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鉴赏|传承宋代织锦的清代宋锦:织工精细,纹饰高雅
宋锦亦称宋式锦,因图案装饰仿照宋代织锦的风格而得名。明清时期以苏州最为有名。近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古代丝织品文化展”中也展出了北京艺术博物馆馆藏一级织绣文物“清乾隆红地夔龙凤八答晕纹锦织成料”。本文以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三件清代宋锦为例,对清代宋锦艺术特色进行阐释,可知清代宋锦传承宋代织锦的装饰风格,织工复杂精细,纹饰格调高雅,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
宋锦亦称宋式锦,因图案装饰仿照宋代织锦的风格而得名。明清时期,丝织生产形成了以江南地区为主要中心的格局,其中织锦一项以苏州最为有名。苏州出产的织锦工艺精巧细致,更因纹饰花色具有宋代典雅遗风而得“宋锦”之名。据传康熙年间,有人自江苏泰兴季氏处购得宋代《淳化阁帖》十帙,揭取其上宋裱织锦二十二种,转售苏州机户摹制花样,并以苏州当时的织锦工艺进行生产,产品广受欢迎,宋锦遂成苏州的代表性名产之一。
宋锦织造需要双经轴装置,其经线分为两组,一组以有色熟丝作地经,与纬线交织成经面斜纹或平纹的地组织;另一组以本色生丝作纹经,用于压纬花浮长进行接结。纹经每隔二、三或六根地经牵入一根,在起花部分与纬线交织成平纹或纬面斜纹组织,无花处则织入背面固结浮纬。宋锦的纬线采用各色熟丝,织造时以长织梭的常抛和短跑梭的特抛相互配合,特抛应用分段换色技法,又称“活色”,从而实现色彩丰富绚丽的纹样装饰效果。
宋锦根据组织疏密、用料、厚度以及用途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重锦、细锦和匣锦三类。重锦是宋式锦中最贵重的品种,质地厚重,工艺精细,常以退晕方法配色,并采用捻金线或片金线作花纹包边,花色层次丰富,纹饰生动自然,多用于宫廷内巨幅挂轴以及各种铺垫、陈设用料等。细锦所用股丝比重锦细,结构也相对疏松,厚薄适中,适用性强,可用于衣料、被面、幔帐、垫料等实用品以及高档书画或贵重礼品的装饰装帧。匣锦又称小锦,密度较小,质地软薄,装饰图案多采用小型几何填花纹或自然形小花,用色较少,简单素雅,适于书画、条屏、囊匣等的装裱之用。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清代宋锦珍品
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锦类文物数量甚丰,其中尤以包括红地夔龙凤八答晕纹锦织成料在内的三件清代宋锦最为精美华贵,其用料、织工、配色、饰纹等皆属上乘,应为宫廷皇室御用之物。
清乾隆红地夔龙凤八答晕纹锦织成料此锦料长184厘米,宽166厘米,采用三枚斜纹特结组织结构。锦面以红色为地,搭配以桔黄、水粉、宝蓝、酱紫、雪青、墨绿等十几种色彩。织锦纹饰方圆交错,繁复华丽,圆形主纹由团花、夔凤纹样组合而成,其外在水平、垂直及45°斜角八个方向上延伸出长方形线条构成“米”字形框架,长方框内分别织夔龙、夔凤纹,框架间的空地上饰折枝瑞花纹。“米”字框架水平、垂直方向上的相交处套有方形,内填由夔凤和团花组成的适合纹样;斜角方向上的相交处则套有较大的夔龙团花纹,外层加饰卷草纹。
清乾隆红地夔龙凤八答晕纹锦织成料八答晕亦作“八达晕”或“八搭韵”,是古代一种常见的几何装饰纹样,据传为五代后蜀孟昶所创,在宋锦上的应用尤为广泛。这种几何纹以水平、垂直和斜向对角线条向外延伸组成的“米”字格为基本骨架,在线条的相交处套以方形、圆形或多边形,再在这些几何形内以及被骨架划分出的各部分空间中填饰各种小几何纹或小折枝花纹等。类似的,还有线条骨架向六个方向延伸者,称为“六答晕”,而具有四向连通骨架的同类图纹,则称“四答晕”。由于八答晕纹各线条之间相互连通,朝四面八方辐射,因此被赋予了“四通八达”的吉祥含义。
此锦长124厘米,宽101厘米,纹、地组织均为三枚斜纹结构,质地致密沉厚。锦面以香黄色为地,分别选取红、蓝、绿、黄色系中各种深浅色,采用退晕法构织渲染纹样,并以金线勾勒轮廓边沿,调和色调。底层为满地龟背如意瑞花几何纹,六边形龟背纹与六瓣形如意瑞花纹彼此勾连,紧密嵌套,其上又铺叠一层簇六圆环纹。每个圆环上与其他圆环的六个切点都恰好落在下层龟背纹连接的交点处,其上缀饰小朵花。在圆环与龟背纹的相交部分,其轮廓线又与龟背中的朵花、如意纹巧妙地穿插结合,相互关联。锦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一团龙纹开光,团龙须发飘飞,龙身遒劲,以正面姿态盘绕一枚火珠,张牙舞爪,气势威严,周围环绕五彩祥云。锦面四角处又各有一龙纹,左右两两对称。明清时期,织锦装饰常见满地几何纹上叠加主体花纹构成的重叠式纹样结构,主要有“锦上添花”和“锦地开光”两种形式。前者是在繁密规整的几何纹上直接叠饰各种主体花纹图案,后者则是在几何地纹中留出圆形、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空地,空地中再填充主体花纹。此件织锦通过锦地开光与锦上添花的搭配,使繁复的纹饰得到合理的排布,各层次间条理分明,视觉效果和谐统一。
清乾隆明黄地夔龙凤兽面灵芝纹重锦织成垫料此锦长、宽140厘米见方。明黄色地,上以红、蓝、绿、棕等色线彩织纹样,局部施以金线勾边。其纹饰规整方正:锦面中心为一双层圆壁形图案,壁心空处饰灵芝瑞草纹,内层壁以浅绿色为地,白色加金线条模仿玉雕工艺刻画兽面纹饰。外层一圈亦为环状相连的四个兽面。兽面环外又接有瓶形四出,瓶内同样饰有灵芝瑞草,与壁心纹饰相互呼应。锦面四边围绕着一圈交替排列相互连接的夔龙与夔凤纹。中心圆壁兽面图案与四边夔龙凤图案相互交错,方圆搭配。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纹饰在细节处的设计别有匠心,如内层圆壁纹饰由四个相同的完整兽面组成,而相邻的兽面之间,利用各自的一部分线条,还可以组合出四个新的兽面;又如四边的夔凤纹,两个侧向的凤头对合在一起,看上去亦是一个正向的兽面,富有意趣。整块锦面的纹样仿摹古玉器、青铜器装饰,线条优美流畅,构图精细雅致,表现出明显的仿古风格。
清乾隆明黄地夔龙凤兽面灵芝纹重锦织成垫料清代宋锦的艺术特色
综上可以看出,清代宋锦传承宋代织锦的装饰风格,织工复杂精细,纹饰格调高雅,与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由于纬线显花的组织结构以及彩抛换色即“活色”工艺的应用,清代宋锦织物的表面平整挺括,组织层次精密细腻,图案花纹清晰丰润,且能够在不增加纬线重数和织物厚度的情况下,实现织物色彩的丰富变化,花纹配色可多至二十余种。
其次,清代宋锦的图案纹饰严谨规整而又富于变化,常通过各种几何纹的组合叠加以及锦上添花、锦地开光等形式衍化出复杂的锦式纹样,线条运用生动流畅,构图布局呼应有序,配合以和谐自然的色彩表达,风格古朴典雅,不落俗套。
最后,清代宋锦的配色讲究素而不闷,艳而不俗。在调和色的配置上,注重各色纯度和明度的协调统一,色彩过渡常采用由深至浅或由浅至深的晕色手法,并擅用金线勾边加以调和。对比色的配置一般运用于主花与地色之间,适当的色彩反差在突显纹饰主题的同时,也使织物的色彩得到了韵律性波动和丰富变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