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东北野火鸡暴增,“火鸡骚扰”令人头疼

2019-11-27 17: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综合报导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在这一天,奔波在外的亲人们回家团圆,一起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然而最近,生活在美国东北部的人们却对火鸡喜欢不起来了。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报道,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野火鸡数量在激增。但这种性格大胆的鸟类已经开始令人讨厌,不但扰乱了交通,还有潜在的危险——今年4月,一名35岁的孕妇两次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街头遭到火鸡的袭击。在繁殖季节,人鸡冲突在不断增加。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26日,美国华盛顿白宫举行一年一度的感恩节火鸡赦免仪式,总统特朗普出席仪式,并赦免了一只名叫“黄油”的火鸡。特朗普 twitter截图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美国许多州认为杂食动物在控制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种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都将火鸡重新带回了它们的原生栖息地,

1975年,在新罕布什尔州,一名来自“鱼与野味(Fish and Game)” 组织的生物学家,在位于该州西部的沃尔波勒小镇上放生了25只火鸡,这是物种重新引进工作的一部分,目的是带回在新英格兰地区已经绝迹的物种。在南北战争之前,由于森林消失和无节制的狩猎,火鸡在这里消失。

然而,令新罕布什尔州居民没有想到的是,短短40多年,火鸡激增的数量超出了预期。目前在新罕布什尔州,栖息着约四万只野生火鸡。而同样通过放生重新引入该物种的邻州也发生了类似情况——缅因州目前有约六万只野火鸡,佛蒙特州有约四万五千只野火鸡,马萨诸塞州有约两万五千只。除阿拉斯加外,全国所有州加起来,激增了大约600万只野火鸡。

那么,是什么让野火鸡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野生动植物再引进案例呢?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分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火鸡具有惊人的生存能力,擅于与人类相处。在人类生活区的郊外,火鸡充分利用边缘栖息地的优势,享受人们无休止的投食。同时,狼和美洲狮等主要捕食者,也早已在这些地方消失了。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火鸡的再次繁荣感到欣喜。

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2019年4月2日下午6点30分左右,居住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35岁女子肯达·卡尔森走在大街上,5只火鸡尾随着她,然后将她包围了起来,接着,“袭击”发生了。

“它们啄我的腿,我不停地尖叫。”卡尔森当时已经怀孕7个月了,她开始变得恐慌,挥动手臂,大吼大叫,并向火鸡踢去。

“我无法逃脱,试图用脚将其踢开,它们飞扑在我的肚子上。”

随着袭击的继续,一个邻居出现了,用扫帚赶走了火鸡,又跑来两位路人营救了她。然而,火鸡在卡尔森的双腿上留下了啄痕与瘀青。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是卡尔森在一周内遭遇的第二次“火鸡袭击”了。

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一名怀孕7个月的女子在街上遭到火鸡的 “袭击”。 波士顿环球报Twitter截图

其实在两年前,剑桥市的官员们就已经听到关于 “火鸡骚扰”的抱怨了。火鸡占领街道,阻塞交通、啄汽车等报道也不时出现。

2017年,马萨诸塞州渔业与野生动植物部发布了全州公告,敦促居民保持警惕,因为“最近出现火鸡对人和宠物进行攻击的相关报道。”

该州在网上也发布了“如何防止与火鸡发生冲突”的安全提示,表示可以通过发出响声来吓走火鸡,或用扫帚扑打、用水管喷洒它们。

马萨诸塞州野生动植物生物学家斯卡皮蒂(Scarpitti)表示:“居民能做的最好的事,是不要有意或以其他方式喂养它们。这是控制现在大多数社区中火鸡数量的关键。”

不过在美国,每个州对物种的狩猎季节、包容和限制也各有不同。由于野外物种的减少,人们通常只在秋天猎杀野火鸡。春季,新的火鸡放生后,对野火鸡的狩猎就变得越来越少。

同时,虽然“火鸡骚乱”时有发生,大多数人对“火鸡”的喜爱程度并没有减少。在新罕布什尔州2018年进行的一则调查中发现,492位受访者中,仅有1人表示“非常不喜欢火鸡”。

调查人员说:“许多城市居民觉得这些动物在城市中很迷人,这也是促使人们喂食火鸡的原因之一。”

经历了两次“袭击”,卡尔森表示,自己患上了“火鸡恐惧症”,如今出门都必须带着雨伞,“我听说在火鸡面前打开雨伞可以吓走它。这是我能做的唯一一件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