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代三位浙大老师捐献遗体:儿媳追随公婆同做“无语良师”

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
2019-12-20 20:44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12月18日,告别会在殡仪馆结束后,浙江大学退休老师郭敏琍的遗体捐献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家中灵堂里挂着郭敏琍的遗像。 浙江文明网 图

她的公公和婆婆——浙大中文系蒋礼鸿教授、盛静霞教授是浙江省第一对捐献遗体的夫妻。如今,他们三位的名字一起被刻在浙大校园内的“无语良师碑”上。

“我父母1980年代末健在时就决定捐献遗体,我们受到言传身教,也作出同样决定,遗体捐献成了两代人之间的传承。”20日,郭敏琍的丈夫蒋遂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自己也早已签定遗体捐献志愿书,“百年后,我们的名字还会在一起。”

蒋礼鸿是著名语言学家、敦煌学家、辞书学家,生前曾任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语言学会会长等。盛静霞在杭州大学执教30余年,是著名诗词学家。

蒋遂说,1980年代末,母亲一位同事的家人捐献遗体,她听说后深受触动,与父亲说起自己百年后也想捐献,“父亲当场同意,说去世后还能为医学做贡献是好事。”蒋遂与姐姐一时无法接受,经母亲几次劝说才同意。之后,两位教授签订了志愿书,成为浙江第一对共同捐献遗体的夫妻。

1995年,蒋礼鸿因病离世,捐出遗体。盛静霞写过多首怀念丈夫的诗词,其中一首《怀云从》写道:“茫茫遗体早无踪,犹有衣冠向晚风。何日碑头朱变墨,云阶月地会相逢。”

2006年,盛静霞在弥留之际向子女再三交代,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

“2017年,我和妻子也作出捐献遗体的决定。”蒋遂表示,妻子郭敏琍一直将公婆视为父母,在公公患病后照顾了12年。

郭敏琍先后在杭州大学教务处、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担任行政管理工作,2006年退休。今年6月,她罹患格林巴利综合征,于12月15日不幸离世。在身患重病、说话都困难时,蒋遂再次征询她对遗体捐献的态度,郭敏琍点点头,说“好”。

浙江大学医学院1981年接受第一例遗体捐赠,郭敏琍是第771位“无语良师”。“一家两代人同时捐献遗体的非常少。”浙大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主任姜华东告诉澎湃新闻,遗体捐献者大体分三类:高知人群;生前患重病,希望捐献遗体能促进医学进步,让他人免于同样痛苦的人;接受过社会帮助,希望回馈社会的人。

    责任编辑:张军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