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路遥诞辰70年|我们为什么喜欢《平凡的世界》?

李泽西
2019-12-03 11:50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一转眼,路遥已经离开这个世界27年了,今天是他70岁冥诞。说起来,这位已故著名作家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如果今天他还在世,会不会续写这个“平凡的世界”呢?

不管怎么说,路遥理应感到欣慰。当年,他曾说,写作是为了“读者”,而不是为“批评家”。如今,他的作品仍然在每一年的图书榜上“霸榜”。这足以证明,路遥的文学理想,经得起时光的考验。

按照邵燕君的说法,路遥的作品属于“长销书”,而非“畅销书”。两者的区别在于,“长销书”未必如“畅销书”一般,拥有短时间内的轰动效应,但却能在读者中拥有长久的影响力。

路遥

事实确是如此。或许和郭敬明的《小时代》或者大冰的《阿弥陀佛么么哒》比起来,《平凡的世界》的短期销量并不那么惊人,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细水长流”。

那么,《平凡的世界》为何拥有如此独特的魅力?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可能是,路遥的作品,还能“霸榜”多久?

长销书之所以能长销,是因为读者对长销书的认同不会停留在个人的愉悦、猎奇层面上,而与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观念有关。一时之间的潮流可能消散,但通过一部书凝聚起来的社会性文化力量,却能随着世事变迁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路遥的作品里,透露出的是什么样的力量呢?在李建军主编的文集《路遥十五年祭》里,是这样写的——“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奋斗不息的精神。它常常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克服它并勇敢地走下去。”

“奋斗”“勇敢”“克服”“勇敢”……这些都是普通读者在阅读《平凡的世界》后形成的普遍印象。在上述关键词里,潜藏着路遥作品能够长盛不衰的秘密。诚如黄平所言,分析“路遥现象”,不能局限在文学批评内部。读者喜爱《平凡的世界》,并不都是出于文学原因,相反,大多数人更愿意把这部作品当作“人生之书”“励志之书”。

也就是说,路遥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不光是因为作家写得“好”,更是因为他为不少人提供了一种“人生指南”。概括地说,就是和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通过个人奋斗,从中国农村/城市底层走出来,最终成为一个“当代英雄”。

在路遥的作品里,有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交叉。这显然不仅是一个文学范畴,更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对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怎样实现个人价值,怎样找到人生理想,这些都是需要解答的问题。而路遥的作品,提供的正是答案。

《平凡的世界》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只要城乡二元对立、阶层差异等现象仍然存在于当代社会,路遥的作品就不会失去生命力。说孙少平、高加林等文学形象为不少当代青年的人生之路指引了方向,未必是夸张之词。

不过,这或许也正是路遥作品可能具有的“危险性”。孙少平、高加林之所以能得到当代读者的认同,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奋斗精神,更是因为他们将个人意识抬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从不讳言,自己渴望成功,尽管这种成功,在路遥的作品从来是暧昧不明的。

然而,孙少平们的奋斗是属于个人的,却又不是个人主义的。这一点,从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关系中就可见一斑。他宁愿蹲在城里的桥头当个揽工汉,或者去条件更艰苦的煤矿下挖矿,也不愿意利用省委副书记女儿的关系做文章。孙少平不是为了获得成功、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拉斯蒂涅”,这是路遥反复强调的重点。换言之,孙少平需要成功,却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功(比如财富、地位等)。

其实,这种自相矛盾的自我意识,在路遥的成名作《人生》里早已展现得淋漓尽致。高加林徘徊在刘巧珍与刘亚萍之间,与其说是爱情的选择,不如说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既赞美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有“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又竭力冲破这种“地域观”,热衷于城市的哪怕是极苦极低的生活方式,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当真只是因为高加林的“觉悟”还不够高吗?

或许,这正是路遥本人也无法解决的难题。在《早晨从中午开始》等一系列自传体散文中,我们看到的路遥,是一个“以文学为生命第一要务”的奋斗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少平、高加林们,都只是对路遥生命的投射。然而,和他们不同,路遥又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无助青年。

厚夫的《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张艳茜的《路遥传》和王刚的《路遥年谱》,都曾提到,为了更加“深入生活”,路遥先后被安排到铜川矿务局担任宣传部副部长,到某县武装部院子里“驻扎”。在陕西榆林,包括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都为了他的写作而忙前忙后。

《人生》

因此,路遥的“专业作家”乃至“作协干部”身份,都已经和他笔下的“底层青年”相去甚远。毋宁说,农村、煤矿、揽工汉……都只是写作中的路遥试图“想象”的一种生活形态。

这并不是说,路遥的写作姿态或者创作意识是虚伪的,正相反,他在塑造高加林、孙少平等人物形象时是无比真诚的。问题在于,他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的是,底层青年所要寻求的“成功”,终究是具体的、实在的,而不是奋斗、不屈等抽象的概念。换言之,要为孙少平们寻求生活的出路,不能光靠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改造整个世界,为他们提供公平的规则和通畅的上升通道。

身处煤矿下的孙少平,希望通过学习知识和埋头苦干改变命运,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他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命运注定是悲剧性的。不得不说,这是历史和路遥开的一个玩笑。

当然,以此来怪罪路遥,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路遥想要献给读者,并不是一碗“心灵鸡汤”,一种经过矫饰的敷衍答案,而是他对当代青年命运的最真诚思考。对他的作品和创作观提出批评当然是容易的,但关键在于,为何读者仍然热衷于阅读路遥的作品?

合理的解释只可能是,目前还鲜有文学作品能够比《平凡的世界》《人生》更真切、全面地反映当代青年,尤其是底层青年的集体心理。这与路遥的创作手法无关,也与学术界对其褒贬不一的评价无关。读者们越是喜爱路遥的作品,越是说明,一部能够深刻解释当代社会的小说,还没有问世。

未来,路遥作品还能“霸榜”多久?这既要看社会的变革速度,也取决于后来者能不能补充,甚至是超越路遥对社会的观察和描写。但至少在今时今日,路遥的作品仍然值得被阅读、被重视,这是因为,孙少平、高加林们仍然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或者说,他们,就是你和我。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