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犹豫不决者的心声:怎么选都怕错|如何做好人生的选择?
原创: KY KnowYourself
后台经常收到一类消息,我把它叫做“犹豫不决者的心声”。
“有两个人追我,一个很浪漫也有钱,但是很花心我没有安全感;另一个我知道他很爱我,但是他在外地不能经常陪我。我不是一个会一脚踏两船的人,知道自己肯定要选一个然后和另一个划清界限,可是我好怕自己选错。”
“有两份工作可以选,一个是我喜欢的文化和工作氛围,也是我有热情的工作,但是发展前景我会有担心,另一个是那种大家都会觉得很好的大厂,待遇好,但会经常加班,听说没有生活。该怎么办?”
“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小有成就,有时候会收到一些活动邀请。我隐约觉得自己有自己的路要走,不想出去social太多,但大家都跟我说这样是不行的,对未来的发展不利。特别是我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大学老师,我很景仰他,他也这么说。我真的错了吗?”
“每天我都觉得自己很忙。不管什么事情找我,我都会尽力接下来。不是因为我不敢拒绝,而是我怕错过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事业心很强,不想付出机会成本。可又真的很累了。”
“我喜欢一个人,可所有的人都反对我们,跟我说他不是好人。我真的觉得很绝望。”
事实上,人时时都活在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中。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面临着许多人生选择要做,迷茫是一种普遍的感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如何才能做好自己人生的选择?
“到底什么是我想做的事?”所意指的,是一种“远离自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其实不太能够感受到一个明确的“我”的存在。想像另外一个情境:此时你特别想要做某件事,例如特别想吃某件东西,特别想看个剧、出个门,等等。在这个情境中,你会清楚地意识到“我”的感受,你能够感知到自我的存在。
这种“意识到自我是存在的”,就是一种作为主体的“我”的感受。而在这些“犹豫不决者的心声”中,我们是看不到一个明确的“我”的意识存在的。他们用理性分析自我、辨认好坏,唯独缺席了作为“我”的一种明确的、强烈的、直觉式的感受。
这种感受不到主体“我”存在的状态,就是我所说的“远离自我”的状态。犹豫不决者,是一群远离了自我的人——我不知道“我”的感受,我在揣测“我”的想法。
远离自我的状态,让“坚持自我”成为一种不可能。青年人的迷茫,正在于不知道“自我”是谁。
远离自我,往往也是自我分化程度低的表现。自我分化程度指的就是一个人能否拥有清晰的自我感,能否意识到哪些是自己的情绪感受、哪些是别人的情绪感受;哪些是自己的想法、哪些是他人的想法。
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人、中间有明确的边界存在。他们容易因为他人的肯定而高兴、因为他人的否定而恐惧。当他人向他们灌输期待或者评价的时候,他们容易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想法,也会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
而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始终是“两个人”。他们经常能够感知到“我”的存在,明确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他们较少追求或畏惧他人的评价,从而能在外界压力下依然坚持自己想做的。
(回复“自我分化”给公号,提取相关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自我分化的知识。)
自我分化水平,取决于两件事。
1)你的家庭环境,如果你的家庭从小尊重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会更容易成为一个分化水平高的个体。如果你的家人和你之间的相处不够尊重你的独立性,或者你父母本身就不是分化水平高的人,你更难发展出高水平的自我分化程度。但这不意味着你无力改变,长期来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择的人,你需要和家庭尝试建立边界,学着对你的父母说不,甚至反过来教育和影响他们成为更独立的人。
2)你与自身的关系。你是否足够努力去建立与自身的紧密联系?是否经常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想法?能否分辨自己的情绪和理性?这件事也需要你不断去尝试和练习——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是一种可提升的技能。冥想,是其中一条路径。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当他在试图做一些至关重要的重大人生决定时,他会像一头扎入游泳池一样不假思索。他说这个话的意思是,我们的直觉其实知道得远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多——我们当然知道,“所有与‘我’有关的答案都深藏于‘我’之中”。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深处都知道怎么选择是对自己长期有利的,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知道罢了。
一个人想要做好自己人生的选择,需要有好的自我分化水平,经常感受到自我的明确的存在,并经常处在与自我保持联系的状态中。
我一直想与我们公号的读者介绍一种新的时间观。在普遍的时间观念中,时间意味着死线(Deadline),把我们的人生切割为一场又一场的竞赛。我们比学习,比工作,比婚姻。这种比赛,让我们的人生选择始终活在一种自身以外的社会价值评价中。
这个社会有它不容置疑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人生。但其实,除了我们自己,并没有人可以替我们做出这样的价值评价。
我小时候挑食不吃西红柿,我妈妈总会劝说我“这个很好吃的,你吃一点”,我则会义正严辞(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可以说这个很有营养,但你不能说它很好吃,你觉得好吃是你的感受,不是我的感受。”
但慢慢地,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声音,因为社会用它的声音替换了我们的声音。我们被告知自己的感受是幼稚的、可笑的、没有价值的。一场又一场的竞争中,它反复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要去追求这个‘好’的”。
在这种把时间作为竞争死线的时间观中,人们常常会有“我要来不及了”的焦虑感。尤其是,每一场不同的竞赛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职场和家庭的要求不同。此时,时间和自我是敌对的关系。时间把自我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阶段和无数个必须迎合的具体的要求,令自我难以应对。
另一种时间观,则是把时间看成自己手上的资源。站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维度里,看待自己的一生。你来世上走一遭,手里有这些时间作为资源。假如你有一个更加长远的关于自我塑造的目标,你就可以把这些资源都用到达成这个终极的目标上去。
我ex说过这样一段话: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时没有给自己一段足够的时间,比如,他们总是觉得应该珍惜时间、骑驴找马,从一个身份跳到另一个身份,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人生永远是无缝衔接的。但太怕错失机会,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大的机会。
而且,人的意识是流动的,如果进入到某一个工作或者环境中,就会不自觉地被改变、影响,比如你本来想做另外一件事,但你已经在手头的事情里待了好几个月,你就很难再跳出来。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做及时的调整,就会变成一种路径依赖,慢慢地磨去了棱角,也越来越难以承担改变的风险,就这么将就下去了。
相反即便你比较艰难地生活一年,但是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确定了未来十年的职业和发展路径,那你之后都可以好好奋斗,相比于走弯路造成的时间资源的浪费,我觉得这一年是划算的。”
我觉得他揭露了一个真理:当你把很多人事,放到一个更长远的时间范围里去看,这些人事的意义都会发生变化。
比如说你被出轨分手了,痛彻心扉,但放在你的一生来看,你及时止损,是一件喜事。
又比如说你选择了一份新兴行业的工作,一开始市场很小,不比那些大热的职业高薪,但你坚持十年,成了这个领域里稀缺的行家,你前十年过得普普通通,却在后二十年有了极大的职业优势。
再比如你和你父母剧烈的争吵,你觉得改变他们的想法太难了,但你坚持在他们面前做真实的自己,5年后,你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他们明白了你是一个成年人。
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常常让人魂牵梦绕或者失魂落魄。但常常用一种一生的视角看当下的人事,可以帮你保持平静和清醒。
“其实人怎么样都可以活着,没有一个普适的、可以衡量所有人的标准。你既不应该去评判别人,也不应该用他人的标准、意见来评判自己。他人的意见,对你的参考度其实很有限。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获得信息很容易,你希望别人给你借鉴或者是指导,其实是一种懒惰和逃避。很多情况下大家想象的‘困难’都是给自己找的借口,他们需要把对现世的不满自我合理化。”
但人生短暂宝贵,你的时间应该用来成为你自己。花时间去和他人说明、辩论、证明、解释,都是对时间资源的一种浪费。在时间这件事上,我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我衷心祝愿你也是。
在这里我要借用福柯所说的:“始终关注自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雕刻自身的存在,是人毕生的使命。”对于那些犹豫不决者来说,他们应当把注意力从这些基于外在标准的价值权衡中移开。把关注点投放在那个由于长久失联,已经显得有些模糊而陌生的“自己”身上。
但这种关注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看清所谓的某种既已存在的“自我的本质”,去寻找所谓“最根本的欲望”。因为自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我是变化的,只有这种变化是永恒的。人的欲望可以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我们既渴望这个也渴望那个,我们本身也既是这个又是那个。这种探寻是必然要失败的。
站在那里,询问“我是什么”,是一种对于塑造自身的责任的逃避。我既是一个结果,也是塑造这个结果的主宰者。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塑造自己(而时间是你手中用来塑造自己的其中一种重要的资源)。
为了做好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塑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原则和价值标准。我们通过关注我们与自身的关系——这种关注中不止有观察,还应有选择、塑造,通过我们的行动、选择,让一套前后一致、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念显现,我们回头看到自己的行动,能够信服“这”就是我们处事的原则,我们往前展望,能够相信继续依照“这”作出自己的选择。
简单来说,我们需要找到自己贯穿一生的价值观,这种价值选择的标准和原则是我们选择的。然后我们应当坚持这种标准和原则,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一场专注的尝试,以至于到最后,它能够呈现出一种不辜负我们本心的样子。
福柯说, “这种针对自己的工作,既不是由民法,也不是由宗教义务强加给个人的。这是一种生存的选择。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把他们的人生变成一件艺术作品;也就是说,他们是出于生存的美学动机才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人们应当关注的艺术作品就是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存在’。”
没有什么容易的道路可以给这些“犹豫不决者”去走。给他们任何一种答案,都是在纵容他们逃避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他们须得学会关注自己、选择自己、塑造自己;须得树立起自己在这世上行事的原则、追求的价值;须得与时间和解;须得明确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才能走出这种犹豫不决的困境。
人生这条路,只能自己埋头往前走,他人可以支持你,却无人可以替你。做一个与自己的内心紧密联系的长期主义者,坚持成为自己,我在此与大家自勉共勉。
正文到此结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