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行走阅读陕西北路:静安经典建筑与保护知多少?

澎湃新闻记者 夏奕宁
2019-12-11 12:2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主题讲座现场

1986年,上海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年12月8日,是上海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2周年的纪念日,静安区邀请到上海史专家薛理勇、建筑遗产保护专家曹永康举办“静安区经典建筑与保护”主题讲座,并向市民开放“阅读建筑——行走陕西北路”活动,得到上海市民的积极响应与好评。

行走陕西北路

上海作为近现代风云际会的历史名城,拥有极为饱满丰富的建筑遗产。但起初,当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古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提名上海进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其实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薛理勇指出,上海城市的建设的确受到外来文化的颇多影响,但这是中国不可跨越的一段重要历史,最终它们也都和本土文化融合积淀形成海派文化。如今,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当之无愧,上海市民也应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自信。

在曹永康看来,上海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力度亦不断攀升,从早期比较重视单体、小组群建筑的保护,到现在意识到规划、保护大片历史建筑街区的重要性。他告诉听众,其实是否拥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街区,也是判定一个城市能否被称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准。

“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是至少有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目前上海在中心区有12片,郊区有32片,加起来一共有44片。最近几年还增加了很多历史文化街坊,它们保留价值信息更丰富,历史内涵都值得好好挖掘。”曹永康认为1986年上海入选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也在于此,“突破单体保护的概念,我们对从更大的范围成片地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元素产生了意识。”譬如以石库门老房子为主的张园,建筑类型丰富、建造质量也极好,作为上海石库门里弄价值最高的代表,市政对它的保护改造与再利用倾注了很多心血。

在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上已颇有心得的上海,去年还携手浙江与江苏,把江南的14个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举对于传承地域文化,留住乡愁情结,提升遗产保护水平,都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而在水乡古镇的遗产价值被挖掘之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也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曹永康介绍,苏州河运输能力卓越,其两岸的工业遗产可谓上海的工业遗产的鼻祖。过去对这些沿岸老厂房,常规思路都是拆除再重建,毕竟保留活化要投入极高的成本,短时间里直接经济效益也不太高。但考虑到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对它们进行保留、活化还是值得的。事实上,这些工业遗产的大空间很适合往餐饮、展览、会议等方向开发,变身创意产业园没有任何违和感。

而另一方面,对这类工业遗产的保护也不能完全套用其他文物建筑的标准,需要更多了解它们技术价值的建筑人才来参与。“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积极性恰恰来自它们很‘好用’,我们可以对空间作切割划分,甚至一个厂房能变3层,使用面积大大增加,设计与技术上的问题基本都可以解决。” 在曹永康看来更为重要的是,保留这些有一定历史环境氛围的工业遗产,更能够唤醒人们对那个时代特有的记忆。

民立中学设计制作的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文创作品义卖活动

讲座现场,一群来自民立中学的孩子还带来了他们以陕西北路上的历史文化建筑及老字号为灵感,设计制作的T恤、明信片、冰箱贴等文创周边。据介绍,探究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已融入民立中学语文、地理、美术等校本课程,除了组建起文创设计团队,学生们还拿起相机游走在大街小巷,记录下陕西北路上的衣食住行、深入感受海派文化。“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还是要寄希望于我们的年轻人啊!”薛理勇也为孩子们的创意点赞。

参观西摩会堂
参观何东公馆
参观荣宗敬旧居

当天下午,市民们还在指引下沿途参观了西摩会堂、崇德女中旧址、何东公馆、怀恩堂、上海大学旧址、荣宗敬旧居等优秀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单位,感受这座城市历史的浓缩、文化的积淀,了解这些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一条西摩路,半部中国近代史。”陕西北路见证了上海的百年风云,未来也必将焕发无限的活力。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