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立军履新泰州书记月余:大兴实干之风,搅动发展“温吞水”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2019-12-10 12:30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为官避事平生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句话。到泰州市委工作的第一天,“我在工作日记的扉页上写下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干部就是干事的,不会干事就不能当干部,不想干事就不配当干部。”12月7日,在与泰州部分中青年干部代表座谈交流时,史立军如是袒露心迹。

之前的10月29日,史立军被任命为泰州市委书记。澎湃新闻注意到,履新一个多月,史立军在泰州多次公开提出要“大兴实干之风”,并痛批擅做表面工作的“孔雀型”干部、不敢担当的“鸵鸟型”干部。他表示,要为泰州的发展努力注入“奋起直追不服输”的精气神,党员干部要有想干事、敢干事的拼劲闯劲,掀起真抓实干的热潮。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史立军的公开行程发现,在市(县)调研中,史立军除了时常把“实干”挂在嘴边之外,还对各个板块进行“把脉”和定调,逐步展露了其治理这座城市的思考。在外界看来,史立军正在搅动泰州发展的“温吞水”,搅出各版块比学赶超的氛围。

“说到底,关键是干”

在履新泰州“掌门人”的就职发言中,史立军表态要同大家一起拼、一起干,一起苦、一起乐,并多次提到要“做实事”,给外界留下了务实的印象。

当此之际,泰州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已十分明显,甚至还感到有些焦虑。这是因为泰州在江苏全省地理位置居中,发展水平居中,同时又是“四不靠”——不靠南京,不靠上海,不靠大海,不靠铁路大动脉。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泰州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

在就任泰州市委书记之前,史立军已在泰州工作5年,先后担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对于当地的各方面情况十分熟稔。履新的第一周(11月5日),史立军便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针对当地干事创业激情消退、项目招引建设氛围淡化、干部考核机制不精准、区域竞争和边缘化趋势加剧、创新氛围不浓等深层次问题,提出“大兴实干之风,致力高质量发展”。

“泰州有好的定位、战略、机遇,也有不少规划、计划、方案,但是缺的是更好的贯彻、落实和执行,缺的是更浓厚的实干氛围。”史立军表示,冲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好,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也好,“说到底,关键是干”。

“现在不是谁要跟谁过不去,而是我们自己要跟自己过不去,只有这样,泰州的发展才能过得去。否则,机遇就会变成危机,一体化就会变成边缘化,标兵就会越走越远,追兵就会越来越少。”史立军说。

大兴实干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怎么干?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史立军明确了实干的方向。具体来说,就是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来掀起真抓实干的热潮。以对标找差为着力点,来增强真抓实干的紧迫性。以科学方法为落脚点,来提高真抓实干的有效性。

短时间内,“大兴实干之风”成为泰州全市上下的“热词”。其中,下辖的泰兴市站出来表态称,将全力拼抢项目,配强招商力量,确保全面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个、新竣工项目8个。

“党员干部有多努力,泰州就会有多大希望。是什么样的奋斗姿态,泰州的未来就会有多美好。泰州在发展的资源、条件上跟其他地区还有差距,但在精神状态上跟别人不能有差距。”史立军在与部分中青年干部代表交流时表示。

他痛批,现在有的干部是“孔雀型”干部,报喜不报忧,表面文章做得漂亮,工作成效不敢恭维,有“唱功”没“做功”。有的干部是“鸵鸟型”干部,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敢担当,总是打太极。特别是有的干部热衷于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花心思包装表演,世故老到,喜欢搞“口头秀”“行为秀”,热衷于搞聚会、拉关系、交朋友,把很多心思用在吃吃喝喝、迎来送往上……

史立军总结道,“精神状态也是生产力”,必须要有奋起直追不服输的精气神,必须要有想干事、敢干事的拼劲闯劲。

找“鲶鱼”,搅出活力

泰州下辖三区、三市和一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截至目前,史立军的足迹已走过六个行政区,据泰州市委办相关负责人称,史立军近期将赴医药高新区,届时他将完成履新后的首轮调研。

12月5日,作为在泰州已工作5年的新任市委书记,史立军在调研高港区时,吐露了他这轮调研的强烈愿望和鲜明目标。史立军坦言,“现在泰州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不温不火”,他鼓励高港当好‘鲶鱼’,搅动泰州发展的“温吞水”,把泰州发展搅出活力,搅出干劲,搅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泰州,位于长江之北,于1996年从扬州分出,组建新的地级泰州市,系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江苏省的中部,与扬州和南通统称为“苏中”地区。

在外界看来,泰州的百姓一直过着相对悠闲的“水城慢生活”,虽然地方贫富差距不大,但人们的进取心也同样不太强烈。这一区域的民众性格反映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似乎也是如此。

有鉴于此,如何点燃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激发城市发展的更多动能,成为摆在史立军面前的重大课题。正因此,他鼓励各版块之间对标找差,相互拼抢,“争先进位”。

比如在“苏中第一经济强县”泰兴,史立军说,“苏南一些地区都是全国有名的经济强县,发展得比我们好,还这么拼命干,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我们还能坐得住吗?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斗?”他要求泰兴,“扛起标杆大旗,拼进全省八强”。

靖江在很长时间里是苏中、苏北的标杆。地级泰州市组建后,靖江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跨过长江与苏南的江阴合作,成立全国首个跨江、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开发区。史立军表示,曾经的标杆不能沉沦为“没落的贵族”,要点燃激情“抢”回全市第一的标杆大旗。

姜堰的地域面积占泰州市区的58.9%,户籍人口占47.5%,相当于市区的一半,是市区的“大块头”。

“姜堰发展的鲜明特点是‘稳’,但明显不足是‘太稳’。”史立军分析说,姜堰的资源禀赋并不比海陵、高港差,产业发展的腹地空间更大,城市建设的纵深空间更大,抵御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也更大。因此,他要求姜堰,“跨越赶超,争当主力”。

海陵区则是泰州的中心城区,但首位度一直不高。对此,史立军调研时提出,海陵区要有争先进位不服输的精神,“实干当先锋、城区争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被史立军打过“鸡血”的第二天,海陵区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一率先四在前”,所谓“一率先”,就是全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四在前”,就是要发展高质量走在前、城市美誉度走在前、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奋斗精气神走在前。

同时,海陵区委书记陈翔还要求,各单位提的目标,定的计划,不能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要对社会进行公示,公开比,公开赛,以实打实的成效来衡量、来比拼。

    责任编辑:李克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