挖掘和建造的花费较高,但在后续维护和土地成本方面则有优势。

其他城市也在纷纷向地下发展。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就将移动体育设施和紧急避难点都移到了地下。与此同时,加拿大蒙特利尔已经在地下建设了以商店和酒店为主的步行街区。 

12月的时候,在洛杉矶,亿万富翁、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为一条长达1.14英里(1.8公里)的隧道揭幕,该隧道采用了最新的高速低成本挖掘技术,这是其地下高速车道网络发展计划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研究者也警告,仅仅是向下发展并不能取代合理的土地规划,城市居民也在担心地下建设和利用是否会影响到地面上的绿色空间。

图为Future Cities Catapult公司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专家尤安·米尔斯(Euan Mills)在伦敦的一次采访活动中,2019年9月27日。汤森路透基金会Claudio Accheri摄。

尤安·米尔斯是Future Cities Catapult公司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专家,该机构是一家英国的创新机构,他表示,城市应该“适应自然,但不是以牺牲高密度为代价”。

对他而言,答案在于建造摩天大楼。他说,“人类需要日光,向地下发展并非良策。”

(本文编译自汤森路透基金会Urban Humans专题,系列共有为一篇序文及5篇图文,每篇均含一则视频,每周更新。本文为正文第一篇。)

    责任编辑:沈健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