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宁夏故事 | 张锦:汪家塬村走出的中科院院士
核心提示:
11月22日,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张锦榜上有名。
当天,张锦的初中班主任王学锋向他致电祝贺,张锦说:“这是老师们悉心培养的结果,要感谢当时您和其他老师为我打下的基础,才有今天的成绩。”
“我是农村娃,犁地、放牛、割麦子样样都会。故乡的水土像隐形的‘脐带’,不论走到哪心中还是常常惦记着那里。也激励我在科研之路上一路前行,不敢有丝毫怠慢。”张锦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宁夏的黄天厚土,让张锦在顺境时加倍珍惜,遇到挫折时百折不挠。
张锦参加学术论坛时发言。(照片均由张锦提供)
笃学之道存于心
上初中前没洗过澡,每天早晨起来全家人用一碗水洗脸,这是张锦对故乡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村过往生活的记忆片段。和南部山区干旱地带的大部分村庄一样,水在汪家塬村异常珍贵。在这里,另一样无形之物同样珍贵——寓于淳朴乡风中的笃学之道。
靠着这个“无价之宝”,汪家塬村子弟向来以读书求学作为奋斗目标。目前,村里636户、1978人,家家都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学生,村里出了13名博士、26名硕士。这里的村民不比谁家钱财多,只论谁家大学生多。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他们的共识。
张锦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上小学时学校在窑洞里,每天上课带着小凳子在土台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则是家门里的一个大哥,负责为4个年级授课。
“说原始毫不为过,但那的确就是我们读书的真实场景。”张锦感慨。三年级时,村小建起砖瓦房,老师从县城购回地球仪、三角尺等教具,张锦才感觉自己像个真正的学生。
张锦的父亲在银川工作,和家人聚少离多,但张锦印象中父亲的管教却从没有缺位。“从小父亲就要求我和哥哥即使在家,穿着也不能随意,要懂礼知礼,对我们的学习更是高标准、严要求。”张锦回忆。
张锦的奶奶虽一字不识,但从小就告诫张锦等孙辈要勤奋读书,通过自强自立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明白人”。奶奶的教诲,张锦一直牢记心间。
四年级时,张锦从村里转入15里外的汪家塬学校,路程更远,还要住校。他每周背着粮食离家上学,饮食极单调,不是黄米饭就是面条。清贫的环境历练着张锦的生活自理能力,他的内心被尊师重教的传统和优良的家风不断洗礼和重塑,笃学之志逐渐在他的内心扎下了根。
张锦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明志之道开眼界
张锦的中学时光在同心县城度过,陪伴在身边的是一起读书的哥哥和“伴读”的母亲。说起母亲,张锦有些动容。“我的母亲是个淳朴的农村妇女,虽不识字,但她识大体、顾大局,更深深懂得学习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在生活上母亲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和保障。”中学期间,他和哥哥读书,母亲在建筑工地筛沙子、搬砖,赚取微薄的收入,悉心照料着兄弟二人的一日三餐。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张锦心无旁骛地在学海之中遨游。
上初一时,一次张锦和同学闲聊,同学问他能否看到远山上的一个物体,张锦很茫然,此时他才知道自己近视了。那个暑假后,张锦的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数学老师宁德珍向班里同学“现场教学”,你们都看看人家张锦,戴眼镜数学都学得这么好,有的同学视力那么好还学得差。”在老师们的印象中,张锦不仅勤奋刻苦,还会在学习中举一反三。
6年中学生活,张锦格外努力地学习,他认为最幸运的事情是和一批北京老师结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同心县从北京邀请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同心中学和同心回民中学支教,以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
听说从北京来的老师要给自己上课,同学们奔走相告,有的帮老师打扫宿舍,有的抢着搬行李,他们用最淳朴的方式欢迎北京老师的到来,张锦的物理老师吴志文和语文老师刘琴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课堂上,老师们把见多识广的优势融会到教学中,旁征博引,如同一扇扇通向世界的窗户,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们传递着世界之大、之美、之远。这对于当时没有离开过家乡、更没见过火车和飞机的张锦和同学们而言,心向往之。他随着老师的讲述,神往那遥远陌生却又新奇的世界,眼界被北京的老师们打开后就关不上了。
张锦回忆,从1986年到1988年,那几届同心高中毕业生首次跨进了全国重点大学的门槛,他们此后在各行各业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和贡献,这和北京老师的辛勤奉献密不可分。第一次高考,张锦被宁夏农学院录取,但张锦放弃了这次机会,选择复读。再次高考,他如愿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开启了自己的学术之路。
张锦(右)和博士生导师刘忠范院士(左)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流,拜访德雷斯尔豪斯教授(中),她被称为“碳学之母”。奋进之道专一事
张锦坦言,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中科院院士,能获得这个荣誉并非自己一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长期努力的成果。“我的履历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盯着一件事一直干下去。”张锦说。
从进入兰州大学求学的“山里娃”到今天的中科院院士,张锦兢兢业业,恪守“勤奋专一”四个字。高考时,张锦以当时同心中学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兰州大学,但入学成绩却是班里最后一名,第一学期结束有4门功课补考。他没有气馁,迎难而上,逐渐从最后一名到名列前茅。
在兰州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期间,张锦在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力虎林教授和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忠范教授高水平的学术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团结一致,将不同研究方向的成员联合起来,发挥最大的力量,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张锦常说,自己有两个令人敬仰的博士生导师,有一个好团队,有一群真正热爱科学研究的伙伴,与他们一起从事科研工作,尤为自豪并深感幸福。
在英国利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时,这位中国人总是和英国同行“格格不入”,英国同行们严格执行“朝九晚五”工作制,除了午餐,上午茶和下午茶必不可少。张锦则在实验室从早“泡”到晚,周末也不休息,他不断做实验、验证数据、积累成果。
“的确感觉挺孤独,但是当实验取得进展,心中的高兴就别提了,也很享受那种过程。”张锦说。两年时间,他完成了博士后期间的各项科研任务。他说自己“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正是自小从汪家塬村那片黄土地上点滴积累而成的。
回国后,张锦进入北京大学从事纳米碳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纳米碳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能源、环境、卫生健康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纳米碳材料的控制制备及性能研究在国际上成为材料领域、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等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热点方向。张锦团队十多年来长期致力于纳米碳材料的控制制备及其谱学研究,并在纳米碳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3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称号。“北京大学为我的科研教学提供了最为优越的环境和大力支持,让我在独特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滋养,能够专心致志地向纳米碳材料的高峰迈进,我是宁夏人,也是北大人,我为这两个身份感到无比骄傲。”张锦说。
哪怕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通过在高端材料领域的长期钻研,张锦最大的感受是,核心技术要不来更买不来,必须依靠独立自主进行科技创新,不能被别人卡脖子。近年来,日益强大的国力为他和团队的科研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我申请的第一个基金为11万元,现在能申请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基金,这让我们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他说。
张锦表示,一生时间很短,做不了很多事情,能在某一个方面做研究、有突破是幸福的,今后要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让自己的研究服务国家和社会,造福大众。(宁夏日报记者 张贺)
原标题:《宁夏故事 | 张锦:汪家塬村走出的中科院院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