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杰工”荣光】熊剑平:潜心精研,引领广西道路“绿色”新发展

2019-12-12 20: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他专攻学术,一心致力于改变壮乡道路落后面貌;他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引领广西道路绿色发展;他踌躇满志,锐意进取,立志打造广西道路品牌。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熊剑平

【人物简介】

熊剑平,男,汉族,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长沙理工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国家公路建设项目评标专家,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专家,广西公路建设市场督查专家库成员。

被称作“壮乡第一路”的民族大道是绿城南宁的主干道之一,路面整洁,绿化整齐。与众不同的是,这条道路路面铺的沥青,颜色显得更黑一些,驾车行驶在上面,感觉更平坦、更舒适些。这条黑马路便是由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熊剑平所在的环保型道路技术研发团队建设的。

“使用橡胶沥青铺设道路,不仅能提高沥青路面的寿命,减少雨季交通意外的发生,提升行车安全性,还能有效地降低路面噪声,大大提高驾驶舒适度,性能比普通性能沥青至少提高30%。”初见熊剑平,他个头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着装整齐,性格爽朗,满脸堆笑。

2005年,就读博士期间,熊剑平参加了由长安大学与原广西交通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道路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研究”,开始与广西的交通建设结缘。2007年,熊剑平参与了该科技项目的示范工程——“广西第一条生态示范路”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示范路面的设计与施工,该路历经十余年无明显破坏,已成为广西乃至我国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一张亮丽的“名片”。

▲广西第一条生态示范路——坛百高速公路(网络配图)

采访中,“环保”“绿色”是熊剑平挂在嘴边频率最高的词。他参与提出的绿色高性能复合式路面成套技术体系在高性能橡胶沥青制备、层间界面处理、薄层建设技术上形成重大突破,建立了绿色高性能复合式路面成套技术体系,荣获2018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交通行业首批、广西首个“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循环示范项目”称号……

专攻术业,助力壮乡道路发展

熊剑平来自安徽广德。读高中的时候,他住在县城,在市里上学。每个星期都需要在城市与县城之间穿梭,而那条连接城市和县城的公路便见证着他的成长。“当时从市到县约八十公里的路程,但要走3个多小时,如果遇到大雨,更为糟糕的是,路甚至发生断裂,回一次家非常不方便。”熊剑平提起家乡,让他最印象最深刻的是家乡道路落后的面貌。

越是记得深刻的东西,越能激发人潜在的做事动力。高中时,有位叔叔向熊剑平介绍了外国道路建设的发展情况。熊剑平深刻体验到道路不通带来的麻烦,他向往外国道路畅通,交通发达,特别渴望能够改变家乡道路的现状,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报考交通院校。理想的驱动力是巨大的,1996年,熊剑平如愿考上了在当时号称“中国公路黄埔学校”的西安交通学院(现“长安大学”),就读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

在大学里,熊剑平坚定目标,钻研学问,经常参加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这让他打开思维,启迪智慧。为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提升自我,在工作两年后,熊剑平考取了研究生。在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在前辈专家的指导下,熊剑平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于是他坚定深造这条路,继续攻读博士、博士后。“专攻术业,方能有所为。”熊剑平坚信这样的信念。

读博士期间,熊剑平跟着导师研究国家科技交通西部项目,研究广西的道路发展是其中的项目之一。由于研究需要,熊剑平经常来广西出差。依山傍水、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花果飘香的广西给熊剑平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吸引熊剑平的不只是广西的美景,还有广西人包容的胸怀和广西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寻找就业发展机会的熊剑平把目光投向了广西。“广西的交通建设机遇多,有用武之地,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熊剑平对广西的道路建设充满希望。

▲熊剑平在工地试验室开展试验

在美丽的壮乡,熊剑平投入诚挚的感情,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2007年,读博期间,熊剑平参与完成的“广西第一条生态示范路”的南宁坛洛镇到百色高速公路,成为了云、贵、川、渝等西南地区通往广西沿海港口及粤港澳地区的重要通道,助力构建了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2012年,熊剑平参与的全长177.5公里的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程大规模采用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的高速公路。2018年,他参与建设广西第一个交通示范工程——钦州到北海公路开工,这是连接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是连接西部地区的重要出海门户。此外,熊剑平参与建设的还有南宁第二机场高速、南宁大学路、崇水高速……一条条绿色道路在八桂大地上延展开来。

创新驱动,引领广西道路绿色发展

自从来到广西后,熊剑平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探寻广西自然环境特点,一门心思探寻广西道路绿色新技术发展路径。“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长寿命与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体系是‘交通强国'战略重要的课题。”熊剑平铭记党的要求,践行党的使命,带领团队结合国家和广西发展形势,为了绿水青山,积极研发,攻坚克难,提出一系列绿色道路新材料应用技术。

“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当别人要放弃研究橡胶沥青材料时,熊剑平所在的团队毫不气馁,默默坚持着对橡胶材料的研究。正是这项研究的成功使用增加了他们对绿色道路建设的信心。“为了做好橡胶沥青项目,我们组建了100多人的团队。新项目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在项目前期,我们遇到了很多失败。”熊剑平凭借良好的心态,用创新眼光,锐意进取,潜心探索研发出广西道路绿色发展新材料。

▲采用橡胶沥青材料铺设的南宁机场第二高速

熊剑平参与建设了我国西南最大的工厂化橡胶沥青生产基地,已生产橡胶粉及橡胶沥青2.2万吨,利用废旧大车轮胎20余万条。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563公里的公路建设中应用,近3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节支4.8亿元,节约5.7万吨标准煤。

熊剑平善于思考,思维敏捷。他认识到广西是制糖大省,甘蔗年产量达5000多万吨,蔗渣年产量达1500多万吨。熊剑平意识到,蔗渣经过多次加工后制成纤维,可用于替换目前进口木质素纤维,可用到沥青混合料中。“我们研究两年的甘蔗渣项目,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沥青路面的性能,同时降低30%的使用成本,还促进了广西制糖业尾料的深加工,形成广西新的生态发展产业。”目前,蔗渣技术室内研究进展顺利,主要指标已达到规范要求,熊剑平成功申请了2019年的广西科技开发项目。

“我们要敢于打破固有思维,要敢于创新,多去挑战不同的新材料。”熊剑平在创新思维的驱使下,还发现了废餐油是可变废为宝的好东西。他了解到,我国每年产生废旧动植物油脂约350万吨,除少部分被回收利用外,大部分被直接丢弃甚至变成地沟油,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会影响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我们未来想将废餐油研制成废餐油基旧沥青再生剂,应用到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中,可有效代替目前成本高昂的进口沥青再生剂,降低30%的道路再生剂成本,确保再生沥青路面质量,不仅可以促进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有效提升,还能带动废餐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含巨大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

踌躇满志,打造广西道路品牌

熊剑平把所获得的成就归功于团队,他觉得任何项目都凝结着每一位团队成员勤劳的付出和拼搏的汗水。“每个人都是生产链的螺丝钉,大家相互合作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因此,熊剑平非常重视技术团队和人才梯队的建设。

“广西湿热天气长,道路环境相对特殊和恶劣。所以,我们需要打造符合区域特点的湿热地区创新技术,并将相关技术在湿热地区进行推广应用,但广西科技发展缺少科技创新人才。”因此,熊剑平引进外省优秀技术专家和培养本土科技人才两手并举,打造了湿热地区道路研发创新团队,同时参与建设了高速公路建养技术咨询团队。

▲熊剑平思考如何打造广西道路绿色新技术

“结合习总书记视察广西提出‘三大定位’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前瞻性论述,我从传统道路建养技术升级和转型角度出发,打造了具有广西特色的环保性技术和环保型技术团队。”熊剑平注重打造团队,发挥团队集体的力量。目前,团队已经获得了包括中央引导地方项目、北部湾重大人才基金、南宁市特聘专家等项目的支持。

“我在广西从事十余年科技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广西特色的道路技术,但由于过去品牌打造和宣传较少,国内知名度不高。广西未来仍有近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修建,在全国名列前茅,努力塑造和提升广西道路技术品牌,将广西的道路技术知名度和道路修建力度相匹配,是我们所有道路科技人员的使命。”熊剑平雄心勃勃,激情洋溢地描述着打造广西道路品牌的未来。

“我们团队的使命就是为社会服务,创新技术,提高路面安全;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做到广西领先,打造广西品牌,五年内达到国内一流。”

为了这个目标,熊剑平带领团队全力投入,在自主化技术研发推广、平台建设等方面不遗余力。目前,在熊剑平的带领下,广西的橡胶沥青技术已经在国内形成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技术品牌,成为了我国南方的技术优势。在打造广西道路品牌宏伟蓝图上,熊剑平将继续积蓄力量,砥砺前行……

TIPS:主要科研成果及荣誉

熊剑平是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路建养技术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主管或协管广西道路材料与结构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四个省部级科研和产业化平台。作为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已完成多个国家行业、省级科技项目,先后荣获2006年广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一等奖、2009年陕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中国公路学会二等奖、2018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共8项省级以上科技奖项。他是第九批“自治区优秀专家”、第二十届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第七批南宁市特聘专家、广西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第十四届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

他牵头建设了湿热地区道路研发创新团队和北部湾地区道路建设与养护新技术重大地方专业创新平台,参与建成年产值1500万元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先后完成10余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参与提出的路面耐久性提升技术等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纳入多个行业和地方规范,应用于超过2000公里的公路建设中,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节能减排近万吨。同时,主编出版了《湿热地区耐久性水泥路铺面筑技术》《道路水泥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与组成设计》两部专著荣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六项。编写了《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两部,还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了十余篇以上。

目前,熊剑平团队承担国家财政资助项目共23项,其中,科技厅项目11项,交通厅项目(地方标准)2项。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 | 北京科技报

原标题:《【“杰工”荣光】熊剑平:潜心精研,引领广西道路“绿色”新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