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滨海:盐碱地实现绿色培育与经济作物开发双赢

2019-11-28 16: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年来,滨海区把生态优先理念融入开放开发全过程,突出海洋特色,大力推进绿化全覆盖工程和耐盐碱植物的开发,走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道路。

在滨海区渤海路以东9公里的海岸线上,有一条宽300米的柽柳林带,它是国家“南红北柳”生态示范林项目。3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植物生长困难。为更好的绿化海岸线,山东柽霖生态科技公司联合山东省林科院,经过多年选种、试验,培育出的新树种——“鲁柽一号”,它在含盐度1%的盐碱地上仍能旺盛生长,成为滨海区沿海滩涂绿化的首选树种。

山东柽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崔青云:

新品种“鲁柽一号”,它具有一种高抗盐性、高度耐寒耐旱性、生长速度比较快、绿化用途广以及改善土壤的特性,非常适合我们潍坊滨海区的土质条件。

目前,滨海区“鲁柽一号”总种植面积3000亩,长势良好,对改善生态环境、防风固沙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让这片柽柳林既有生态效益又能发挥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滨海区绿化部门研究的课题。滨海区与中科院新疆所、山东省林科院合作,在滨海区柽柳林试种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的肉苁蓉,取得成功。它可以寄生在柽柳根部,共同生长。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栽培管花肉苁蓉的生产成本较低、产量大、效益好,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东柽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总监 苏楠:

今年肉苁蓉亩产已经可以达到300公斤,预计在2020年我们亩产将突破50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来说,每公斤的价格在20到30元之间,这样每亩经济效益可以突破1万元。

近年来,滨海区依托“盐松乔化”“鲁柽一号”等专利技术,绿化种植面积400余万平方米,苗木成活率95%以上,实现沿海滩涂原土种植的重大突破。下一步,滨海区将更加注重盐碱地经济作物开发,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原标题:《滨海:盐碱地实现绿色培育与经济作物开发双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