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位美国院士为中国化学学子打开了通往世界一流名校的大门
八十年代,一位美国化学教授主动与复旦大学合作,为242名中国化学学子走向世界一流名校打开了大门。
前奏:冰面解封时
国际著名有机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多林(William Von Eggers Doering)晚年接受了化学遗产基金会口述史项目的采访。当采访者詹姆斯·博宁(James J. Bohning)已经详尽地将他自从童年至任教哈佛的生命故事一一挖掘,在采访的尾声问询多林是否还有言之未尽的内容,多林专门补充,“我想谈一谈我的中国冒险之旅。”
故事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说起,对于彼时的中国化学研究来说,多林就是那个与中国非亲非故,但在百废待兴之际,送来火焰的人。对于像郑兰荪一样日后成为化学学科顶级科学家的中国学子而言,多林就是那个让他们可以伸手摘星的人。
维廉·多林教授1977年7月23日,刚刚复出工作的邓小平就在主持教育与科技座谈会上提出,要提倡学术交流,具体的措施落脚在接受华裔学者回国和邀请外国著名学者访华讲学。
在接下来的日子,邓小平对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关心不仅丝毫未减,还敦促教育口的各负责人加大工作力度。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听取蒋南翔等人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作出了关于扩大增派留学生的指示:“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为什么要这样派?这是提高我们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为了科技强国。为了科技强国我们花多少钱都值得。”
1979年1月底,邓小平访问美国,在与美国总统卡特所签署的协议中,将中美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加以签署。阻挡中美学术交流的制度性因素逐渐被一一移除。
缘起:一段友谊,一次访问
彼岸,多林的父亲是一位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统计学的流行病学家,父亲最喜欢的学生有几位就是中国人。吃过他们带来的食物和听过他们的故事,长大的多林对于中国并不陌生。在哈佛读博期间,与同一个实验室的华裔博士生Frederick Chew-ming Chang关系密切,互相起了外号。Chang的心愿是拿到哈佛大学的学位后到岭南大学执教,与Chang的友谊让他开始关注与中国有关的一切。
1979年,多林在哈佛大学任教,听说中国将派一个科学家代表团访问化学系,任何对这项活动感兴趣的老师都可以报名,与代表团交流五分钟。多林当时想到,已经与国际学术界中断联系多年的中国化学界,急需了解国际上在有机化学领域最近二十年来的突破性进展,他愿意尽其所能,为中国提供帮助。他向代表团提议邀请一批中国化学教师访美接受培训,观摩美国研究生院如何上课。考虑到中国当时美元短缺,他甚至向代表团提出,教师访问团的国际旅费由他承担。
多林在复旦大学几个月迟迟没有收到中方回信的多林,在快要淡忘这件事的时候,收到了复旦大学苏步青校长的邀请函,邀请他在1980年春季学期到复旦大学讲学。
1980年2月,多林应约前来,登上复旦的讲台,为来自全国多所重点高校的近50多位教师讲授有机化学课程。尽管这些年龄从45岁到70不等的教师十分用功,多林发现依靠他们将有机化学最新知识和研究方法教授给本科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么只有另起炉灶。在一番交谈之中,多林想到重建中国化学教育的最佳方式是从年轻人入手,选拔一批优秀的中国化学学生到美国与加拿大一流化学系接受研究生教育。多林与复旦大学教授徐积功一同起草了一个项目计划,由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转呈中国教育部。
教育部副部长黄辛白难以相信,多林一个人如何能够单枪匹马地在北美促成这样一个项目。多林回答:“这是我的事情,我保证我可以做到”。
起航:乘风入夏
多林的确说到做到。他认为项目想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保证学生进入北美一流的化学系。他根据自身经验,从190个研究生项目中选出30个最佳项目,并成功说服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25个名校化学系同意接收中国学生。
成功的第二点,就是选择合适的学生。美国的研究院录取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成绩,但多林放心的把考试选拔权交给中方。理由是中国方面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
中国方面在复旦大学的努力之下,没有辜负多林的信任。
1981年夏,中国教育部批准了多林提议的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Chemistry Graduate Program)。随着教育部批文一起而至的,是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的学生选拔方式:教育部下属的12所重点大学,每校分配一定名额,由各校化学系自主推荐学生。拿到这份通知后,时任复旦大学副教务长强连庆敏锐意识到这一选拔方式存在问题,各校学生素质不一,名额摊派不利于选出最合适最优秀的学生,若学生赴美后表现不佳,将在项目开始之初就造成不利后果。他的观点引起复旦大学谢希德副校长的重视,谢希德迅速派他与正在外地开会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范康年在北京汇合,前往教育部提建议。
向教育部外事局局长王福生汇报后,教育部采纳了复旦大学的建议,选拔改为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教育部委托复旦大学成立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中方工作组负责相应工作,工作组由复旦大学副校长谢希德主管。谢希德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有一定的国际声望和国际联系,增加了北美高校对该项目的信任程度。
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中方工作组成立后,为确保选拔公平公正,邀请国内一流化学家命题,考生参加统一考试后,由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教师匿名判卷,再由工作组秘书将考分折算成标准分排序,最后以无记名方式将名单交由工作组讨论评定。
参加第一届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选拔考试的共有66名,最终录取40人。考试合格的中国学生可以选择申三所高校,学生的申请资料经由多林教授送至北美对应学校,每所高校将收到6-9份申请,学生和高校可以互相选择。
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的美方工作全部由多林教授和他的秘书希拉·比尔兹利(Sheila Beardsley)挑大梁。为了中国学生顺利开启留美学习生涯,多林教授在设计项目时,考虑细致入微。
1984届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CGP成员摄于广州比如,他说服美方院校每所化学系提供2个名额,这样使初来乍到的中国学生在面对文化冲击时不至于孤立无援,而且随着项目持续录取中国学生,他们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且互相支持的共同体。他还说服中国教育部承担学生留学第一年的费用,剩下费用由美方高校出资,这样一是使学生有回国服务的义务,他更希望项目上的学生学成之后能返回中国而不是留在美国,二是学生第一年就不必做助教,可以专心学业和研究。
除此之外,多林教授每年自费飞到上海参加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会议,面见在广州进行英语培训的项目学生,耐心回答学生们关于项目的问题。
中美双方周到而细致的项目设计,秉持公平公正的行事原则,使得项目进展良好。
第一届学生抵达美国之后,勤奋刻苦,专业基础扎实,建立了中国学生良好的声望,美方院校纷纷愿意继续接纳中国学生留学。
累果:撒下火种,变成星光点点
1986年,项目进行了五年,考虑到国内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北美研究生院申请流程,美国高校对于中国学生的能力素质较为信任,个人能够自主申请北美研究生院的情况,经过中方工作组与多林教授的商议,决定停止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
项目开展5年,共录取了242名学生。多林教授追踪了中国学生的后续表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得到美方教授的高度评价——“是我教过最优秀的学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现中等,剩下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现一般,但他们全部顺利毕业,没有一个人功课不及格。这样的表现令他感到十分欣慰。
2008年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研讨会,郭涛提供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第一届学生郑兰荪,1982年8月进入莱斯大学师从诺奖得主美国理查德·斯莫利(R. E. Smalley)教授学习时,导师曾认为他的基础太差,劝他离开项目。不过,凭借超人的勤奋,每周工作八十多个小时,他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最终导师也认可了他的成就,称赞其博士论文是自己指导的学生中最具创造性的一篇。博士毕业后,郑兰荪是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第一个回国工作的留学生,他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激光等离子体源飞行时间质谱计,这台仪器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00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由他主持的“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同为82届的袁征宇,获得了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从1991年起就经常回国考察。2007年,他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了盟科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抗菌药物。
微信公众号“生物制药小编”统计了136名项目毕业生去向,他们大多都成为了学术界和业界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虽然仅仅只持续五年,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科学家和制药行业企业家。这些在美国工作多年,积累了先进研究方法和产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回国后,极大助力我国医药研发行业的发展。
多林在回顾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时温情地写道:“CGP(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是我给我逝去的友人Fred Chang的纪念礼品”,让这个居功至伟的项目听起来彷佛老友之间的相互扶持。而这些被装上人生加速器的化学学子们,在事业起步阶段享受了科研无国界理念所带来的红利,也成为中美科技合作的见证者。参考资料:岳婷婷:《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与当代中美教育文化交流》,《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9月。
威廉•多林:《中美合作化学研究生项目CGP的历史回顾》,《大学化学》,2009年第4期。
范康年:《CGP与中国化学留学生》,《大学化学》,2009年第4期。
《威廉·多林口述史》,采访者詹姆斯·博宁,化学遗产基金会。William von Eggers Doering, interview by James J. Bohning at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a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9 November 1990 and 29 May 1991(Philadelphia: 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 Oral History Transcript # 0085)。
温才妃:《郑兰荪院士忆高考:拨乱反正后的机会》,《中国科学报》(2018-11-13第8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一份同窗情,一世中国情 | 这位美国院士为中国化学学子打开了通往世界一流名校的大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