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亚洲文化融合的新特征和新增长
作者:王蕾,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
亚洲命运共同体概念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在于阐述亚洲文化融合的新特征和新增长。亚洲文化在矛盾统一中互通互鉴、日趋融合,正在塑造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亲和力突出的亚洲总体形象。亚洲文化的融合与增长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空间不是闭合的,而是开放和延展的。亚洲文化融合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首先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变革的理性探索,是中国智慧对文明超越性的纠偏修正。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他明确提出夯实亚洲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的四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注点重在文化融合的新特征和新增长,使人们更为深入地思考探索亚洲社会、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矛盾统一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融合特征
亚洲各国为了增进福祉的共同要求走到一起,开放的文明体系和共同的议题使各国都各有展现自身文化实力的机会。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更成为发挥亚洲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亚洲文化融合由此呈现出正和博弈的态势。亚洲文化以其融合力成为互通互鉴的富矿,为亚洲国家塑造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亲和力突出的亚洲总体形象,展示热爱和平、文化多样和谐、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历史底蕴提供支点和舞台。
不可否认,亚洲国家地缘政治复杂,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较大,民族宗教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贫富差距和具体国情导致民众利益诉求不一,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并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亚洲国家和地区在传统的对外关系、区域安全局势、国内政治秩序的考量之外,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历史轨迹、文明取向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多元复合性,在这个意义上,亚洲命运共同体可谓是一个多层次的矛盾统一体。这一矛盾统一体体现了亚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国家渴望和平稳定、社会进步和共同发展,对开放融通亚洲的追求,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设定更是符合世界和平稳定、亚洲幸福繁荣的普遍愿望。
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崭新理念内含的平等协商精神,顺应了亚洲人民对危机的共同担当,对未来的共同期许,对福祉的共同创造,为亚洲整体性的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认识到亚洲命运共同体矛盾统一体的本质特征,对增强文化交流的民众基础,对建设亚洲更加美好的明天深具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亚洲文明绵延几千年来源于优秀基因,优秀基因必将使古老文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必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独特作用。”亚洲命运共同体具备独特性、凝聚性和可分享性,源于亚洲各国和地区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凝聚正能量的整体开放系统,必然将为各方所理解、认同和支持。人类总体福祉的增加从来不是一个单向度前进的过程,而是内化于以生产生活方式为载体的社会文化整体均衡。亚洲命运共同体加深了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随着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传播,这一概念将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创造出新的体制环境,亚洲将进入一个更加多元的文明时代。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亚洲命运共同体文化融合的空间拓展
亚洲是“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的地区。倡议提出以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下,亚洲大多数国家对实现倡议提出的核心目标正面响应,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更持积极参与态度。
文化随时代而常新,薪火因添续而长传。亚洲地域广阔,人口总量占世界人口2/3以上。亚洲文化的融合与增长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空间不是闭合的,而是开放和延展的,其内核正是包容并蓄、融合共生的中国智慧。“一带一路”作为文化符号系统,其核心的文化价值观经过历史的积淀被亚洲人民普遍认同,形成连续的长时段文化价值链,这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整体脉络中的重要一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照下,一步一个脚印,在继承中发展,既彰显出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古老智慧,又表现出顺时应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共同繁荣进步的时代精神。6年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出版、教育交流、智库合作、对外传播以及国际舆论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促使亚洲文化融合力加速增长。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公共产品及其运行机制的建立,中巴经济走廊、中泰铁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互联互通成果促进了国际情感的认同,提供了沿线文化价值观传播、文化互促丰富的机会。亚洲各国文明之间相互信任与交融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水平,“一带一路”文化正能量的“外溢效应”对亚洲社会的影响逐步呈现。
亚洲文化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今天,亚洲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直接与丝绸之路文化传统相通连,更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建相伴生。古丝绸之路在21世纪的延伸,不仅是物资和经济之间的互相交换,更多的是文化多样性交互融合。各方认可的文明内涵是古老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文明的魅力,这正是“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的融合基础。亚洲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融合通道和开放平台上,逐渐展示出其影响力和吸引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能在“一带一路”中实现各自梦想而积极作出具体实践,意味着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亚洲命运共同体正是在增进共同福祉中获得鲜活的生命力、普遍的凝聚力和具有引致效应的感召力,在交流中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语境中,文化融合力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更非绝对排他的零和博弈,文化融合力是福利共增力量,具有正外部性。文化融合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倡议有效落地,共同增进软实力的重要动力。亚洲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增长中深具活力,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重要主体。2019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所展示的倡议成果,给予了中国及其他亚洲文明之间交流合作的崭新机会。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亚洲命运共同体文化融合的有效增长
2013年3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数十次阐释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命运共同体丰富内涵,对全球文明的走向作出明确判断,蕴含着中国对国际规制基础的基本看法,受到各相关国家和人民热烈响应。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扩大了文化融合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多边机制则拓展了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路径。
亚洲文化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综合、长期、系统的过程,各方认可的文明内涵是亚洲命运共同体形成软实力的融合基础。因此,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需要广泛的正面宣传。应进一步加强平台创新,建立渠道,以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对亚洲文化和历史、沿线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进行展示。
亚洲命运共同体文化融合的有效增长对于亚洲的贡献,最关键的是相关各国以全面合作精神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所形成的示范效应,将亚洲打造为文化融合共同增长的重要场域和全新平台。
当今亚洲,各种传统安全挑战和非传统挑战交错叠加,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要素的影响力日益明显,文化融合愈显重要。人类共同的问题需要人类共同面对,亚洲更是唇齿相依的区域整体,有着共同的利益关切和美好的文化愿景。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亚洲命运共同体为亚洲不同文化之间的非传统安全交流提供了契机。近年来,亚洲在联合海洋治污、海洋科技、水文、气候信息共享等较易共同提升文化融合的领域开辟了广泛合作渠道。
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目的是巩固和扩展人类福祉基础。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内在本质,首先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变革的理性探索,是中国智慧对文明超越性的纠偏修正。亚洲命运共同体包括共同体成员在生产生活中共同接受的思想、观念、风俗等,其理念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是亚洲文明大趋势积累到今天,各国利益交汇点不断扩大才能激发出的心灵共感。
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是其成员对亚洲山水相连的客观事实和情感息息相关的共生性的认同,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和亚洲在世界走向中地位的终极关怀。因此,从人类共同福祉的角度出发的亚洲文明增长,意味着整个人类社会软实力的增长。在人类整体文明的变迁过程中强化对亚洲文明的合作,这是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发表于《前线》杂志2019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