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手外科专家徐文东教授: 从手开始探索大脑的更多可能性

2019-12-20 20: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9年11月14日上午9点半,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一台健侧颈七神经交叉移位术成功实施,接受这项手术的是一名来自德国的、左手完全丧失抓握能力的5岁脑瘫患儿Felix。

怀揣母爱,不抛弃、不放弃,Felix的母亲Sandra为了找到世界上能够治疗他的方案,成了一名医学文献查询高手。最终,她将目光锁定在由中国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徐文东教授团队首创的健侧颈七神经交叉移位术上。“这是中国医生的首创,手术一定要到中国来做!”赴上海求医,成了这位德国母亲心中的信念。

Felix的手术由徐文东教授主刀,沈云东副教授、李铁主治医师分别担当一助二助,麻醉科、护理部密切协作。手术共历时约3小时,术中出血仅25ml,非常成功!术后第2天,Felix即可下地,左侧上肢肌张力下降明显,且痉挛程度大幅改善;术后第4天,Felix原本屈曲挛缩的左手臂可以主动伸直,原本僵硬的手腕和手指可以慢慢张开;术后一周,徐文东教授团队为Felix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并教给他们一套自行研发的训练操。

迄今,华山医院已经开展此项手术400多例。按照既往的经验,将来,felix这只手可以拿勺子吃饭,配合好手扣纽扣、系鞋带,Felix将可以独立生活,用双手拥抱社会了。

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深耕30余年。1986年,顾玉东院士在国际首创了“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损伤”,徐文东教授继而突破性发展出一侧大脑半球可以同时支配双侧上肢的理念,2017年12月,以一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健侧颈神经移位术治疗上肢痉挛瘫的临床试验》论文获得世界瞩目,成果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最受瞩目论著第一名。

勇于探索,敢于担当,乐于分享。现在,创造了这一“颠覆性的手术技术”的华山医院正致力于毫无保留地将它向世界推广,而她所在的这座亚洲医学中心之城——上海,也因医者的创新与共享而光芒璀璨。

2019年,医伍医拾团队访问了徐文东教授,他为我们讲述了创新背后的医学初心、坚持与收获。

医院大院里的童年

外科医生又救活了救护车送进来的重伤病人

医学是徐文东童年的一部分。

徐文东的父母都是上海医科大学的教授,他从小在浓郁的医学氛围里长大。对他来说,在医院大院里生活的一段时光让他难以忘怀:从呼啸而来的救护车上,经常抬下来一些受外伤的车祸病人,病人痛苦的挣扎,还有除了肢体疼痛之外,他们因伤致残的难以言表的痛苦,让徐文东对伤残病患十分怜悯。

同时,外科医生高超的技能也让徐文东对医学工作心向往之。他说:“有的病人躺着进来,你看到他血肉模糊,痛苦不已,经过外科医生的治疗,没过多久,却健康地出院了,医生们精湛的技术让我觉得神奇不已。”

父母的言传身教、环境的耳濡目染,选择上海医科学大学就读对于徐文东来说是顺理成章。而他走上手外科学的道路则是受到了我国手外科事业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先生的启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手外科,在中国的创伤医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缔造了诸多世界首创的手术。

二十多年前,上海医科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顾玉东院士的那堂启蒙讲座至今让徐文东记忆犹新:“我们在上海医科大学读书时,经常聆听许多大师的讲座,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顾玉东老师的关于臂丛神经损伤和诊治的一堂讲座,这堂课让我一下子觉得脑洞大开,我当时心里想这就是我想做的事业。”

此后,徐文东跟随顾玉东院士,并在华山医院开启了自己的手外科工作。

时代成就融合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跨界与融合是当下的“流行”。

二十多年前,在国内医学领域,徐文东则是最早一批开始探索学科融合之路的“吃螃蟹的人”之一。

徐文东博士毕业以后,适逢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绩优异的他,被遴选择优攻读神经生物学的博士后。两所高校的合并让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走上了快车道。

时代的发展常常会带来一些宝贵的机遇,而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如何抓住机遇则是关键。徐文东笃信的路径是,在传承中创新——学而精之,精而深之,深而新之。不论手术,还是研究。

1992年,顾玉东院士发表的关于臂丛神经损伤与诊治的首创性报道,轰动世界医学领域。在人体复杂的神经脉络中,臂丛有五根神经,手臂受到严重创伤时,如果五根神经全部从脊髓里面被扯掉,一侧手就全瘫了。当时的医学技术,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一千多例的病例观察,顾玉东院士发现,在健康的状态中,臂从神经里,最中间的一根神经,它的作用并不是很大。顾玉东院士大胆假设,反复研究与实验,将好手的最中间的这根神经切断,移植到瘫痪的手上,在不损伤好手功能的前提下,让受伤的另一只手摆脱了瘫痪的状态。

从1986年开始第一台手术到1992年发表第一篇报道,顾玉东团队同时发现,病人恢复的机制与过程十分值得探究:病人受损的手,在手术完成不久的一段时间里,他需要原本健康的手做动作,受损的手才能够一起运动。也就是说,病人瘫痪手的恢复有一个共同运动的过程。基本三到五年后,受损的手可以实现独立运动。

细心的徐文东发现了另一个“小问题”:这些病人,当你触摸他单侧手的时候,会产生双侧手都在被触摸的感觉。徐文东说:“这说明,即使过了三到五年,他的感觉还是没有分离。”

基于这一细微的临床发现,徐文东敏锐地推断,这一现象有可能与大脑功能的变化有关。于是,从2001年起,徐文东带领团队开始了跨界攻坚,进入了一个在国际上全新的研究领域——周围神经移位和脑功能的关系研究。

创新从少量开始

华山手外科是一种传承

顾玉东院士曾经说,手既是脑之母,也是脑之子。

沿着老师开创的手外科之路,徐文东从手开始探索着大脑的更多可能性。他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了神经生物学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研究,经过多年探索,他与顾玉东院士率领课题组发现大脑功能重塑参与了臂丛神经修复过程,进而提出脑科学领域的全新观点:一侧大脑具有同时控制双侧上肢的潜能。

如果这一全新观点转化成功,将造福更多中枢性偏瘫的患者,这些患者虽然一侧大脑半球损伤难以修复,但另一侧大脑半球仍保持完好。在前期研究证实“一侧大脑具有同时控制双侧上肢的潜能”后,课题组实现了临床转化,提出了治疗中枢损伤后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新方法:通过手术将健侧上肢颈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神经,避开损伤侧大脑半球,让偏瘫上肢与同侧健康大脑半球相连接,激发健康大脑半球的潜能,使健侧大脑半球同时控制双侧上肢,促使瘫痪上肢恢复功能。

如果说,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用于臂丛损伤是给病人“换了臂丛神经”,那么,用于中枢损伤后的上肢偏瘫则相当于是给病人的瘫痪手“换了大脑”。

从临床发现问题,到实验室研究它的机制,再反过来,通过机制再回到临床,以提升临床。对于徐文东来说,创新是一个“慢过程”,要从少量谨慎地开始: 2008年,徐文东团队在前期大量的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一侧大脑损伤进入平台期的患者开展了该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从2008年-2018年,从不到10岁的脑瘫患儿,到68岁的中风老人,经过治疗,重新拥有了一双灵巧的手。

临床研究要平心静气

中国原创登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对徐文东来说,十年临床应用的成功意味着,成人的大脑确实具有可塑性。

徐文东团队总结出了周围神经移位术后大脑感觉、运动中枢的脑重塑规律,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成年人类大脑可以实现一侧半球同时控制两侧上肢。这一新发现更新了原来臂丛损伤修复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从“大脑”到“靶器官”新的更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这一理论体系,团队创新了良性脑重塑的多组神经移位手术方式、经颅磁刺激调整皮层兴奋性促进神经移位术后恢复困难的原有沉寂运动功能区再激活、中枢-周围联合磁电刺激方法改善中枢的不良脑重塑,并通过上述方法的联合应用,最终实现了瘫痪手功能的重建。这一臂丛损伤修复诊治新理论,被国际权威教科书收录。国际权威期刊Neurosurgery多次特邀专家发表述评:“这是重要的工作,作者值得称赞”,“为严重损伤的患者提供了非常有希望的方案”。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世界顶级医学期刊,也是世界上连续出版时间最久的医学期刊,刊登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每年投稿到杂志的各类稿件大约有15000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十八世纪时发布的期刊,到现在看来,都是影响世界、改变世界医学的内容。

徐文东团队先后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投稿三次,基于徐文东团队扎实的一期和二期临床,通过双方反复的交流,在2017年8月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接受了这项来自中国的原创研究——“健侧颈7移位术治疗中枢性偏瘫的Ⅱ期临床原创研究”投稿,2017年12月22日在线发表,2018年1月4日正式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严谨著称,杂志社随文配发社论给予高度评价:“创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移位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同时为深入洞悉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提供了机会”。2019年1月,文章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公布的12篇2018年最受瞩目文章之列。

珍视并感激病人

每一次都为病人的“小进步”而高兴

图为顾玉东著作《臂丛神经损伤与疾病的诊治》第一版前言守正方能开新。

对病人的珍视与感激,是一代又一代华山手外科人奋斗的初心和动力。

“养育我的亲人与老师,为本书写作与出版作出贡献的我的学生、同道和挚友,特别是这30年用痛苦和鲜血让我在这个领域里无知到有所知,由理论到实践,由一般到难题不断成长而奉献的数以千计的病友。”这是顾玉东院士在他的著作《臂丛神经损伤与疾病的诊治》中开篇扉页写的一段话。

外科的二期临床试验非常困难。

“我们之所以坚持下去归根结底是为了病人。无论做科研,还是临床,归根结底是为了病人痛苦少一点,不舒服少一点,生活得好一点。这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比如成果获得发表、认可与传播,则是锦上添花,这样可以使得这项技术被更好地认知,造福更多的患者。这既是我们华山手外科的初心,也是我们做临床研究的平常心,”徐文东说。在他看来,医生的成果有病人一半的功劳:“病人信任相托,他们的付出我们是必须要铭记在心的。比如1986年,顾老师的第一个手术病人,比如2008年接受我的手术的第一个病人,他们当时面临的都是从未有过的手术,但是基于对我们的信任,他们敢于冒险接收最新的技术的风险,这是对医生的信任,医院的信任,也是对医学的信任。这样,新技术才得以开展,他们为医学的进步也做了了不起的探索。”

外科医生要好奇

病人的抱怨和不舒服里藏着“未来医学线索”​​​​​​​

徐文东说:“外科医生不能对什么都司空见惯。”

他常常告诉学生,患者的不舒服和抱怨往往就是医生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医生都很忙,但是我们不能对患者的一切都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如果你足够关心病人,或者他会对你说一句‘谢谢’,或者他会告诉你临床上你最难发现的细节。这可能就是你打开临床研究的钥匙。”

1986年接受顾玉东院士手术的第一个病人,是徐文东最关注和好奇的患者之一。

没有住址,没有电话,经过不懈地寻找,2001年,最终徐文东找到了这位家住哈尔滨的病人,并将他请来了上海,进行了交流。“他讲了许多问题,其中有的我们还没有办法解决,但是他告诉我,即使是手术16年后,触摸患手,好手还是感觉被触摸,这让我们坚定了做‘感觉’的研究的信心。”徐文东说这位特殊的病人也成了他的好朋友。

对于病人的“好奇”还让徐文东收获了身为医生的获得感。

徐文东很珍惜在门诊上与病人交流的宝贵时间。他说:“有的病人会说,徐医生,你看,我最近又好一点了,手臂又能够打开一点了。许多病人,从手臂缩在胸前打不开,到手臂可以打开,到可以洗脸拧毛巾,再到可以骑车开车,甚至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玩手机……”

童年时,徐文东曾惊叹于外科医生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技能。如今,这些在他的工作中也得以实现。

从“手外科”到“手科学”

未来“手科学”大有可为​​​​​​​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华山手外科的发展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创新。

这种一跬一步的扎实发展本身也让华山手外科赢得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与尊敬。

顾玉东院士曾经提出过“手科学”的叫法,就是手外科去掉一个“外”字。而在作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的徐文东看来,伴随着多学科的联合与融合发展,今后手外科不仅可以和神经生物学融合,还可以和工科、机械、人工智能等非医学类专业进行融合。他说,“手科学”的蓝图正在走进现实:“我们希望今后,只要是上肢有问题,不论是伤、病、残、痛,我们都能够解决,‘手科学’的发展会让需要帮助的人们拥有灵活的双手,享受美好的人生。”

背景信息:

“863”计划现代医学技术主题研究成果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最受瞩目文章

在“863”计划现代医学技术主题等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通过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治疗中枢损伤后期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周围神经移位手术将支配健侧手的上肢颈7神经移位至瘫痪手侧的颈神经,从而避开损伤侧大脑半球,将健侧大脑与瘫痪手相连,避开损伤侧大脑半球,让偏瘫上肢与同侧健康大脑半球相连接,激发健侧健康大脑半球的潜能,实现一侧大脑同时支配双侧手,促使瘫痪手上肢恢复功能。

该研究结果2018年1月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杂志社随文配发社论给予高度评价:“创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移位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同时为深入洞悉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提供了机会”。该文章于2019年1月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公布的12篇2018年最受瞩目文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