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全球稳定币会冲击一国的货币主权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9-12-22 18:51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全球稳定币的宏观政策挑战,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提到的当前全球中央银行研究的若干重点问题之一。

自“天秤币”(Libra)白皮书发布以来,这一项目已经经历了初期的热议、多轮听证、部分参与者退出等事件。

陈雨露表示,稳定币的使用可能对支付体系带来两个挑战。

一方面,稳定币在降低支付成本方面潜力较大,但其交易和支付的信息独立于现有支付体系之外,也会给央行和货币当局的监管带来挑战。另一方面,稳定币发行机制与央行货币发行机制不同,在现行资产负债表机制下,能否完全承担支付结算的功能还不确定。

在金融稳定方面,稳定币可能削弱资本管制的效果,并影响国内金融稳定。

陈雨露认为,以“天秤币”为代表的全球稳定币为资本的跨境流动提供了较大便利,但同时亦可能对部分经济体的跨境资本流动形成冲击。资本管制效果的弱化可能影响国内金融稳定。实施资本管制经济体的国内金融市场往往不够发达,难以有效应对跨国资本流动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但是,全球稳定币为资本的跨境流动开辟了新渠道,使资金可以自由进出受管制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加剧国内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

此外,如果全球稳定币网络设计不当、缺乏监管或未能按预期运作,也会给金融稳定带来新的风险。

陈雨露举例称,发行方无法按需要将稳定币兑换成本币或无法按时结算付款,可能会带来信用和流动性问题。又比如,稳定币的信用、流动性、市场和操作风险管理不力,持有人可能因此丧失信心,导致挤兑,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货币政策影响方面,陈雨露表示,全球稳定币会冲击一国的货币主权。

一方面,稳定币可能削弱银行的信贷创造能力,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稳定币对法定货币的替代可能造成银行存款的大量流失,并降低货币乘数。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必然受阻,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力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稳定币也可能降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加大货币政策的制定难度。

陈雨露指出,稳定币不仅仅具备货币属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金融资产属性,可为持有者带来收益。一旦居民对稳定币的偏好上升,不仅可能出于交易需求将活期存款转换为稳定币;还可能出于投资需求将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准货币”转化为稳定币,进一步加大广义货币量的统计难度。对于以货币供应量为政策中介目标的央行来说,货币供应量指标精度的下降意味着货币需求可测性的下降,央行难以据此决定需要供给多少数量的货币才能维持货币的供求平衡。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进行的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研发,陈雨露表示,一方面,要增强法定货币体系对未来数字经济生态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是要应对全球稳定币的挑战。

    责任编辑:郑景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