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社110周年,柳亚子珍藏的南社早期文献首次在沪呈现

胡宝芳 彭小明
2019-12-20 12:3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1909年成立的南社,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包括陈去病﹑柳亚子﹑黄宾虹﹑蔡守等一批文化知识界名人,支持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2019年恰逢南社成立110周年,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精心选择部分馆藏南社文物文献,近日推出“风流余韵——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南社文物、文献展”(2019年12月18日-2020年3月22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分馆青浦区崧泽遗址博物馆展出,回顾以南社社友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知识分子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次展出的南社文物文献基本来自1930年代上海市通志馆旧藏, 1950年柳亚子捐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献,少数为其他南社社友遗留物品,九成以上的展品均为首次与观众见面。“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特刊发此次展览的策划研究者的文章。

展览现场《南社》成员照片合辑

展览现场展出的卷轴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频仍,国是日非。创议于上海,始会于苏州,以长江三角洲为腹地,以上海为主要活动轴心的南社,是我国近代影响较大的知识分子革命文化团体。南社几乎聚集了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新闻等各领域历史名人。他们在乱世汹涌中以笔为刀,以艺为器,为光复中华不懈努力。他们的留音余响,至今不绝。柳亚子先生长期主持南社事务,是南社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南社文物文献,基本来自1930年代上海市通志馆旧藏, 1950年柳亚子捐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献,少数为其他南社社友遗留物品。

1909年姚石子题赠柳亚子照

本次展览以1930年代柳亚子先生主持上海市通志馆时期收藏的南社文献,以及1950年柳亚子捐献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的南社物品为主,其它南社社友留存的书画 、文献、手稿为辅。展览分为“名宿留真”、“文以载道”、“翰墨留馨”三部分,通过清末民初南社社友原始题签照片,编撰的报刊、方志,遗留手稿以及书法作品,展示以南社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展出的83件文物文献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展品均为首次与观众见面。

展览现场

第一部分 名宿留真。老照片是上历博重要藏品种类。上历博共藏各类老照片2万多张。这次展出挑选上历博馆藏中近50张南社社友清末民初题赠柳亚子的原始老照片 。从这批照片题签及《柳亚子先生捐赠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图书简册》记载推断,这批照片基本出自1950年12月柳亚子先生捐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物品。进馆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与公众共享。

虽然上历博历经沧桑,但这批南社社友照片品相基本完好,留存诸多历史文化信息。从这些照片不仅可以回望清末民初诸多南社社友青年时代风采,管窥清末民初知识精英的个性意识;照片背后的题签文字,还是研究南社社友及其交游的重要史料,对同期名人题签考辨,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照片留存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不少著名照相馆原始信息,为研究清末民初各地摄影技术、社会风情及经济发展、审美趋向的独特载体。这批原始照片的史学、艺术、科学价值 值得关注。

1909年蔡守题赠柳亚子像

这批照片中比较罕见的有:广东蔡守1909年在上海耀华照相馆拍摄并用中英文题赠柳亚子照片。蔡守(1879~1941),广东顺德人,近代诗人、博物学家、金石学家。清末曾参加“国学保存会”,在沪任《国粹学报》主笔,借国学宣传革命。1909年他参加南社首届雅集。民国时期他曾为故宫博物院考订金石、书画、陶瓷古物,1941年病逝。

1909年前后朱剑芒题赠柳亚子照片。剑芒持赠亚子社长兄惠存之照, 是在徐志摩家乡——浙江海宁硖石镇干河街著名美术照相馆“一同人照相馆”拍摄的。朱剑芒(1890~1972),江苏吴江人,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文学家,南社社友。民国年间,朱剑芒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1956年朱剑芒为常熟市政协驻会副主席,遗著有《剑庐杂存》、《秋棠室丛话》等。 1949年后曾为浙江省第一届政协委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的张廉,1911 年3月在南洋泗水昆昌摄像馆拍摄并题赠柳亚子照片也来自柳家捐赠。张廉清末曾在南洋宣传革命,1911年回国后加入南社。辛亥革命时,张廉参加浙江光复军,后曾任民国浙江都督府参议、总统府顾问等职。

夏昕渠, 南社早期会员,辛亥期间同盟会江苏分会活动机关 “夏寓”主人,1911年曾任松江军政府财政部科长,1913年去世。 夏昕渠英年早逝,存世影像资料很少。而上历博馆藏南社社友照片中,他的照片有两张。一张是他1912年题赠南社的照片,一张是他与柳亚子、朱少屏等四人合影,极其珍贵。费龙丁(1880~1937),上海松江人,南社社友,以书画金石名世,著有《翁庐丛稿》、《翁庐印存》等。2002年柳无忌等编著《南社人物传》出版时,费龙丁照片尚未发现。没想到柳家1950年代捐赠的某张照片背后有“费龙丁”三字。

宋琳(即宋紫佩)为浙江绍兴籍南社早期社员。辛亥期间宋琳与鲁迅等共同创办了“越社”和《越铎日报》,后创办《天觉报》。解放后他出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此次展出宋琳民国初年两张照片。一张为26岁的宋琳在1912年 <<天觉报>>开幕日的纪念照(绍兴蒋子良照相馆摄),一张为1911年4月越社第一次雅集后摄影,照片背面均有宋琳亲笔题签。中国近代作家、批评家,东吴大学国文教授,江苏黄西摩(黄人)照片,乍看普通。这张照片图像部分自民国《南社从刻》刊载后流播于世。但《南社从刻》刊发“黄西摩”图片与上历博藏黄西摩像比较,缺少很多信息。上历博藏黄西摩照片应为《南社从刻》刊黄西摩像母本 。 历博藏“黄西摩”像正面分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文字,下半部分为头像。背面有1913年南社社友冯平题签文字,说明此照来历、用途、日期:此故人黄摩西先生之遗影也,先生既没,余驰书先生之令子肇伯,索之以寄柳子存诸南社永为纪念。后死者冯平敬志。甲寅十一月十四日。

1911年张廉题赠柳亚子照

除几十张单人照片,历博馆藏南社照片还有几张合影极为罕见。一张为1909年前后柳亚子 、朱少屏、夏昕渠等合影。 另一张为1924年新南社第二次雅集时合影。合影中有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与柳亚子、邵力子等32人。1923年10月14日,新南社在上海福州路成立。柳亚子当选为新南社社长。邵力子、陈望道,胡朴安为编辑主任。新南社第二次雅集在上海进行,雅集后摄影留念。多年来,新南社第二次雅集合影难觅踪影。本次筹展,在上历博2万多张老照片中发现1924年中华照相馆摄新南社第二次雅集照片。陈望道、柳亚子、张继、朱少屏等同时出现的历史画面,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及部分历史人物 研究,提供了珍贵物证资料。

展览第二部分“文以载道”。这部分展示上历博馆藏南社社友清末民初在沪参与创办刊物、编撰的乡邦文献及若干份手稿。

清末民初,南社社友曾参与诸多革命刊物编撰发行。本次展览特地挑选历博库藏中南社社友参与编撰的几份报刊杂志创刊号,大部分来自1930年代上海市通志馆旧藏。1930年代柳亚子掌通志馆时期,该馆曾经专门搜集过老上海期刊杂志、尤其是创刊号,并有《上海新闻事业》、《上海的定期刊物》、《上海的日报》油印稿存世。1930年代通志馆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前身。此次精选几份上历博库藏近代上海期刊、杂志创刊号,来源可靠。

辛亥革命时期的《神州画报》及“三民”报,为史学界耳熟能详之物。此处不做重点推荐。与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同时宣传反清革命的报刊 <<复报>> 创刊号,存世不多,比较珍贵。《复报》前身为清末柳亚子在同里自治学社主编的《自治报》。1906年柳亚子到上海健行公学读书后,与高旭等同盟会会员合办《复报》,取“光复中华”之意。该报委托同盟会机关报主要编撰者田桐在东京出版,运回上海发行。上历博此次展出为1906年东京出版,上海发行<<复报>>原件。 刊物封面钦1930年代上海市通志馆收藏印 ,极为罕见。

1906年《复报》创刊号

辛亥革命前后,通俗易懂的画报为宣传革命的重要载体。《神州画报》 、《天铎画报》分别为<<神州日报>>、《天铎报》副刊,是南社社友于右任、邹亚云、陈布雷、柳亚子等清末民初参与创办的综合性美术刊物, 以漫画形式宣传革命。民国时期著名漫画家丁慕琴宣统二年在《神州画报》发表的“柴狼当道”漫画,民国元年《天铎画报》载“满身是嘴袁世凯”等漫画加文字说明, 将报刊编辑及作者对满清政府及袁世凯政府的无情嘲讽, 表达得淋漓尽致, 鞭辟入里。至今读来依然会有强烈的时代共鸣。

封面钦“上海通志馆藏书室”的《妇女时报》创刊号<<妇女时报>> ,是1911年南社社友狄葆贤创办的一份妇女综合性杂志。南社包天笑曾任该刊主编。该刊留存民国初年到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妇女生活轨迹。南社这一群体中有不少女性社友。如吕碧城,徐自华,姚石子夫人,高旭夫人,朱少屏夫人,柳亚子夫人,冯心侠夫人,陈去病女儿等,均为南社社友。南社社友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早期参与者。清末陈志群曾与柳亚子等创办《女子世界》。在清末民初社会舞台上,南社女性社友非常活跃。如吕碧城,1904年曾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总教习,1911年吕碧城的北戴河游记曾出现在《妇女时报》第一期。

乡邦文献与各地志书为地方历史文化重要载体,具有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南社社友作为各地文化名流,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陈去病、柳亚子、姚石子等不仅搜集大量的乡邦文献;还出任有关文化机构领导,推动当地文化事业发展。民国时期, 南社创始人陈去病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柳亚子、朱少屏则出任上海市通志馆馆长、副馆长。高吹万担任金山修志局总纂,……南社社友对推动地方志书修编、传承历史文脉,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

姚石子辑《金山艺文志》

这部分展品中,姚复庐辑《金山艺文志订补本》手稿尤为珍贵。1918年高吹万担任金山修志局总纂, 姚石子等担任分纂。姚石子编撰《金山艺术志》前后近二十年。志书尚未出版,姚石子1945年去世。姚石子妹妹姚竹修及周大烈、高君宾(均为南社社友,为姚石子妹夫)等继承其未竟之业,对《金山艺文志》加以校勘,增补。历博馆藏“姚复庐辑《金山艺文志订补本》手稿“留存订补原貌。稿本最后附录为1950年5月周大烈、高君宾口述,毛笔楷书《金山姚氏复庐聚书献书始末记》。1950年春天,姚石子哲嗣昆田、昆群将江南著名藏书家姚石子藏书五万余册捐赠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历博馆藏“姚复庐辑《金山艺文志订补本》手稿附录记述了此事前后经过;文稿所述与姚石子近年口述其当年捐书文管会事略, 互为补充参证。

1918年版本《章练小志》,内钦1950年代“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藏”印。 《章练小志》虽小,却汇聚了不少南社人的心血。该志作者虽为南社人万以增。但章练归属青浦,应归功于南社社友邹铨等。清末,以邹铨为代表的章练人,向江苏省地方自治筹备处条陈《请将章练塘镇之元、江二邑地归并青浦事》,要求将章练塘地方划入青浦。这个提案最后被通过,到宣统二年,章练塘镇并入青浦。《章练小志》中柳亚子序,记述了邹铨对章练归属青浦的贡献。 该志封面为南社社友余天遂题词。南社蔡冶民、柳亚子、陈去病等为该志参阅人,

早在南社创立前,柳亚子、高旭等江南地区知识精英,就在多种进步刊物发表文章,自觉开启明智,唤醒民众,为传播民主思想,促进民族独立不懈努力。志同道合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聚合在一起。这次展出南社成立前 《觉民》、《复报》、《醒狮》等革命刊物多位作者遗稿。遗稿保留了作者及审阅者最原始思想与情怀,是研究南社社友思想轨迹的珍贵物证。

这次展出南社创始人高旭、柳亚子敬仰的前辈顾灵石遗稿3份。顾灵石(1877-1902),高天梅表叔,名本方,字景洲,号九烟,又号漱铁和尚。浙江省古籍出版社出〈〈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中顾灵石有一席之地。高旭、柳亚子创办的革命刊物《觉民》、《复报》上多次出现顾灵石文章。顾灵石发表文章可查阅,但其手稿罕见。此次展出顾灵石《读书说》文稿、1902年《益智会序》手稿、《攻乎异端议》文稿。《益智会序》手稿不仅有顾灵石(即九烟)手书在张堰组织“益智会”之缘由,文末还有有蒋观云附议。蒋观云1902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1903年柳亚子加入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开始结识蔡元培等文化名流。爱国学社是南社社友早期交流革命思想的一个重要空间。顾灵石、蒋观云等被南社创始人视为前辈。这也是顾灵石手稿得以留存的一个原因。

1906-07年《复报》投稿

《矿物学手稿》文稿,作者不详,但该稿文首明言投稿《复报》,文末有“请亚庐(柳亚子)先生幸匡”字样。正是这篇文稿,为笔者判断这批手稿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继而在《复报》索引中看到本次展出文稿的诸多作者。如《中国人爱身家,不知爱祖国》作者亚谦,《复报》第三期曾载其《刺客概论》。《痴世界》文稿作者寄生,《复报》第十一期曾出现寄生小文《题万树梅花绕一庐》……此次展出的手稿,作者多数与《复报》作者重叠。而《复报》作者,后来大多加入南社。从此批手稿,可追溯南社社友早期进行思想交流的历史轨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通过《复报》、《觉民》等刊物,陈去病,柳亚子、高旭、陈去病等周围聚合了一批志通道合,追求民族复兴的革命文人。1909年南社成立,才能水到渠成。此批手稿对研究南社成立前,江南一带革命文人的思想与交游,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

展览第三部分“翰墨留馨”。南社社友在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下成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人的精神寄托。诗书满腹、学养深厚的南社社友在民国书坛熠熠闪烁。“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反映出南社社友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折射出他们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社会交游等信息,是我们了解一代知识精英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

沈尹默 楷书录 《世说新语》

这部分体量最大的展品为近代沈尹默楷书录《世说新语》二则四条屏。沈尹默 (1883-1971),浙江人,我国现代爱国诗人,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民国时曾任北大教授,《新青年》编委会编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等职。沈尹默书法清润秀逸,挺动多姿。此屏特地摘录《世说新语》中关于吴郡德高望重的世家大族、历史名人的两则述评。作者对吴郡名人,尤其是德高望重的历代吴郡名人的赞誉与仰慕之情溶于一笔一划中:“吴府君,圣王之老成... 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阻耒,以纸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穡,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1934年陈陶遗贺马相伯95寿辰书轴

陈陶遗1934年贺马相伯95寿辰字轴,首次走出历博库房。陈陶遗(1881~1946),上海金山人。清末民国年间,曾任同盟会江苏支部长,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副议长,江苏省省长,上海临时参议会秘书长等职。陈陶遗书法精湛。此轴为1934年陈陶遗贺马相伯95寿辰而作。马相伯为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 陈陶遗此轴,引经据典,称赞马相伯正气如山,驻颜有术, 以鹤奏“南飞曲”祝马相伯长寿。陈陶遗对马相伯的敬仰之情,祝福之意,在这幅书法作品中表露无遗。

1921年潘飞声寿黄雅集册内页

1921年“近代寿黄雅集诗册“,是本次展览重要文物之一。为南社四剑之一的潘飞声(潘飞声,广东人,早年曾在德国柏林大学任教,晚年移居上海)与在沪南社社友黄宾虹、王蕴章,汪兰皋、徐仲可、胡朴安等雅集时留存诗册。此份雅集诗册共25页。潘飞声以纪念乾隆年间著名诗人黄仲则先生诞辰为由, 邀请在沪南社社友及吴昌硕、周梦坡等文化名流在上海杏花楼诗酒雅集。雅集结束后与会者应潘飞声之请,参加雅集者各留墨宝一页,后由潘飞声汇集成册。该雅集册,留存了潘飞声、王蕴章,汪兰皋、徐仲可、胡朴安等南社社友及其他沪上诸多名流亲笔词赋。 词赋文笔优美,笺纸精致典雅。词赋作者既有“山河破碎谁为主“的忧时悲世之慨,又有”文章相契在精神“的惺惺相惜之意。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