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杭州有位微笑小学校长 专门研究差异化教育
什么是差异化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定制学习计划,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在杭州市天长小学,以楼朝辉校长为代表的差异教学研究团队因为《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学生:小学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楼朝辉告诉记者:“差异化教育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设计、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这是一套很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也是天长小学自1993年开始坚持的育人理念。
理念
教学并非千篇一律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
关于实施小学差异化教育,楼朝辉告诉记者,孩子到五六年级时会呈现分化。他举例说:“有的学生理解语文课本还有些费劲,有的却能用文言文写作;有的学生不擅长数学,有的却能看懂微积分……”
为此,杭州市天长小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着重培养学习习惯;对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可能:五年级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数学、英语学科分层选课,语文、体育学科分类选课,获得更大学习空间。楼朝辉直言:“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差异的成功。”他还打趣地说:“我走在龙翔桥附近的公交车站上,一眼就能认出天长的学生。能说会道是天长孩子的风貌。这种特色就是天长小学留给孩子的东西。”
在这样的理念下,天长小学诞生了不少有专长的学生。比如1996年毕业的知名插画家钱锡青。当时,正在上五年级的钱锡青需要每周写日志,他就问老师能不能以画画代替写日记。想不到语文老师同意了。“绘画就是钱锡青内在力量的支点。一旦有了支点,就有了向上的力量。找到这个支点就是差异化教育的本质。”楼朝辉感慨道。
家长
尊重差异
让学生找到乐为的方向
于再秒是杭州市天长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的孙子目前在读六年级。入学之初,于再秒正是看中天长小学的差异化教育。入学后,他更是因为天长师生的态度深受感动。
“每天早上,楼校长比任何一个老师、学生都来得早。他会在校门口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我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微笑校长’。”与于再秒一样,在家长们眼里,楼朝辉的微笑就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作为校外辅导员,于再秒需要协调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他说,确实存在部分家长对差异化教学不认可。“很多家长觉得‘差异化’需要老师关注每个学生,那么自己的孩子可能得到的关注就少了。其次,一些家长认为老师把时间用在差异化教育上,容易影响教学质量。”凡是听见有家长反应,于再秒都会主动联系、谈话。
楼朝辉说,传统教育喜欢开展统一教学,老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全部一样,由老师来控制教学的节奏。而天长小学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学校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这句话的出处就是天长小学。
对此,天长小学603班班主任王书深有感触。在她班级里,有一位独特的同学笑笑。笑笑上科学课时总是很认真,成绩却不太理想。笑笑妈妈在学期初就求助老师:“科学刚刚起步,我不想眼睁睁看着孩子掉队。”于是,每次上完科学课,王书就对笑笑的课堂个人表现做详细评价,及时与家长反馈。日积月累,笑笑终于在期末得到了满意的成绩。笑笑妈妈也在家长会时热泪盈眶,感谢老师挖掘了孩子的潜力。
老师
观察学生
让教育适应观察到的实际情况
目前,天长小学有96位老师,大约1500位学生。
对天长小学的教师而言,除了日常教学任务,还要将差异化教育融入平时工作中。其中,一二年级教师,需要每天做儿童观察日志,用文字和图像观察学生。每周二下午是天长小学的年级组例会,任课老师专门花费一小时讨论班级学生发展情况。
楼朝辉说:“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一旦老师在观察学生的方面做到极致,就对孩子的特点有了天然的灵感。”
差异化教育会不会加重教师负担?楼朝辉表示,这涉及到天长小学的教学系统。“让老师统一理解差异化教育事关学校运行管理的机制。正如每周的例会,我们把差异化教育融入基础教学当中,形成一些独到的做法。我们也会记录哪几个关键事件对孩子产生了改变。”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老师就能找到教学和教育的平衡点。此外,天长小学启用“天长大脑”实践项目配合教师,用大数据汇聚学生学业与行为数据,实现智慧教育。
王书在教学实践中也体会到差异教育的价值。“一个班级犹如一个丛林:有挺拔的松树,也有柔韧的柳枝;有高大的杉树,也有矮小的灌木;有造型优美、极富观赏价值的岩石,也有毫不起眼的小沙砾……面对如此复杂的群体,差异化教育更显得有独特价值。”她直言,“在观察中,我们了解了学生成长过程的规律、学生的个性,让我能够更好对学生进行正确定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助力。”
正是共同的差异化教学理念,让天长小学每位老师的儿童观察都会沉淀下来,成为宝贵的数据资源,让借鉴和传承有迹可循。
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记者 秦思汉 潘洋阳 授权发布
原标题:《天长小学“微笑校长”楼朝辉:学校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