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三届“普隐人文学术奖”获奖名单揭晓
旨在奖掖青年学者的第三届“普隐人文学术奖”公布获奖名单,经“普隐人文学术奖”遴选委员会授权,澎湃新闻首发。
在本届获奖名单中,仓本尚德(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准教授)、陈侃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郭永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谢湜(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等榜上有名。
1、仓本尚德《北朝仏教造像銘研究》,法藏馆,2016年。
此书将过去基于全国形成的佛教信仰图景精细化,增添了不同的区域亮色,初步呈现了各地佛教信仰的多样性,为更为切近地认识北朝佛教,乃至隋唐以后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研究北朝佛教信仰,乃至隋唐以后的佛教,本书均属不应绕过的论著。此书诚为近年中古佛教史研究上的重要贡献。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该书对灾异论的政治功能进行长时段贯通性的梳理,揭示学理与实用取向的矛盾,折射出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书中涉及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科技史等多个领域,视野开阔,辨析精微,展现了人文学术的品质。
——陈苏镇(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程苏东的专著《从六艺到十三经——以经目演变为中心》通过细致的梳理与考辨,从经学典籍发展的脉络中提炼出“经目”的观念,对历代中央政府和官学中所尊的儒家“经书”,特别是源自汉代经学的“六经”体系和唐宋新儒学的“四书”体系,就其学理性、思想性、稳定性、象征性和制度性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是一部以经籍制度为纲领的经学通史,拓展了经籍史、经学史的史实考辨视野、创新了经学史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将制度作为阐释的方法,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推进意义与启发价值。
——徐兴无(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这部近六十万字的论文集共收入作者以青铜器铭文、战国文字以及上博简、清华简、马王堆帛书等出土文献考释为主要内容的文字三十余篇,涉及甚广,而多材料翔实,辨析精微,考证精确,解决了不少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其说常为学界同行引证,代表了80后青年学者古文字研究的最高水平。
——傅杰(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
广谷大川,高乡低乡,都是地理。地理不仅存在自身的变化,也影响着每一方土地上的人生。太湖以东的平原与岗身,高低之间相差不过数米,环境面貌、民生方式以及行政建制都不相同,《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揭示了一方土地上民生与环境交错互动的关系,也引领区域研究进入新的高度。
——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为鼓励和支持人文研究领域的年青学人,促进学术交流和进步,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和普隐教育文化中心联合颁发此奖,奖励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学、思想、宗教、艺术与考古等基础人文学科表现优秀的青年学人。针对的是5年内出版的专著,出版时作者不超过40岁。本奖不实行申请制和项目制,每年由相关领域学术同仁投票选出。
“普隐人文学术奖”遴选委员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