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思想周报|大罢工把法国引向何处?李子柒一样的田园生活
【国际】大罢工将把法国引向何处?
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12月5日法国迎来24年来最大规模的全国性罢工游行,导致交通全面瘫痪。据法国内政部数据,当天有超过70个城市爆发了游行示威,参与人员总数超过80万人,涉及交通、能源、教育、医疗以及一些政府公共服务部门。
12月3日大罢工开始前夕,法国著名学术期刊《争鸣》(Le Débat)主编马塞尔·戈谢(Marcel Gauchet )接受了《新观察家》杂志的专访。这位哲学家、历史学家曾在他的《读懂法国的不幸》(Comprendre le malheur français)一书中,将当今法国经济低迷、社会心理悲观自厌的根源,归结为密特朗时期逐渐占据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去政治化。
马塞尔·戈谢(Marcel Gauchet),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曾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研究主任,现任伽利玛出版社旗下学术期刊《争鸣》杂志主编。近期出版的新书有《罗伯斯庇尔: 最让我们分裂的人》(Robespierre. L’homme qui nous divise le plus )(2018,伽利玛出版社)。戈谢在采访中分析,这场运动之所以会愈演愈烈,积蓄到如今这般群情激奋、山雨欲来之势,其症结在于政府没有能力制定一份“社会集体规划”。他将法国当前的社会心理状况描述为一个等式:“迷惑+不安+焦虑=愤怒+无助+屈从”,因为“人们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在现有的意识形态解读体系下找不到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马克龙在2017年脱颖而出,“得益于左右翼两大阵营双双失利……当时他曾给人以解开困局的希望,可惜他未能履约。”尽管这届法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措施,但终究“缺乏能够清晰勾勒出整体未来愿景的政治眼光”。 “黄背心”的怒火从去年到如今蔓延得到处都是,正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问题出在更普遍更深入的层面上,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事实上整个公共政策领域的人都在感到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位“机智、灵敏、才华横溢”的总统没能比几位前任做得更好,却“没有任何一方政治势力从他的困境中获利,甚而至于位于竞争者榜首的是名声最差的那位——玛丽娜·勒庞并不能带给人们希望,她在这里仅仅是为了体现其在民主国家中的‘反对者’职能”。
在戈谢看来,当前法国政坛在政治思想与治理手段上的贫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过去对社会发展的分析不恰当,缺乏正确理解导致面对困境难以决断,大多数人都‘无心恋战’,面临着这样的‘政治使命感危机’。马克龙是个例外,只是像他这样天生的‘政治动物’太稀有了。”
戈谢强调的第二点是法国人国民性的转变,这使人们在面对政治责任时只想逃避:“今天的人们更注重维系和享受私人生活,想要有很多更轻松的办法,何必要去费劲解决那些棘手的难题,在越发严峻的形势里瞎搅和?”而这一现象不能只用“个人主义的胜利”来解释,其背后更深层原因在于“伟大思想的消亡”,因为在过去的时代,“权力的行使受到这些思想意识形态的庇护,而如今却前所未有地师出无名。今天的公职人员再也没有任何屏障,他们被曝露在第一线。过去,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构建了坚固的堡垒,保护着权力持有者,为他们提供正统性的保证,而这种正统性是与每个个人的才能无关的。譬如密特朗就曾受益于社会主义思想遗产的福荫,尽管他14年来的行为越来越偏离其主义,而马克龙则完全不能从任何教义支持中获益”。
在戈谢看来,马克龙看似是自由派,但“他还算不上撒切尔或里根这样观念先行的政治家。他的自由主义是策略性的,其真实目的是(或曾经是)通过国有体制和公共机构改革,使法国适应国际的、特别是欧洲的自由主义标准。然而他的政策缺乏足以支撑其权威的意识形态论据。这使他在治理国家时表现得像一个企业主管,后果就是人们对他的施政评价更多地以结果为导向”。
戈谢总结了一年以来包括“黄背心”在内的各种社会动员的总体特征——分散性,近日来的全国大罢工正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各行各业的人一同走上街头却各自为阵,只在各自的领域内部有统一的诉求,“这是‘团结起来一起斗争’的终结。这些运动不遵循任何组织纲领,既不要革命也不要改良,因而无法将零散的诉求联合成完整计划,所以能收获的也只是解决特定困难、满足特定需求的回应。一次次运动累积起来,最终转变为政治危机,因为它们渐渐显现出,政府拿不出全面解决国家治理问题的整体方案,因为缺乏准确的意识形态导向。这昔日是马克龙用来贬损敌对政党的优势,如今却成了他的劣势”。
法国国民议会主席理查·费朗(Richard Ferrand)在11月底针对首轮罢工动员批评“罢工者们其实是在捍卫不平等”。戈谢认为这一评判基本合理:“对于养老制度改革来说,普遍性和透明度是无可辩驳的基本原则。法国现行的多种特殊养老金体系的确非常不平等,因为它意味着需要一笔可观的公共津贴来资助一套特权机制。继续维持现状只不过取决于交通部门公务员的实力,他们能以致使国家瘫痪为要挟,攫取来自社会集体的特定利益。”
与此同时,左翼政党“不屈法国”也在积极宣扬“公共服务自由化”。戈谢认为这其中存在观念混淆:“大多数法国人并不了解,在一个以网络垄断为特征的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意味着什么。在这一领域中,比利时式的技术官僚主义与自由主义观是行不通的。对视公共服务为神圣准则的法国人来说,制造竞争无异于亵渎。民众也会游行表达对公共服务运营方式和公务员服务态度的不满,但在共和理想的文化中,植根着国家必须给予全体公民同等福利的观念……从共和国的诞生,国家就逐步控制了公共服务机构,从教育一直到交通。在心底里,很少有法国人愿意相信自由主义能为他们的公共服务提供可靠的管理机制。”
这场大罢工是否将带来法国政府的又一次失败,而它又将把法国引向何处?戈谢认为“关键在于公共舆论将继续针对特殊制度有限的问题,还是会触及历史遗留下来的,关于是否要捍卫公共服务的深切焦虑?一切都将在这个12月里见分晓”。他提到1995年反对朱佩政府的全国规模游行,当时政府对特殊制度原则的支持,被舆论解释为对福利国家的攻击。时移世易,24年后法国人的精神状态已经完全变了……养老金制度所体现的问题远比过去更严重:“人们总会时不时为养老制度的走向担忧,这是一个最容易引发焦虑的话题,因为它集中了对国家未来和对个人生存挑战的双重忧虑。今天人们在退休之后会开启一段新的人生,进入享受尊重和特权的阶段,人在这时不再像过去精疲力尽的劳动者终于能休息和等待死亡,而是要去享受一段额外的存在。归根结底,今天的退休要实现的是19世纪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梦想:收入与娱乐!今天的就业者们所害怕的,正是这些恩典不会属于所有退休者,更不会在后代延续,这是24年前还不存在的新向度。人们对于国家在‘降级’(只是为了避免说‘衰落’)的感受越来越强烈。这就触及到了更沉重的问题——法国的身份危机以及法国的国家未来。”
尽管在戈谢看来,马克龙的种种“即兴创作的解决方案都在使情况变得更糟”。他之所以能成为“爱丽舍宫的闯入者”,以“第五共和国多党制争权夺利败坏运作机制的解毒剂”自居,只是因为他的“妥协精神为这种互相攻讦的宗派主义带来了一些新鲜气息”。
作为左翼学者,戈谢呼吁:“今天的法国左派社会民主主义者想要有所建树,重新成为值得信赖的政治力量,最大的危险就是继续被这些身份之争牵着鼻子走,最终只是仍然在多数选票所决定的方针上徘徊。它的关键任务应该是怎样与曾抛弃它的人民重修旧好,重新构建一套针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整体分析。政治宗派斗争中各执一词的伦理主义不会带来任何结果。在这方面,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历久弥新,让我们重新找到一种精神!”
以上内容编译自法国《新观察家》杂志记者卡罗尔·巴戎(Carole Barjon)、西尔文·库拉(Sylvain Courage)于2019年12月3日发表于该杂志官网的采访报道。
【国内】“李子柒”的田园生活
李子柒最近又火了。自三年前开始视频直播,到今天微博粉丝超过2000万,在“油管”上也拥有超过700万粉丝,年收入据说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说是自媒体也好,说是短视频内容创业者,都已经算是十分红火了。而最近的“火”则是关于“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
李子柒的视频展示的是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在知乎“如何评价李子柒”条目下,得到最多赞同的“维摩罗诘”的回答写道:“她的视频传达的就是一种理想化的世外桃源生活——至少她所展现的每个瞬间,都是她真正在做的:劈柴,砍竹子,生火做饭,腌咸鸭蛋,采野花……我的言辞表达不了万一。而实际上,中国古代文人讴歌的田园生活,她实实在在表达了其中相当大的部分。这些视频台词不多,几乎是默片,却又精准而专注地传达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意田园的这个部分,简直太成功了。”
“算不算文化输出”这话题,则源自12月4日自媒体“雷斯林Raist”发的一条微博,在称赞了李子柒在“油管”上的成功之后,该微博称“底下老外一边看不懂一边每天看,还纷纷说这简直就是童话世界,简直就是伊甸园,中国真美”,博主认为“这才是文化输出啊”。
提到“文化输出”,立刻“见仁见智”。微博上的反对观点立刻出现了,“她很美,作品很好,但这样的作品,不是中国”,来自微博用户“一领淡鹅黄”。这位博主认为“她的镜头里,不是真正的中国”,“李子柒之所以被歪果仁追捧,是因为她展现出来的形象完美贴合他们对中国的刻板‘田园’印象”。
微信公众号“IC实验室”的文章《Youtube上700万粉的李子柒,文化输出得罪了谁?》在概括了上述论战缘起之后,总结了批评方的观点:“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无非就是三个论点:李子柒的镜头里不是真实的中国;老外之所以喜欢李子柒的视频,是因为迎合了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李子柒拍视频是商业行为,谈不上什么文化输出。”并逐一展开驳斥。
也有观点认为“这场争论很无聊,辩论双方是在玩白马非马的文字游戏”,“澎湃新闻”的评论文章《夜读丨李子柒只是李子柒,何必强加太多》认为:“李子柒的镜头里当然不是‘真正的中国’,更不是真正的中国农村,李子柒的受众也不在农村。视频里呈现的精致生活,迎合的是城市青年的审美。但有人说李子柒之所以受外国人追捧,是因为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田园’印象,则未免有点受迫害妄想症了。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跟外国人的‘刻板印象’没有一毛钱关系。”
除了网络媒体之外,传统媒体也对这一发端于“自媒体”领域的现象发声,《光明日报》“光明时评”的文章《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认为:“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
因为“美”而引起共鸣,这也是一部分网友普遍所持的观点,比如微博用户“@嘟嘟哒哒N”在相关话题下的留言:“以前觉得她过分美化了田园生活,导致了部分人对生活的不正确看法;可是现在觉得,美即正义。”
事实上,也有自媒体文章把李子柒与另一位网红“乔碧萝”对比,《乔碧萝被骂到国外,李子柒却火到国外,为什么大众反响正反两极》。令人想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透露出一种急于“扬美抑丑”的焦虑。
分析这一话题,除了打动人心的“美”,也有揪住人心的“焦虑”。在“界面新闻”所属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最新一期的“思想界” 文章里即提出:“除了审美意见和对农村看法的差异,#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争论也折射了目前中国大众对自己身份与文化的焦虑。”该文引用了戴锦华的观点:“表述中国,再现中国,在国际层面上会自觉成为中国文化传播问题,意味着一个表述自我的问题,一个想象自我的问题,一个如何认知自我的问题,一个我们是不是首先回答了对于每一个当代中国人来说,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文化意味着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我们如何表述,如何被世界认知。”
可以与“界面”所引用的戴锦华的言论做比较阅读的也是一部分网友的普遍所持的观点,比如微博用户“@是颗橙子Cc”:“正因为有她这样的传播方式,才让90后00后的我们,知道,原来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这样的,一些快要流失的传统文化曾经也是这样子的,真怕很多年以后,再说起中国很多传统文化,很多年轻人却不知道是什么了,以前上学时期,课本上所讲,只是让大家印象里有,但到底怎么制作或者使用的,我们无从知晓。”
恰似远古神话中当负责祭祀的巫觋假借沟通天地的仪式挖掘出部落之民共同的意识与观念,一部分游离于共同体之外的意识与观念则同样依靠“淫祀不绝”的形态照出有关自我的虚像。然而,看上去,随着所谓“自媒体时代”的降临,“媒体”之“媒”也似乎逆向走出了“绝地天通”的状况,有关于自己的面目在“自媒体”里被反复映照,不断强化。在哪里读懂自己,顺便读懂围绕着自己的世界?赖以认识自我并构筑共同体的“媒”,已然在发生剧烈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