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 +15
安尼施 · 卡普尔 :一千个谜语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88.jpg)
第二次看卡普尔,便在近期他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太庙的大展。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89.jpg)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太庙艺术馆
时间:2019.10.25 - 2020.1.1(央美)
2019.11.11-2019.12.28(太庙)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央美)
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
票价:央美120元、太庙10元
央美主要展出了卡普尔的四件红色大型装置: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1.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3.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4.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5.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6.jpg)
以及作者多件作品模型,可以一次性过足窥视艺术家工作室的瘾: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7.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8.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199.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0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01.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0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05.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06.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07.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08.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09.jpg)
1954年,卡普尔生于印度。他的父亲来自印度旁遮普邦,母亲却是犹太人。1971年,卡普尔和自己的兄弟搬到以色列,曾短暂学习过工程学,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更想做一个艺术家。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1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11.jpg)
被卡普尔视为自己的第一件作品
1973年,卡普尔便搬到英国,开始就读霍恩西艺术学院(Hornsey College of Art),之后又在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Chelsea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继续深造。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13.jpg)
卡普尔无时无刻不在自我觉察,观察“我”正处于何种状态,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思考,而这些想法又如何可以通过创作与同类产生联系,传达更广大和普遍的含义。
卡普尔最早进入到公众视线的创作,是一系列极简的小型雕塑与装置《一千个名字》,虽然几何形态各不相同,但都覆盖着饱和度极高的色粉: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14.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16.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2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24.jpg)
据卡普尔回忆,这些早期作品的创作大多依靠直觉。他将灵感部分归于少年时在印度一系列无意识的漫游,比如孟买的象岛石窟以及新德里的简塔曼塔天文台。看到这些地标的照片时,想必读者瞬间就能明白《一千个名字》中那些色彩和形状来源于何处: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26.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31.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3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33.jpg)
卡普尔在上世纪80年代极为高产,并逐渐在艺术界声名鹊起,而与之而来的还有围绕艺术家的争议。
1986年5月18日,《纽约时报》一篇评论将卡普尔列入进当时最具潜力的六位年轻艺术家。作者John Russel称,卡普尔的用色会令任何一个在曾经在印度、埃及或是摩洛哥的香料市集上穿梭过的人都感到熟悉。而卡普尔的成功,似乎只是因为他将东方的语汇带入西方语境。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36.jpg)
对于这一评论,卡普尔则在日后的访谈中反复表示,仅从他的血统和背景出发去理解他的创作,“令他感到非常遗憾“。那也意味着,让人们放下固有思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1990年,当时还是印度国籍的卡普尔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激起了艺术界中关于地缘、国籍分化与全球化的讨论。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37.jpg)
这个时期,依赖灵感与天赋的时期已经过去,卡普尔开始转向哲学和心理学。Void(虚空)、本源以及“有与无”的对比与张力成为了卡普尔最先着迷的主题。
在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展出的《空无之地》(Void Field)由一系列裸露着表皮、来自英格兰西北部的大石块组成,每个石块上都有一个由涂料填满的小洞。从小洞往里看,空间变得没有边际,仿佛在预示着“无限”;它的形状也令人联想到母亲的子宫,预示生命的起源。垂头向下观望的的动作让人产生“坠落”的错觉。
卡普尔着迷于“失重坠落”的感觉,仿佛被什么强大的力量吸入其中,忘掉自我。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38.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39.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4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4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44.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46.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49.jpg)
1991年,37岁的卡普尔获得了英国本土当代艺术最高奖项——透纳奖,成为画廊、美术馆、评论人眼中的艺术界新星,他的作品也开始在全世界的顶尖艺术机构巡回展出。2009年,卡普尔成为第一个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个展的在世艺术家。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52.jpg)
这些大型装置的材料与工艺更为复杂,制造出更具张力的视觉效果,同时为观众带来触觉和空间上的体验。他尤其钟情红色,因为红色不仅显得非常“印度”,也是身体内部的颜色,它象征着中心。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56.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6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61.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6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63.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64.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65.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69.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7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7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73.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74.jpg)
《云门》、《天空之镜》、《Tall tree and the eye》这些由镜面不锈钢制作的作品,利用光滑反射的表面将城市景观“摄入”作品表面,球形表面对这些景象进行再加工,或变形、或复制繁殖,在视觉上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吸引观者对这些异象产生思考。人们同时可以围绕着这些作品走动,或钻到装置的下部,感受每一次因为走动而产生的视觉差异,以及身体与空间所产生的关系。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75.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77.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78.jpg)
要理解卡普尔的作品,只有置身于作品之中,或站立其面前,才算是与之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对话。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79.jpg)
而卡普尔自己从创作中获得的,则是对自我、他人、世界的体察与感悟。
他曾提及,自己的创作不是有明确意识或目标的创造,更像是一场冥想、正念练习,或是“仪式”(Ritual)。
在25岁那年,卡普尔回了一次印度。就是在这次重返故乡的旅行中,他意识到:
所有我在艺术学校和工作室中的创作,都与我曾在印度看到的事物有关。我创作出的物(object)与 做(doing)、仪式 (ritual)有关,它们代表着一种能动性(doingness)。这个过程近乎于宗教,我无时无刻都能看到它,就像是一种巨大的慰藉。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80.jpg)
卡普尔在艺术学校时的导师、罗马尼亚籍艺术家保罗尼古(Paul Neagu)也对卡普尔产生过很大影响,启发了他在作品中进行精神性的探寻。
他从不在创作前做任何预判与假设,“你不能简单地说我要做一件喜悦的作品,或是一件代表死亡的作品。一切都要在工作室的空间里缓慢酝酿,直至灵感出现。一切都来源于过程。我相信过程,因为它会带你到达理性无法抵达的地方。”
卡普尔仿佛永远在变化。对于他而言,每一件作品都没有结束,而成为下一件作品的起点,就像《一千个名字》中的数字象征着一种“绝对”,象征着永不结束,就像是生命的轮回。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81.jpg)
如今遇到困境时,卡普尔就会回去看早期创作的那些颜色鲜明,形态各异有如一个个相互连接又充满个性的小生命体。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8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83.jpg)
“艺术家不制造作品,艺术家制造谜题,”他说。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84.jpg)
END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1/21/289.jpg)
原标题:《安尼施 · 卡普尔 :一千个谜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https://image.thepaper.cn/publish/interaction/image/2/875/331.jpg)
![](https://image.thepaper.cn/publish/interaction/image/1/311/131.jpg)
![](https://image.thepaper.cn/publish/interaction/image/2/875/331.jpg)
![](https://image.thepaper.cn/publish/interaction/image/1/311/131.jpg)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 DeepSeek朋友圈急速扩容
- 百度、微信等互联网巨头相继接入
- 中美:倡导多极VS“拉小圈子”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 美元兑日元跌幅扩大至0.5%,现报151.5
- 片仔癀:公开比选资本运作项目财务顾问,拟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提升方案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 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哪吒2》出品方、发行方,股价近日创新高
- 人的一种心态,追求胜负结果的欲望,不服输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