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洪泽数十名血透患者因过量补铁致铁过载,多人被问责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2019-12-16 19:19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江苏洪泽至少有37名血透患者,在洪泽区中医院“过量补铁”,铁蛋白水平超出4-13倍(以铁蛋白水平500ug/L为基数)不等。其中,2名患者被确诊“肝硬化”。

在与部分患者签订的善后“协议”中,洪泽区中医院承认,“不规范使用蔗糖铁”,“存在明显过错”,致铁过载,承诺免费给予“降铁治疗”及“补偿”(或“赔偿”)患者数万元不等。

根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得的一段患者与疑似该院副院长陈永军的对话录音里,该院承认,原血透室主任收取静脉铁剂“蔗糖铁”厂商南京恒生制药公司的回扣。

不过,12月15日,陈永军向澎湃新闻记者否认了“回扣”一说。他表示,目前医院已经妥善处理好此事,洪泽区纪委监委、洪泽区卫健委已有调查结论,自己也受到“诫勉谈话”处分。

12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洪泽区纪委了解到,区纪委今年2月介入调查,五六月份形成调查结果。

洪泽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吴一航向澎湃新闻表示,洪泽区纪委是从“工作失职”角度处理了院方四人,分别是:原血透室主任赵军职称降级;其前一任血透室主任吴静飞受处,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陈永军受到诫勉谈话处分;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卢军受到警告处分。

患者们则认为,洪泽区中医院虽承认“过错”,但“隐瞒”了“铁过载”危害等关键信息。这种“内部处理”式的查处,一些相关责任人并没有受到调查和法律追究与处分,调查部门也未能就此药品回扣深入追查下去,“在发生了这么大的医疗事故之后,洪泽区医院竟然还能通过考核。”

洪泽区中医院与患者签订的第一批协议,承认”因蔗糖铁纠正肾性贫血“,致铁过载,补偿1万元。

过量补铁导致的“铁过载”

今年春节后不久,洪泽区医调委、洪泽区中医院等多部门与患者签订的“协议书”,确认了前述事实存在。

成立于1986年的洪泽区中医院,位于江苏淮安市洪泽区,2013年11月通过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的二级中医医院评审验收,获得“二甲中医医院”资格。该院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曾受到表彰和肯定。

澎湃新闻拿到的数十份协议显示,洪泽区中医院承认“不规范使用蔗糖铁”、“存在明显过错”,承诺免费给予“降铁治疗”以及“补偿”或“赔偿”患者数万元不等。

根据与患者签署的时间先后,协议目前共有3个不同版本。在相关协议中,医院方面对患者进行“补偿”或“赔偿”,金额也无统一标准。比如,患者是同样的铁蛋白数值,但获得的赔(补)偿可能相差数万元。

据最先签订协议的一批患者说,洪泽区中医院当时约定的“补偿”金额,依“铁蛋白水平”而定,每超过1000ug/L,补偿1万。

比如,铁蛋白水平位于1000~2000 ug/L,补偿1万;2000-3000 ug/L的,补偿2万;以此类推。但从后来陆续签订的协议来看,同样的铁蛋白水平,拿到的“补偿”已有不同。

之后,洪泽区医患调解委员会和洪泽区卫健委,相继加入到协议相关方。在一些患者的努力下,今年10月签订的第三个版本(目前最新一个版本)的协议中,洪泽区卫健委明确,对落实该协议负监管责任。

“在患方不违背协议中与之相关的应尽义务的前提下,医方不管法人代表是否变更,淮安市洪泽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应确保医方履行协议中与之相关的所有条款内容。”今年10月19日的协议里提到。

协议对于患者的“约定条件”是一致的,即:患者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向医院方面主张权利,不得有任何损害医院名誉及利益的行为。否则,患方将无条件返还已支付的全部款项,且不得以本协议作为主张权利的依据。

11月中旬,澎湃新闻记者在洪泽当地了解到,至少有37人因蔗糖铁输入过量,造成“铁过载”。这些患者中,除一名透析2年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SF)在1500ug/L左右,其余36人的铁蛋白水平均超过2000ug/L,其中12人铁蛋白值超过4000 ug/L,6人超过5000 ug/L。

考虑到该血透中心共有200多患者,“铁过载”的实际人数存在着增多的可能。

第二批协议,洪泽区医调委介入,洪泽区中医院承认”因蔗糖铁纠正肾性贫血“,致铁过载,患者铁蛋白水平数值超过6000。

12月15日,洪泽区中医院副院长陈永军向记者表示,铁过量的患者人数具体记不清,明显铁过载的患者有几十人,目前医院已经妥善解决此事,患者病情稳定。

2000-6000ug/L,什么概念?

根据南京金域医学检验所出具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参考值,男性为21.8-274.66 ug/L,女性为4.63-207.00 ug/L。

国际上对“铁过载”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欧美国家多采用SF>1000ug/L,日本标准定为SF≥500 ug/L。2011年的中国专家共识,建议采用欧美标准,在排除活动性炎症、肝病、肿瘤、溶血和酗酒等因素的影响后,SF>1000 ug/L,即诊断为铁过载。

对于这些指标背后的含义,大部分患者感到无所适从。“没办法,我们不懂,医院说完全可以治好,只能听医院的。”一位铁蛋白水平一度达到4600 ug/L的患者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第三批协议,该患者铁蛋白水平数值一度超过7000,洪泽区卫健委加入到协议相关方,明确对落实该协议负监管责任。

在这个GDP不到300亿元的苏北县区,患者们大多年纪在五六十岁以上,对“铁过载”等名词一窍不通,但多年的血透生活已经教会他们要坚强。

在医院承诺治疗“铁过载”并且补偿一定现金后,大部分患者签订了协议。

但后来,一些患者了解到,“铁过载”并非医院承诺的那么轻松,“这是一种‘沉默’的疾病。”有患者托人打听后这样理解,“病情进展缓慢,但危害很大,而且透析患者由于无尿更难治疗。”

促红素时代的“铁过载”

透析是一种让人痛苦而无奈的体验。

为了让机器“清洗”血液——这些终末期肾衰患者(俗称尿毒症,一种公认无法治愈的疾病),往往一次要坐上4个多小时,而且每周2- 3次,雷打不动。

贫血曾是这个脆弱人群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缺乏确切的有关血透患者贫血的流行病学数据,但据安徽省一项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2601例成年患者中,大约有82.5%的透析患者发生贫血。

原因有很多:最要紧的,肾衰竭患者体内极少或者不能产生一种刺激骨髓携氧红细胞的激素,在EPO(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出现之前,输血曾是主要治疗方法,但输血容易感染,而且血源受到限制。

1989年,EPO类似药物的上市,是贫血治疗一个里程碑事件。它是一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该激素由肾脏产生,可以刺激骨髓生成携氧红细胞。

人们随即发现,这种方法需要配合足够的铁。

红细胞生成素(EPO)刺激下,向骨髓提供铁是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的限速步骤。所谓限速步骤,一个常见的比喻是,一条狭窄的水管——无论水流有多快,也无法改变水的流量——一个化学反应当中最慢的一个步骤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有效率地改善整个化学反应的速度,从而达致更高的产率等。

“铁剂与转铁蛋白结合,可迅速到达骨髓,供给骨髓造血,因而可迅速补足患者所需铁量,降低EPO的使用剂量,从而更好地节约医疗开支。”2004年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等11位研究者指出,“静脉补铁”被认为比口服补铁效果更好。

2006年,《KDIGO慢性肾脏病贫血指南》进一步强调了静脉铁剂的作用。KDIGO(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是一个由世界各地的肾脏病学家组成的非盈利性医学组织,制定适用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

然而,随着静脉铁剂的大量使用,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铁过载”。大量研究发现,接受ESA(模拟EPO效应的一组药物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和静脉铁剂纠正贫血的透析患者中,“铁过载”发生概率很高。

一项纳入32193名患者的透析结局及治疗策略研究显示,欧美国家透析患者的静脉铁剂使用频率、剂量逐渐增加。从1999年到2011年,静脉铁剂使用的比例从50%增加到71%,每月使用剂量从232±167mg增加到281±211mg。2012年,美国透析患者中34%患者的SF超过800ug/L,1/5的透析患者每月接受铁剂超过500mg。

一次静脉补铁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以100-1000mg的剂量注入。而人一日三餐由肠道吸收的铁,大约1-2mg,“如此快速补给的铁像洪水一般会淹没自由的转铁蛋白,加重网状内皮系统压力。” 2013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一项研究如此形容。

当网状内皮细胞铁储存能力及转铁蛋白过饱和后,未结合的铁开始积累在心脏、肝脏等器官,促发产生大量有害化合物如自由基,损伤细胞及产生慢性毒性,导致组织器官纤维化或功能障碍等。当未结合的铁被心脏组织吸收时,由铁催化反应形成的氧代谢物和其他毒素稳定积累破坏组织。

最终,据上述研究,静脉铁剂的“过度或不当使用”,可能加剧慢性肾脏病相关的氧化应激(导致血管硬化)和炎症、改变心脏组织结构、抑制免疫系统,以及可能增加微生物感染风险等。而心血管疾病和细菌感染,正是目前透析人群中的前两大死因。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一篇博士论文《透析患者中铁过量问题探究》同样认为,长期静脉补铁,会使人体铁累积毒性增加,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该论文援引的一项台湾前瞻性研究支持了上述结论。他们将1239例透析患者分为仅口服铁剂组、低剂量静脉补铁组(40-800mg/6月)、中剂量静脉补铁组(800-1600mg/6月)和高剂量静脉补铁组(1600-2400mg/6月)。研究发现,中、高组的病死率较口服组显著增加,且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显著增加。

静脉铁进入血液后一部分被用以生成血红蛋白、纠正贫血,多余部分被肝、脾巨噬细胞摄取并储存。

当铁过载时间较长,且肝铁含量较高时——有研究认为,肝铁含量要达到22mg/g肝干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可能发生。

事发后患者遭变相“封口”

2019年1月,第一例“肝硬化”出现。

2018年年底,患者蒋永被确诊“肝硬化”。

51岁的蒋永(化名)先后在淮安第一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确诊为“肝硬化”,医生告诉他,可能是蔗糖铁输入过量导致——此前他查出的铁蛋白水平不算最高,4500ug/L。

之前那些看起来高深而不明所以的医学名词,一下在患者心中具象化了。

肝硬化,一种进行性、弥漫性的终末期肝病。肝脏的癌前病变大多数发生在肝硬化背景的基础之上。

在洪泽区卫健委接到投诉介入之后,洪泽区中医院开始“正面”应对这一问题,并迅速开展协议谈判工作。

春节前夕,2019年1月20日,洪泽区中医院医患办第1次书面回复承认,部分透析患者铁蛋白升高,是院方使用“蔗糖铁”治疗不规范导致。就此,医院方面拟定方案,筛查3年内使用过蔗糖铁的透析病人、统计出各人的使用量。

5天后,医院第2次回复,承诺将会承担因高铁蛋白引起的心、肺、肝等器官损害的所有费用。

2019年2月底,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刘必成教授、南京明基医院院长季大玺等一行6位专家被请来会诊后,洪泽区中医院制定诊疗方案,启动与患者的协议谈判。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洪泽区中医院与大部分患者迅速签署协议,现金补偿数万元,同时免费进行“去铁治疗”(期间透析同样免费)。

作为交换,患者承诺,不再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向医方主张权利,不得有任何损害医方名誉及利益的行为。

这一治疗方案,包括血液灌流、去铁胺配合血液净化;或是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增加机体铁利用等方法。

“只要去除铁过载原发因素,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完全可以使患者体内铁代谢达到正常的平衡状态。”洪泽区中医院称。

然而,患者们事后发现,所谓的“去铁治疗”,似乎不像是医院承诺得那样简单容易。草草签下的协议,更像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而采取的“封口措施”,不仅显失公平——刻意隐瞒了诸如“铁过载”危害等关键信息,补偿与损失并不对等,而且“阻断”了大部分患者进一步维权可能——大部分签署协议的患者,之后不敢对外透露,担心自己“违背协议”,医院会拿回支付的补偿款。

有患者家属向记者表示,家里老人接受4次血液灌流后,反应很大,“心脏受不了,后来还发生脑出血。”据该患者家属所知,现在许多患者已经停止血液灌流。

有患者被查出“铁沉积”

有患者被查出或患有“血色病”

上海455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韩国锋2016年曾记录过一个类似病例,患者“重度铁过负荷导致肝硬化”,使用去铁胺后血清铁更高,血液滤过的方法清除铁的效果不太理想。

他认为,血液透析患者轻度铁过负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停用静脉铁剂,重度铁过负荷治疗比较困难。“如何更有效地清除无尿患者体内多余的铁尚需要探讨。”

根据洪泽区中医院的说法,随着去铁治疗的进行,患者的铁蛋白水平将会降低,并稳定在正常水平。化验结果即为疗效明证。

“事实”果真如此。今年6月底,洪泽区中医院再次组织患者进行“贫血三项”检查,蒋永和王丽的铁蛋白水平有了明显降低——蒋永从此前4851 ug/L降到3114 ug/L,王丽则降到2702ug/L——去铁效果良好。

但几天后,两人自己去查,却查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王丽和蒋永依然稳定在4583 ug/L和4461ug/L左右。比几天前还升了1000多个单位。

那一瞬间让蒋永等患者感到悲哀。“我们觉得无从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他们的担忧基于一个事实,现任洪泽区中医院院长王林森,同时也是洪泽当地最大医院——洪泽区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王林森之前曾任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他可是20多年的肾脏科专家啊”王丽家属说。

司法途径似乎也走不通了。

部分患者曾要求对“铁过载”造成的身体损害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这一意思也在协议里笼统提及,“医院承诺如果以后甲方出现身体损害,经权威机构鉴定正是与铁蛋白升高有关,则由院方承担后果”。

协议签署前,洪泽区中医院曾答复患者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医院已经与部分患者沟通过,将于春节后进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然而,5月31日,淮安医学会作出书面意见,对8名患者中止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于去铁治疗周期较长,现在无法确定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医疗事故等级,鉴定时机目前并不成熟,需待血清铁蛋白指标稳定后再行鉴定。”

洪泽区中医院等自此遭遇信任危机。患者认为,这些事加在一起,看起来仍然像是对医院存在问题的遮掩,而不是正视和诊疗。

有患者还表示,医院方曾“提醒”他们此事外传的后果,“血透室被查了,你们就没地方血透了”。

第三批协议,洪泽区卫健委加入到协议相关方,明确对落实该协议负监管责任。

掩盖?封锁?

至少有9个月的时间,医院是可以早作应对、诊疗、及时止损的。至少,“蔗糖铁”输入量可以控制,部分患者的“铁过载”程度,或许不会如此惨烈。

2019年春节前夕,第一例“肝硬化”的确诊和洪泽区卫健委的介入,洪泽区中医院终于叫停了“蔗糖铁”的使用。

这距离该院第一次收到患者反映其铁蛋白水平超高,已经过去了9个月。

2018年4月,王丽第一个查出铁蛋白水平超标。她吓了一跳,数值高得惊人——6464.17ug/L。括号后面是人体的正常水平,男性(21.8-274.66 ug/L),女性为(4.63-207.00 ug/L)。即便按照最高值算,也高出30多倍。

透析6年,此前医院从未要求查过“贫血三项”(用来查验铁蛋白水平、叶酸等)。

这次去查,是一位在苏州血透回来的患友提醒他们的。那位患友说,苏州的血透中心每3个月要查一次“贫血三项”,化验结果决定“蔗糖铁”的用量。当时化验标本还送到南京,“洪泽区中医院检验科说没有这个技术”。王丽家属说。

蔗糖铁,他不陌生。这是一种静脉铁剂,“透析患者容易贫血,它用来补铁和补血,每周必用。”医院告诉他们,这两年,用量还加大了,一周要用3支。

王丽家属向记者回忆,当时他拿着化验单找到血透室主任赵军理论,后者显得不置可否:“一会说他通知过要查,是患者自己没去查,一会儿又说查铁蛋白水平不标准,应该查铁蛋白饱和度。”

赵军有一点没说错。临床上评估患者铁过量的实验室指标主要2个:铁蛋白水平SF(ug/L)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

铁蛋白水平SF,是间接监测身体铁储存量的有效方法。铁蛋白为肝巨噬细胞储存铁的主要形式,亦有极少量铁蛋白被释放入血液循环。SF升高,可表明机体铁储存量增加。但需注意的是,也有除铁储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会独立影响铁蛋白水平,比如炎症。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理论上监测的是血液中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比例,对于铁过量比较敏感,循环中铁的少量上升即可提高TSAT水平。因此许多临床指南推荐,如果怀疑患者铁过量,可首先查患者TSAT水平。但这一指标也受炎症等影响,因此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虽有研究认为,SF水平和TSAT水平由于影响因素过多,不能作为检测铁储存量的可靠指标,且国际上对“铁过载”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但KDIGO指南非常强调这两项指标对于补铁把控的重要性。

2012年《KDIGO慢性肾脏病贫血指南》,首次明确了静脉铁剂使用上限——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静脉铁剂+ESA使用的上限为:TSAT 30%,SF 500ug/L。

而在今年9月江苏省最新修订的“血液净化中心”建设管理规范中,这一限值是30%和800ug/L,“静脉铁剂治疗期间应监测铁状态,避免出现铁过载。若TSAT≥30%和或SF≥800ug/L,应停止静脉铁剂治疗。”

但无论是由于铁超负荷还是全身性炎症,6400ug/L的超高 “铁蛋白水平”都代表着静脉补铁的生物学“红灯”。

王丽家属回忆,当时见没有说通,他准备离开,推开门,院长王林森恰好站在门口。王丽忙给又给院长再说了一遍,要求“给所有血透患者都查一遍铁蛋白”,并且要惩罚赵军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无从确定医院此时是否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

多位患者向记者回忆,1个月内,医院先后采取了两个措施。

先是贴出一张通知称,“贫血三项”检查,医保将不予报销——事实上,这种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但这个通知下发后,一些病患担心医保不报销相关费用,而不再或者不敢去查“贫血三项”。

有患者对记者表示,由于当时对“铁蛋白”医疗名词的一窍不通,以及约200元的自费费用,他们没有跟着其他人一同去查“贫血三项”。这份通知,不久后被撕下。

几乎同一时间,2018年5月27日,洪泽区中医院举办了一场肾友交流会。

多位患者记得,交流会最后一项内容,“蔗糖铁”生产商南京恒生制药公司代表发言,向在场的两百多位患者及家属宣传“蔗糖铁”的好处。

洪泽区中医院的官网上记有这次肾友会的大致内容,但未提及参与方有“南京恒生制药公司”。

再然后,一切照常。血透室正常运营。

多位患者说,医院没有组织血透患者统一化验,也没有给王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高的铁蛋白水平,更没有进行治疗和干预,或者控制“蔗糖铁”的使用。

尽管当时一些患者已经自己去查出了“铁蛋白水平”超高,但这意味着什么,他们也不清楚。唯一能采取的措施是,主动要求停止使用蔗糖铁。

其他毫不知情的患者仍然在继续使用“蔗糖铁”。

收费票据显示,一位77岁的终末期肾衰患者,到2018年12月份,仍在使用蔗糖铁,这位老人后来查出“铁蛋白水平”达到5149 ug/L,医院一次性赔偿6万元。

问责被指流于表象

在这起至少“医疗过错”导致的悲剧中,事件如何定性,多少患者受到影响,何人因此受到处理,事发近一年,官方至今尚未见公开发布消息,也未向蒋永王丽等实名举报人进行答复。

6月14日,淮安市洪泽区卫健委明确表态,区纪委监委和区卫健委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和处理。

同时,洪泽区卫健委也表示,在经过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按程序将该事件的调查情况及时向淮安市卫健委和洪泽区委区政府进行了报告。

但是,调查结果似乎没有了下文。迄今为止,蒋永王丽等人听到两个说法,都是关于血透科原主任赵军的。一个是,赵军目前还在血透室工作,职务降了一级;另外一种说法是,赵军被医院开除,现在不知所踪。

至于更高级别的领导是否受到了牵连,他们没有听说。

之前,2019年1月20日,洪泽区中医院医患办曾在第一次书面回复中,提到对责任医生赵军的初步处理——暂时调离血透室,免去其肾内科副主任和血透室主任职务,取消当年的评选评优资格,收回去年的“文明职工”称号。

洪泽区中医院官网上如今查不到关于赵军的信息,只有一则2018年8月的拟提拔人员任前公示显示,拟聘任赵军,肾脏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洪泽一接近官方的知情人士日前向澎湃新闻透露,整顿和问责是在卫生系统内部进行,目前共4人被问责:洪泽区中医院两位副院长和血透室两任科主任。

具体是,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副院长陈永军(主持工作),诫勉谈话;副院长卢军(分管业务),受到警告处分;血透室原主任吴静飞,受到警告处分;直接责任人、时任血透室主任赵军,受到降级处理。

患者称,此次处分之所以溯及到原血透室主任吴静飞,是因过去多年该血透中心从未要求检查过“贫血三项”等相关铁代谢指标。

但有患者注意到,三四年前一次人事变动之后,蔗糖铁的使用量明显增多。“以前是一周一支,现在经常一周三支”。

这次人事大变动中,血透室主任等发生调整,血透科医师赵军,升任血透室主任,原血透室主任吴静飞被调至洪泽区人民医院任医务科科长。

多位患者向记者表示,此次事件之后,吴静飞再被调回“救火”,任血透室主任。

在一段疑似该院副院长陈永军与患者沟通的录音里,该院副院长承认,涉事医生赵军收取“蔗糖铁”药物回扣。同时他也提到,洪泽区中医院当年高分通过了2018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不过,12月15日,陈永军院长向澎湃新闻记者否认了“回扣”一说。

陈永军表示,目前医院已经妥善处理好此事,自己也已受到“诫勉谈话”处分。他说,洪泽区纪委监委、洪泽区卫健委已有调查结论,具体可向上述部门了解。

12月16日,澎湃新闻就此事分别向洪泽区卫健委及洪泽区纪委了解核实,洪泽区卫健委医政科曹姓科长表示:具体情况他不清楚,他要向洪泽区中医院了解下,“是中医院他们自己调查的”。

洪泽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吴一航确认:区纪委今年2月介入调查,五六月份形成调查结果,该院两名副院长及血透室两任主任受到处理。

吴一航表示,洪泽区纪委是从“工作失职”角度,对洪泽区中医院4人进行处理:原血透室主任赵军职称降级,相当于“撤销职务”,处分当时还在医院工作;上一任血透室主任吴静飞也给予处分,因为“这是一个长时间段发生的事,持续三四年。”

另两名副院长,一位主持工作,一位分管业务,分别受到诫勉谈话和警告处分;至于洪泽区中医院一把手院长王林森,他同时也是洪泽区人民医院院长,对区中医院仅“代管”,具体工作由副院长负责,因此一把手院长王林森未受处分,但有“提醒谈话”。

至于事件涉及患者人数和事件定性,吴一航表示,涉及患者人数大概三四十个,关于是否为医疗事故,“应当由洪泽区卫健委认定”。

王丽等患者认为,这种“内部处理”式的查处,一些相关责任人并没有受到调查和法律追究与处分。调查部门也未能就此药品回扣深入追查下去。

“在发生了这么大的医疗事故之后,洪泽区医院竟然还能通过考核。”患者说。

澎湃新闻注意到,洪泽血透事件事发时,正值江苏东台血透感染事发。在多个与患者沟通的录音里,当地官员以“东台血透事件”事发,正是敏感时期为由,要求患者“顾全大局”、“理性维权”。

11月中旬,澎湃新闻在洪泽区中医院看到,血透室正常运营,且在多个地方贴出红色告知书,建议患者每3个月进行“贫血三项”检查。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