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是全球最没“风格”建筑师,首作落户上海,美得很颠覆
原创: 外滩君 外滩TheBund
建筑界一贯追求强烈的个人风格
他却设计了上海最没“存在感”的地标
内敛、温柔,美得很颠覆
图片©2Portzamparc耗时3年的上音歌剧院,直到建成,生活在周边的居民才知道汾阳路上多了一个歌剧院。
和风格强烈的打卡地标不同,它造型温和、内敛,一度被戏称为上海最没“存在感”的建筑。
图片©2Portzamparc其背后的建筑师包赞巴克,199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法国建筑师。
纵观这位大师的履历,几乎每个公共建筑都摘得过建筑奖项。他在纽约设计的路易威登大厦,被誉为30年来纽约最重要建筑作品。
连日本建筑大神安藤忠雄都表达过对他的敬佩:“我很羡慕包赞巴克了,因为他有很多风格,而我只有一种。”
在上音歌剧院,我见到了他,年近80年的他穿着黑西装、白衬衫,一头弯曲的卷发,话少不爱笑,一如他在作品里呈现出来的低调、优雅的气质。
图片©朱迪01
他是最没“风格”的建筑师
上音歌剧院背靠上海音乐学院,离轨交一号线非常近,仅7.4米。
从外观来看,建筑酷似一艘扬帆起航的领航船头,双层几何体的造型,让它更像一件雕塑作品。
歌剧院总建筑面积为3.19万,包括了1个歌剧厅、4个排演教室,1个交流报告厅和相关用房。最重要的歌剧有1200座。虽地处繁华闹市,但歌剧院极富现代感的造型却很自然地融合在一片街区中。
图片©2Portzamparc我前去的时候正好是上午,阳光穿过四周法国梧桐,洒在镂空墙面上,营造出的光影共舞的效果,让歌剧院美得优雅又有韵味。
图片©2Portzamparc在建筑外型上,包赞巴克切割了9个小体量的功能空间,建筑立面向沿街的一面层层退让。
这也使得这座“庞然大物”的外立体在街区丝毫不突兀,少了几分传统剧院那种有高高在上的姿态。
图片©2Portzamparc门口还有大片玻璃幕墙,来来往往的居民可以轻易看到内部空间,人和艺术的距离似乎更亲近了。
图片©2Portzamparc当走进上音歌剧院内,包赞巴克引导的媒体团队都发出“哇哦”的声音。
厅内他艺术化的设计随处可见,仿佛人们走进的不仅是一个歌剧院,而是一家美术馆。
图片©2Portzamparc
漫步其中,人们抬头便会发现一系列的水彩,它将走廊和各个区块空间相互联系贯通,还衬托的歌剧厅格外有情致和温度。
图片©2Portzamparc除了上音歌剧院,包赞巴克在全球各地设计过很多歌剧院,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及其严格的规定。
“进入歌剧厅,你们不能再拍摄,不然会把你们赶出来”。
参观剧院时,厅内歌剧《魔笛》的排练场景已经搭建,为了不泄露场景,这位大师严肃地向媒体发出了不许拍照的警告。
图片©2Portzamparc建筑设计上,包赞巴克有着苛刻的要求,但在细节处,他却仍保留法国人浪漫的色彩,这种复杂和矛盾,也让他的作品既精美,又有丰富的内核。
图片©2Portzamparc尽管过了古稀之年,包赞巴克却有着旺盛的创造力,这几年在中国为我们带来不少令人惊叹的建筑。
明年5月,他赢得的苏州湾文博中心设计项目即将竣工。
这个在苏州太湖边设计的10万平米新地标,包括了1600个座位的苏州大剧院以及2.4万平米的博物馆等配套设施。
太湖边的建筑仍然没有鲜明的建筑形态,但因为与环境相融,呈现出另一番温柔、空灵的气质。一眼望去,整座建筑最具标志性的便是它的两条金属带饰,如同在风中或水中交织起伏的丝绸飘带。
02“建筑要给人带来快乐”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出生于1944年,他是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和艺术家,获得过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
他打造的建筑空间怀旧之中充满着浪漫的想象,被业界冠以“空间诗人”的雅号。
在包赞巴克的作品中,他注重建筑和城市环境的融合,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建筑实践就好比一首诗歌的创作,偶尔也要原来的基础上创造新体诗”。
设计纽约路易威登大厦时,包赞巴克在建筑中分别融合纽约和巴黎两地的文化,时髦和古典感的结合,也让大厦伫立在纽约街道中显得与众不同。
很难说包赞巴克没有风格,那种轻松自在、追求自我的洒脱正是他的个人特色。普利兹克奖评委布朗就称其为“一个有着坚定和自信步法的走钢丝艺术家”。
在上世纪,与法国建筑界普遍对玻璃建筑的喜好相反,包赞巴克的作品坚持以不透明的白色形式呈现。
由此,你才能看到首尔dior店以及卢森堡爱乐音乐厅等极具浪漫、梦幻色彩的建筑。
首尔Dior店卢森堡爱乐音乐厅“我是一个快乐的人,建筑师的职责就是让城市快乐起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包赞巴克说道。
快乐建筑也是包赞巴克建筑中最大的主题,在设计柏林设计法国大使馆,他就把法式建筑的立面同德式花园结合在一起。
不仅让建筑本身融入柏林,在功能上适应当地气候,居住者还能畅游在繁盛的花园,享受悠闲、愉快的氛围。
1990年,他花费了十年打造的巴黎音乐城,同样成了法国浪漫建筑的代表。“音乐城”最为抢眼的外观设计是巨大的波浪型屋顶,流露出奔放的音乐节奏。
从摩天大楼到古典歌剧厅,包赞巴克的作品总是在思考城市和建筑的关系,没有刻意留下个人鲜明的标志。
包赞巴克坦言,自己并不追求强烈的个人风格,像他为上海设计的上音剧院,就并不是一个人一辈子只去一次的打卡地标,而是希望它真正成为每个人自由享受音乐的地方。
文 / 外滩君
资料来源于澎湃新闻、《第一财经日报》
图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 THE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原标题:《他是全球最没“风格”建筑师,首作落户上海,美得很颠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