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泸溪:湖南境内的隐秘之地,他们用刀在纸上雕花

2019-12-08 11: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李不知 了不起频道
/ 泸溪县白沙新城

沅江,

从云贵高原滔滔而出,

气势喧天。

本以为会奔腾到海,

万物不可阻,

但它却在湖南省泸溪县停留了许久,

最后才缓缓流入洞庭湖。

泸溪,三面环水,一面邻山,有人说它是沅水河畔的一颗明珠。

乘船沿江荡漾,如在画里穿行,探访过这里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

和它的名字一样,这里有一种天然的清新意境,若想访古寻幽,在巷子的转角处,便会有一处秘境。

位于泸溪县东南部的浦市,有「小南京」之称,你可以选一个悠闲的午后,在这里呡上一口茶。

晃着脑袋听整天的戏,人生百态,皆在眼前。

踏着高山坪千里古驿道,可以找到古苗寨的踪迹。

淳厚朴实的苗家风情,让你疑问,这里是不是也有一位叫翠翠的姑娘?

天硚山奇伟清秀,伫立峰顶,山水尽收眼底,幽谷叠翠。

树木间掩映的几处人家伴着花香泉水,劳作歇息,经营着一日三餐。

峒河边的四季,美得让人心醉。

无论被染成橙红色的林木,还是夕阳与归鸟,峒河都痴情地一一倒影在自己的心底。

泸溪,还是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地方,盘瓠文化在这里发源、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在这里保留,屈原、沈从文也曾流连于此。

动人的自然风光和千百年积淀的民俗民风,总能给老百姓们的手艺创作带来灵感,在泸溪县也不例外。

踏虎凿花
相信很多人和李不知一样,在看到这四个字时会想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

踏虎凿花,得名于这门手艺的起源地,泸溪县踏虎村。

之所以叫「凿花」,是因为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而是用刻刀凿制完成的。

以花样繁多的苗族服饰为纹样蓝本,制作凿花可分为画稿、固定稿样、凿刻、装裱四个步骤。

通过线的粗细变化、长短的组合,稿样纹样疏密有致。

固定样稿后,就可由里到外、从上至下在蜡板上进行凿刻。

传统的用剪刀剪纸,一次只能剪4层,但改为凿刻后,一次可刻7到8层,甚至30层。

指要实、掌要虚,运腕还要灵活有力。

看似简单是凿刻实则深谙法则,功底深厚的手艺人方能从容自若、刀如笔行。

制作讲究的凿花常常作为绣花底样和庆典、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在秀美绚丽的湘西苗族服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刀法细腻、作品精巧,凿花犹如绣在衣服上的文明,传承着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巧思。

苗族挑花
去到泸溪县,会感慨于苗族姑娘们所戴头帕的精致。

上面的一针一线都出自姑娘们的巧手,所用的工艺就是俗称「数纱」的苗族挑花。

挑花所用面料,也是苗族姑娘们自己纺纱、织造的「家织布」。

家织布棉纱较粗,织成的布料纵横分明、经纬清晰,是挑花工艺的最佳材料。

基于面料,挑花刺绣的所有的图案纹样,全在表面行针。

制作时,从图案纹样的中心起一针,数三根纱下一针;再数三根纱下一针,直到图案纹样毕显。

挑花的最后一针通常会回到图案纹样的中心(即起针处)。

工艺过程极其细致而严格,在一针一针的挑数过程中,不能数错一根纱。

若是数错一根纱,则后面的纱数全部皆错,图案纹样会产生变形。

从小看着长辈们挑花,各种技法、纹样,姑娘们早已烂熟于心,当需要为自己绣出一顶头帕时,她们已非常娴熟了。

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石榴花、阳球花等六十多种经典的传统样式,由一根根青丝蓝线挑绣而成,十分雅致。

傩面具
傩戏,源于先祖们对自然、鬼神的崇拜,也是先辈生活场景的再现。

从最开始作为一种人类取悦神灵的仪式,到后来慢慢演化成娱神娱己的活动。

巫傩文化在泸溪县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应运而生的是专门雕刻巫师面具的手艺人——傩面师。

在古代,傩祭是全民参与的,按规格不同,有「天子傩」、「国傩」、「乡傩」之分。

「乡傩」与平常老百姓的联系最紧密,在这里用到的傩面具常常是造型夸张、做工也不甚讲究的。

太精细、被赋予太多意义的傩面,乡里乡亲欣赏不来,也会让他们产生距离感。

有着40年制作经验的傩面匠人刘明生还说,「傩面的木料没有太多讲究,一般是就地取材,因为戴傩面的就是普通百姓,太名贵的木材没必要,也没人要!」

戴上傩面,你可以想象自己是原始人,耕田、狩猎,劳作归来时,一群族人围着火堆欢庆丰收……

如今,泸溪县的许多手艺都有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人们走进泸溪的美景风光时,也能感受到更多手艺的魅力。

编辑 / 小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原标题:《泸溪 | 湖南境内的隐秘之地,他们用刀在纸上雕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