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顺职院,20岁生日快乐!

2019-12-21 11: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核心提示

2019年12月18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单位,并在入选“双高计划”的197所高职学校中成功入选高水平高职学校30强建设单位,这无疑是对学校20年来建校成果的肯定。

经过20年的快速建设发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按照“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的办学要求,搭建起了统筹区域政校企合作、推进中高职衔接的工作平台,已成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

回顾: 顺德大学梦扬帆启航

顺德,经济实力居中国县域百强之首,自古被誉为“状元之乡”和“岭南壮县”。洋洋文脉,薪火相传,1999年3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为支持学校办学,顺德政府组织发起“兴建顺德大学筹款万人行活动”,63万顺德海内外乡亲慷慨解囊,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校园落成于桂畔海旁。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寄托了顺德人筚路蓝缕的大学梦。根据顺德政府提出的“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的办学要求,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学校开展了多方面的办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学校坚持“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思路,推进“法治化、智慧化、国际化、市场化”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学校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推行学生研究计划,涌出一大批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

学校对接区域优势产业,设置了家具、制冷、家电、涂料等重点专业,形成了专业与产业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确立了产科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平台依托、项目纽带、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携手美的、万和等行业领先企业共建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等多元合作,建成了一批高层次科研平台,获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学校坚持课程教学改革,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推行学生研究计划,产出了一批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

成果: 风华正茂硕果累累

学校放眼世界,开展国际合作,服务顺德区委区政府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顺德区政府、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及合作企业共建“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在国务院侨办支持下建设“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助力顺德美食走向世界。合作院校和机构包括澳大利亚TAFE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美国饭店协会国际酒店职业资格认证中心、英国培生集团LCCI注册培训中心等国际知名机构。

学校与顺德区政府、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及合作企业共建“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服务地方产业升级。

学校服务“精准扶贫”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广东省委“粤菜师傅工程”,成立顺德厨师学院,面向四川凉山州、广东雷州等地区,开设精准扶贫定向班,开展粤菜师傅培训“送教上门”,实现“一人学厨、全家脱贫”。

学校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成学生全生命周期ERP项目,实现了学校架构、培养方案、学籍、排选课、学生财务、成绩等关键流程管理的再造,推动了教育管理模式的重构。

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提出“文化育人”理念,探索建立 “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课堂上学习、实践中体验、环境中熏陶”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以顺商文化为代表的优秀地域文化,引入以墨子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墨子名言“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确立为校训,并将其写入校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

学校高度重视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

学校更是秉承“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产科教融合的发展方向,依托高层次平台,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强化主动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平台依托、项目纽带、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形成了“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教学科研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20年的发展,学校在科技攻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方面均有了巨大的成效。

展望: 争当全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20年,弹指一挥;新时代,奏响华彩新乐章。20年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高职教育的系统性改革,积极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争当全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墨子像。

守初心担使命 交出漂亮成绩单

2005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学校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学校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单位,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

2016年,学校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等多种荣誉称号。多次入选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

数据

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20%。据广东教育厅《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科技/社科学统计自报》,学校在广东省普通高校排名第40名、在广东省高职院校排名第2名。

加强平台建设促科教融合

加强平台建设,实施阶梯式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学校获得上级主管部门认定建设的科研平台共32个,学校重点打造的政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平台5个。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与服务平台16个,国家工信部平台1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科技厅认定建设平台12个;广东省教育厅协同创新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家具工程与装备数字化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发展中心2个(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佛山市科技局及经信局认定建设的科研平台共15个。

斩获高水平科研成果奖

全体教职员工以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纽带,政产学研先后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奖励72项,其中省部级奖励8项,市厅级奖励64项。

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29项,包括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项目10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0项,包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4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4项、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1项、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广东省粤港招标项目2项、广东省省院合作项目1项、教育部协同创新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2项,其他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125项。

技术开发与咨询获社会认可

学校紧贴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技术开发与技术咨询服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签订横向科研项目1105项,累计横向合同经费达到7018.54万元。近期,学校结合国务院、教育部、广东省最新文件精神,加强制度创新,2019年6月发布实施了八项科研管理办法,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提高了科研积极性,仅2019年1-10月,学校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经费就超过1000万元,达到了1393.23万元,项均合同经费实现了跨越。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发明创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学校共申请专利114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536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465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为140件。授权专利达到582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4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82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04件。学校加强产研对接,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共有56项专利技术成功转让,累计转让经费达到226.07万元,为企业创造产值近百亿元。为促进创新成果及核心技术产业化,学校在广东省及区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顺德区小企业创业基地”,基地择优选择技术并致力于技术的孵化及产业化,10年来,成功孵化企业超过20家,年均达到2家以上。

推行学生研究计划

推行学生研究计划,涌出一大批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项目2个,获得德国红点奖等国际性技能大赛奖1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106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小贴士:何为“双高计划”?

今年4月份,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目标是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双高计划”每5年为一个支持周期,对入选学校给予重点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

往期精彩推荐:

来源:珠江商报

图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原标题:《顺职院,20岁生日快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