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书店写作计划24丨汕头书屋40年: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编者按: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书店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妙空间。在书店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一步一步走来的足迹,也可以看到对于未来一点一滴的想象,书架之间,古往今来,无数的思想在这里聚集,让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变得更加自然。透过一家家书店,能够唤起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力。
从2016年开始,为了与更多对书店感兴趣朋友一起探索书店的秘密,我们开启了“加油!书店”这样一趟看似热闹却又充满了孤独的未知旅程,一年一季,风雨无阻,今年已是第四季。在今年的活动中,“加油!书店”活动主办方广西师大出版社将联手澎湃新闻·湃客,共同邀约对实体书店发展这一议题较感兴趣的作者、学者、读者等,亲身走进书店进行观察、体验与访谈,并用文字记录当下实体书店最真实的一面。
文丨廖露丹
2019年初,网络上一篇《拯救上海小店》的呼吁,把汕头书屋等街边小店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书屋似乎还是未能逃脱被时代洪流裹挟的结局。那些曾经被仰望的所有,真的会逐渐被遗忘吗?
初冬的上海,发黄的梧桐树叶落满弄堂口,踩上去嘎吱作响。
虽已入冬,但天仍亮得早,八点来钟太阳已升到枝头,为地面投下斑驳的树影。一对中年夫妻相跟着从远处走来,男的身穿深蓝色格纹短呢大衣,女的一身湖蓝色冲锋衣,俩人都穿着运动鞋,脚下呼呼生风,一点不输旁边赶着上班的年轻人。
他们走到福州路729弄便停下,熟练地打开一扇陈旧厚重的木板门,并把木板向两边撑开——黑漆漆的弄堂里没有光,就像一个洞,门一开似乎才重见天日。夫妻俩走进“洞”里,隔两分钟抱着一摞摞书籍、杂志出来,把它们一本本有序地夹起、挂到撑开的木板上。琳琅的杂志一串串,就像精美的工艺品。
这是上海福州路上一间20平米的杂志书摊——汕头书屋,这对中年夫妻便是它的主人。书屋每天八点半开门,晚上九点半打烊,春节照开,年中无休。每天清早,夫妻俩都会准时过来,把2000多种杂志分门别类地摆好。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过了40年。
福州路729弄汕头书屋
既然在汕头路,就叫汕头书屋吧
汕头书屋,其实和汕头并没有太大关联,老板既不是汕头人,也没在汕头待过,它的诞生还得从改革开放说起。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其实不存在民营书店,仅有的新华书店几乎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唯一可以购买到书的地方。这样的情况伴随改革开放的到来,逐渐发生变化。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一时间各类商铺、大小摊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汕头书屋也是这股浪潮中的产物。
1979年,刚高中毕业的赵燕,出于对书的喜爱,便在汕头路租了一间小铁皮房子,摆起了书摊,卖连环画、杂志、报纸。
“既然是在汕头路,那就叫汕头书屋吧。”书屋名称便是这么得来,随意中带着那个年代人的质朴。
就这样,汕头书屋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上海市黄浦区第一批五个民营书摊之一。
“神奇的地方”
80年代,是个崇尚理想的浪漫时代。
从十年文化寒冬里走出的人们,像猛然受到了春风的洗礼,文艺思潮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正是因为这种时代造就的“群体饥饿感”,让汕头书屋的主人感受到人们对书报、杂志、知识、文化的强烈渴求。
“那个时候我们每个星期都是拉着板车去进货,满满一车,可通常都是书还没运回店里,在路上就被抢光了!只要有人围过来,杂志一本本就跟往外扔一样,非常受欢迎。”
“我侄儿上中学的时候,听见班里的同学商量着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看书,到了之后才发现同学们口中‘神奇的地方’,就是他姑姑的书屋。”
老板娘如数家珍般回忆起80年代,眼神里装着满足。
“还有一次我们去进货,突然下起了大雨,为了书不被淋湿,我们都把书放进自己的衣服里,宁可自己湿掉,也不能把书打湿,毕竟那么多人等着看呢。”
20世纪80年代的书摊(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夫妻俩的苦心经营下,汕头书屋的好运持续到90年代,鼎盛时期,老板和老板娘开了三家分店,书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其中一家分店就是现如今位于福州路729弄的汕头书屋。
后来汕头路改造拆迁,老板便放弃了另外两家店,索性将书屋的经营重心放在了文化气息更浓厚的福州路,一直经营至今。
最好的时光
书屋什么时候的境况最好?
“2005年到2010年吧。”老板几乎没有犹豫就脱口而出,语气中透出自豪:“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五千元左右的营收,郭敬明、韩寒都常到店里来,请我们把他们的书摆到显眼的位置。”
起初听到老板这么说,还有点质疑,直至前两周在微博上发布汕头书屋的图文,收到大量转发评论,看到上海80后、90后对这家书屋的集体怀旧,才确信老板的话并无夸张。
汕头书屋与上海本地人的感情很深。老板说好些小时候在他店里买书刊的孩子,现在都已长大出国,要是想看国内的杂志,就让他们的父母到店里挑,再寄到国外。
每年如此,是一份割舍不掉的情谊。
“杂志大王”
在微博上有人留言说:“老板精神很好,剃了很时髦、很‘地痞’的头。”
是的,第一次到书屋,很难有人不注意到老板“别致”的发型——两鬓剃光,头顶留了短短的寸头,从背后看像个“T”型,额头正中间留了一小撮稍长的头发。于是很多人都打趣他:“诶,你是不是郭德纲的弟弟?”
媒体对书屋的采访,右一为老板,右二为老板娘
原本以为这发型是老板耍酷,或者所谓“雅痞”,后来老板娘“噗嗤”一笑说:“这个发型是有故事的嘞,其实很心酸。”
约莫七八年前,随着新媒体手机阅读的兴起,从纸质媒体到书店报亭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汕头书屋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我们进的书刊突然销不出去了,二十多年头一次遭遇,多余的杂志退不掉,只好自己埋单……我们真的体会到什么是‘一夜白头’……”老板娘顿了顿:“老王两鬓的头发一夜间全白,所以后来干脆把两鬓的头发剃了……没想到弄拙成巧,反而成了潮流发型。”
书屋的老板姓王,其实他还有个业界给他的绰号——“杂志大王”。几十年风风雨雨,王老板的发型也算是江湖印记了。
贩卖精神食粮的“深夜食堂”
“哎,现在世道变了,开店不易啊。”老板摆了摆手。
“那你们为什么还开书屋呢?”
“也没其它想做的……这辈子可能和书分不开了。”老板倚着凳子靠背,双手抱在微鼓的肚子上,思考了片刻。
“前段时间我们关了店去四川旅游,回来之后一个年轻人看到我们,十分激动地说以为汕头书屋彻底关门了,失落了好一阵子,现在看到我们回来,总算放心。”老板娘欣慰的笑容里有着女人特有的倔强:“我们不会关门的,赔钱也做,不想丢下。”
汕头书屋内部
老板娘是个感性的人。她说十分喜欢见到那些从小就在店里买书的老顾客,她看着他们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工作,从单身到结婚,从结婚到生子……就像见证了一条小溪奔向大海,一颗种子成长为树,而她在这样的经验里收获了宽容。
汕头书屋老板娘与“店宠”咪咪
其实,汕头书屋就像是一间贩卖精神食粮的“深夜食堂”。岁月无声,人生沉浮,都默默化作了老板与熟客之间的默契,书店给予路人的温厚。
以书为媒介,人与人之间便有了联系
汕头书屋的故事从1979年至今,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书店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出版业、书店业的兴衰趋势。
在微博的互动中,看到那么多80后、90后对汕头书屋的怀念,令人十分感动。但是“怀念”其实是指“回不去了”,那段被仰望的历史终究成为了人们记忆中关于青春的怀想。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汕头书屋或许会逐渐被遗忘,但越来越多的文化综合体书店以新的姿态,如繁花般盛开在城市之中,让有趣的灵魂在这里相遇。
日本作家碧野圭在小说《书店女子》里说:“以书为媒介,人与人之间有了联系,这就是书店。”
书卷多情似故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汕头书屋已经成功完成了它的使命。
作者简介:廖露丹,上海读者书店创建人之一,现为读者书店品牌运营经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