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哈萨克族毡房

2019-12-05 07: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游牧为主的,逐水草而迁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一种易于支撑和拆卸的毡房。毡房上部为穹形,下部为圆柱形,四壁有网状围墙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最外层包白毡,毡房内靠门的前半部分放物品和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

毡房高一般在3米左右,占地面积20至30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上面是圆形的屋顶。毡房的骨架是用红柳木做;外围是用芨芨草编的;横竖交错成菱形的围墙也是用细红柳木做;门框和门用松木制作。除此之外,要用大量的毛毡和毛绳,整个毡房不用一枚钉子。牧区的哈萨克族一年要搬十几次家,除冬季外,一年三季都要住这种毡房。毡房不仅具有便于携带、坚固和轻便等优点,而且拆卸和安装也很容易,一般两个多小时即可"盖"起来,所以很受牧民的欢迎。

整个毡房看起来用的东西不多,但建造一个毡房得花很大力气。因为所有的建材全部是用手工加工而成。就拿作为墙篱的芨芨草来说,都要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绕有红、黄、绿、白、黑等色毛线,并要排成美丽、和谐的图案。一座毡房几乎要用上千根芨芨草,这得花多大工夫啊。

毡房的大小是根据房墙的多少来定的。一般的毡房多用6块毡墙。每块房墙宽约2至3米,高约1.7至2米;如果人口多,经济条件好的可建造8至10块房墙的毡房。普通的毡房造价现在达到5000元左右。

毡房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不仅使毡房轻便耐用,而且富有浓厚的特色,扎围墙用的彩色主带,宽约20至40厘米。全部是用五颜六色的毛线织成的,花纹美丽大方。这种彩带主要用于捆房墙和房杆的接头处,不仅起到使毡房牢固的作用,而且使毡房显得"富丽堂皇"。房门制作的也很讲究,并雕有花纹和绘有图案,吊在门上的毡子也用彩色的,绣出各种的图案,显得大方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也许有的毡房在外表看,不怎么起眼,但在内部却布置得大方、合理,试想在一个只有30多平方米的毡房内,既要有"客厅、卧室",又要有"库房"。要安排得好是不容易的。毡房的门一般朝东开。毡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有时三代人要住在一个毡房里,他们也会安排得很好。进门左上方是儿子和儿媳的床位,床前挂有缎幔;正中上方摆被、褥、衣、箱等物;右上方是主人的床位,有的还设有特制的床,一般不允许晚辈在上面坐卧,正中的衣物箱子前,铺有华丽的毡子和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右下方摆有食物和饮具;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和,正中央的天窗下放铁皮炉。毡房的四周几乎摆满了东西,中间还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来十几位客人也不显得拥挤,有时在毡房里举行赛歌会、音乐会和舞会,可想而知这草原上的"白宫"容量有多大。

随着国家实施退牧还草和定居,哈萨克族毡房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正在下降,已不再是牧民放牧流动的家,牧民也只有在婚丧嫁娶、家庭聚会、节庆等活动时才会使用毡房,为保护这一优质遗产资源,阿克塞开展毡房文化进校园、组织了毡房搭建活动,组织传承人为游客讲解毡房文化,与旅游结合做毡房民俗体验等活动,让毡房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看非遗故事,感受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原标题:《【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哈萨克族毡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