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春华秋实”:近50所高校在沪呈现当下美术教育现状与思考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19-12-15 09:3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12月14日,“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作为 “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收官之作,此次展览依旧云集了全国近50所高等美术院校,并以教育文献配合作品展示学院艺术教育的侧重和现状,与此前举行的“杏林撷英”(学生作品展)和“师坛锦瑟”(教师作品展),共同梳理、总结、反思和前瞻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之路。

展览现场入口16个展柜中陈列了200本历史文献

自2017年起,上海美术学院策划的“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以“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战略”为核心主题,以系列展览及主题学术论坛的形式回望和审视新中国70年美术教育的历史文脉,思考当下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展望并勾画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并使上海美术学院与全国美术院校之间逐渐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的展览部分主要呈现各个院校的优秀课程、精品教材和优秀教学案例。在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看来,今天美术教育做得怎样能估计到十年以后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状态。此前举办的学生的优秀作品展是“果”。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是产生这些成果的“因”,其中有得有失,但这是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三年系列展和研讨会的梳理,高等美术教育当下的状态和基本面貌、兄弟院校之间学科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水平、师资实力、学生的质量,得到了集中展示,同时也在交流中找问题,在互鉴中找差距,针对相关的课题研讨取得相应的成果。” 冯远说。

展览现场

走入位于中华艺术宫5米层的展厅,除了延续此前两届的“学院合作之墙”外,今年在前面多了16个展柜,其中陈列了200本文献,几乎都与各个学院的历史和文脉有密切关系,而从手写到油印的教案,再到自编的教材,直至展览中丰富多彩的各个系列的教材,其中可见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但除此以外,展览和论坛更希望能探索一条艺术教育的未来之路。

上海美院党委书记陈静(左二)、院长冯远(左三)和副院长李超在展览现场

从素描基础到数字设计,艺术学院的不同侧重

走进展览50多家艺术院校各自以一块区域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其中中央美术学院仅重点展示了设计学院的四个课程;中国美院则带来了全套《国美之路大典》以梳理学院的历史,并以配合以视频的优秀课程,展现国美在各艺术领域的教学现状;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的四川美院虽未展出作品,但从展示的视频开放课可见他们将艺术普及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四川美院也展出了近年来成立的工艺美术、互动媒体、黑白木刻等拔尖人才实验班和特色工作室的课程设置和成果。

中国美院展示区域

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告诉“澎湃新闻”,展出的主要是川美平时教学资料的集聚,展示的是最具体的方法。在教学中,川美一直有“说课比赛”请教师讲如何上这堂课,而不是上课的内容。“拔尖班”“特色班”也是川美在摸索艺术教育特殊性的方法。也因为川美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所以从低年级就开始抓创作,学生年展已经举行了20多届,这也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把创作,而不是把课堂作业作为重点。且川美的很多课程也是偏创作的,所以在本科毕业时,学生的创作作品已经很成熟了。“创作是川美的强项,很多学校觉得创作不可以教,但我们觉得是可以教的,首先美术史的脉络要清楚,教师不仅‘引路’,让学生知道该走什么路,同时也‘堵路’告诉学生不该走这么路,逼迫学生寻找的自己的风格。” 庞茂琨说。

清华美院展示区域

然而,清华美院和西安美院则主打素描基础教学,在西安美院的展览区域,一门《素描与体验》的课以草图体验、形状研究、黑白灰构成、正负形构成、直至最后完成作品。细细看展出作品,可见学生对于素描本体的深入研究,在当代艺术越来越被艺术院校重视并被纳入课程的当下,对素描这一绘画传统的研究更显难得。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将书法传统纳入课程展示中,并展出了书法系学生以毛笔写日记的教学成果,在无纸化和网络阅读的时代,一份份手写的字迹,也打开了书法教育与日常生活关系的探讨。

西安美院展示了素描教学和写生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书法日记

作为东道主的上海美院,主打“上美讲堂”、“在地留学”和部分教学案例。其中“上美讲堂”作为系列学术活动,几乎每周邀请国内外艺术领域的专家师生以讲座的方式展开交流与对话。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常沙娜,以及众多国外学术前沿的专家学者均登上过讲堂,作为课程教育的补充和联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在地留学”则通过与来自英国、美国、日本等国际顶尖艺术院校建立教学合作,邀请国际课程教师以工作坊、研讨会、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将各自艺术院校的优秀课程带到上海美院。

上海美院展示区域

课程背后的理念

在展览开幕后的主论坛上,四川美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上海美院分别以主旨发言的形式,共话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

中央美院一直以基础教育见长,但此次展览中却主打设计课程,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欣荣在主论坛上梳理了设计学院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是中央美院下属八所学院之一,作为最早成立设计学院的院校,央美设计学院在2015年开始教学改革的步伐,这场改革从招生改革开始,2015年设计学院的高考入学考题是“棒棒糖”,此后分别为“转基因鱼”“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荡》”“幸福指数”“我的群体/我的有趣时代”,考题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才识别角度,让考试不再只是应试教育,而重视学生多领域的探索,也使招到的学生过去可能只知道莫奈、毕沙罗,现在知道罗斯科、信息可视化,对未来培养更多学科领域理解的考生奠定了基础素质。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欣荣在论坛上发言,台下不时举起手机拍摄其展示的PPT

自2016年整个教学结构改革的执行,学生、教师和学院三方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推出抢课机制、学生可以通过微信自主选课,使其积极应对课程的内容,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资源整合也使教师可以在跨学科领域以及共同协作的可能性上共同授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被激活。学院自然呈现一直开放优化的状态。

而后,学科改革以打开学科壁垒的方式使设计专业重新定位,当各专业融汇打开后,交流和共享变得更为便利。据张欣荣介绍,目前央美设计学院一共有12个专业方向,其中有四个新的专业方向是仅3年建立的。在一年级进行宽基础概念教学,并将开源编程、调研课程作为基础类型的课程。每年6月会举行年度展,主要考察一二三年级经过一学年学习的综合能力,同时进行教学日常展览空间的展示,并进行评选提出建议整改的意见。而四年级的毕业设计增设了“小组毕设”,希望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体现出小组合作中的个人价值。

央美展示区域

在央美设计学院各专业近300门课程中,此次展示的是“升纬设计”“参数主义的时尚—编码编织”“无尽的可持续课题—Hey猪”“设计未来—非线性趋势设计”。以“Hey猪”课程为例,课程旨在以猪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研究猪背后的社会图景,探索猪在新代际的角色、价值和意义。展示的学生作品分别为“猪的虚拟形象研究”“通过猪玩具设计构建猪肉的福利系统”“‘猪’如何作为交互媒介去感知社会关系中的能力流动”“关于宠物猪的声音APP”,从中可以看到作为同一主题,学生们从不同层面切入的无限脑洞和关注点,同时他们的设计也融入了社会学和未来的范畴。

央美“无尽的可持续课题—Hey猪”案例呈现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则认为,艺术教育应更多在实践上。南艺作为拥有表演等各类艺术学科的院校,美术类的老师约有70名,但除了理论专业需要博士外,其他专业教师的准入门槛为专业硕士,并认为美术人才的培养成果应该是体现在作品上,除了学术背景、更关心的画得怎么样。

谈及美术学小学科的倾向问题、平原高峰高原的协同性问题时,刘伟冬说,应该更多关注当下,美术学成果不应该只关注历史的问题,而需要更多对当下或者未来的问题思考。还提到在学院中主题性创作应该融汇到教学的过程当中,在主题性创作中也要体现学院主义精神。并提示虽然西方现代主义将写实解构,但在国外院校写实主义的传统依旧被坚持得很好,甚至西方古典绘画的精髓国内还没真正学到,切不可过于狂妄。

展览现场

清华美院副院长杨冬江在回顾历史时,尤其提到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对于教学的帮助,以及作为教学和科研方面特色的“艺术与科学”在近年来的发展。一直是我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特色。

上海美院副院长陈青学院的站位、发展远景和使命的角度讲述了上海美院的发展以及学院依托上海在专业建设、培养机制、资源汇聚、平台建设上所做的实践,并联系目前学院与企业、学院与美术馆,以及与国外的合作案例做了具体阐述。

与会各美院教师合影

在12月14日文献展开幕后,论坛和总结会将至12月15日,并拟发布“上海共识”,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3月31日。回顾从“杏林撷英”(学生作品展) “师坛锦瑟”(教师作品展)到“春华秋实——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的三年,上海美术学院与全国近50所高等美术院校共享学生和教师的优秀创作成果、美术教育教学文献,以及新中国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共同思考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共同探索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之道。

(注:该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支持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组织策划,并与上海中华艺术宫共同承办。)

    责任编辑:陆林汉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