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注 | 非遗古法手斫古琴技艺传承人张浩:坚持11年用唐代传统方法斫琴
徵羽之操
听着古雅的琴音沿着小路而行
便能看见张浩独坐静室
弹着一曲悠悠《酒狂》
他是山西省唯一一位
古法手斫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1月27日,在山西太原非遗小镇
张浩向云媒体讲述了他的“古琴之道”
从13岁时张浩便开始学习西洋乐器与古琴结缘始于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
陈雷激用太古遗音琴演奏了一曲《太古遗音》
抑扬顿挫的曲调令他沉醉不已
“那张古琴是师旷式古琴。”
“师旷是山西人,原来山西是古琴的发源地之一。”
为了能拥有一张自己的古琴,弹出理想的乐曲张浩沿用唐代流传至今的古法斫琴
他用了两到三年的时间
查阅史料,遍访斫琴名师
北京、西安、扬州、武汉、四川、成都
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古琴的传统制作技艺极其复杂。”
“根据工艺流程分十几个步骤。”
有择材、制图、造型、槽腹、合琴
试音、裹布、刮灰、打磨、上漆
上徽、擦漆、上弦等200多道工序
从工序到材料,张浩有增无减极力复原唐代古法斫琴
张浩做古琴的木料是南方的百年佳木
运回后要放置一年左右释放水分
对于裹布所用的布料
张浩采用的是荣昌苎麻布
中国最早的衣服就是用它制成
它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布常结实,成年人用力都撕不开。”
“而且它贴服琴面,裹在琴上不收缩。”
对于斫琴使用的生漆
张浩亲涉巴山蜀地,对接四川漆农
得到最原生态的好漆
“因为唐代斫琴用的就是原始生漆。”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例如,仅刮灰这一项
张浩就要用筛子把鹿角霜筛成粗、中、细三种规格
不同规格的鹿角霜再和生漆混合成粗灰、中灰、细灰
斫琴时先上粗灰,然后依次上中灰、细灰
每次上完灰后都要阴干、打磨、补灰
在这期间,张浩还要找弦路
由于底漆和灰胎的干燥期都比较长,
每刮一遍灰,都要干燥15天到1个月左右
因此,一张古琴至少要历经3年“打磨”才能诞生
“如此一来,我一年最多做5张琴。”
随着古琴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张浩不仅在小学、社区开设了古琴免费公开课
也带着琴参加外事活动,在东南亚传播琴学文化
“一有时间我就教大家,每天两个小时左右。”
对张浩来说,“择一事,终一生”才是圆满
斫琴不是职业,而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在他看来能沉醉于心中所爱,注入自己的精神
“居陋室、啖粗食,又有何妨?”
山西云媒体出品
文案:瞿静
摄制:田甜
原标题:《关注 | 非遗古法手斫古琴技艺传承人张浩:坚持11年用唐代传统方法斫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