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益人陈行甲:特别怕对方把我当成“高级乞丐”,不想给压力
10月24日深夜,陈行甲从深圳飞到成都,落地后他发了一条朋友圈,“霜降天凉,汝心温暖。”
这是他首次以公益人的身份来成都,两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参加成都市第五届公益慈善交流会、为成都市社会组织做公益培训。陈行甲告诉记者,这就是他的日常,尽量在有限时间里做更多事。为官时如此,投身公益后亦如此。
辞官转场公益的初心
2016年12月2日,一篇《再见,我的巴东》引爆网络,文章作者正是时任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为了宣传巴东旅游资源,他录过歌、跳过伞,因为在扶贫方面的探索卓有成效,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并被习近平总书记接见。5年县委书记任期结束后,陈行甲通过考察,拟提拔到恩施州任职,并进行了公示,可就在这时,他选择了辞职。
沉寂半年后,陈行甲再发文《你好,我的下半场》,宣布他已投身公益事业。对于为何会辞官转场公益,陈行甲向记者讲述了缘由。
2011年,陈行甲从中国百强县宜都市市长任上被调往国家级贫困县巴东县当县委书记,“我在巴东,清楚地看到了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病致贫。”陈行甲说,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比例高达42%,“我在巴东时,逐户统计出来的这个比例是48.7%,一场大病足够把一个家庭摧垮。”陈行甲举了个例子,他的母亲和岳父都是因为癌症去世的,他和他的爱人几乎花光了钱,最后亲人还是走了。“我们有正常工作的都难以承担,何况那些穷人呢?”
他看到了这样一个社会痛点,想从公益人的角度在试点地区做一场社会试验,探索解决因病致贫的规律性办法,“这也是我辞职从事公益事业的初心。”辞职后,陈行甲创立了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并联合几家公益组织共同发起了“联爱工程”,选取广东省河源市作为“试验田”,为该地区的儿童白血病进行兜底治疗,并建立数据库寻找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和医生的规律,同时开展药物评估等工作。
两年后,河源“试验田”已结出了“果实”:为89名白血病患儿报销了目录内90%的医疗费;在河源市人民医院成立了儿童血液科,患儿在本地就能治疗白血病,节省了开支;对两支儿童白血病使用广泛的药物进行了卫生技术评估,目前两支药都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今年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电视里向全国人民新年致辞时,陈行甲坐在电视机前热泪盈眶,因为总书记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去年,我国有17支抗癌药物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陈行甲知道,他们在公益实验中进行了卫生技术评估的培门冬酰胺酶也在其中。这有多大意义?每年有新增的8000名癌症患者要用到它,每名患者一年要花约3万元,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这支药一年为全国的患者省下了2.4亿元。“比起给患者多少钱,这样的政策红利更实在。”陈行甲说。
想做这个时代的“晏阳初”
陈行甲把上述公益模式称为2.0版本。“传统的公益模式是把穷人的苦难展现出来,博取富人同情,让富人捐钱援助。2.0版本是通过与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合作,去做探索试验,继而推动政策的完善,以公益组织的微小力量去撬动大的改变,实现杠杆效应。”
这个模式也得到很多人赞同,他们的支持给了陈行甲前行的力量。陈行甲给记者讲了三个故事。
今年4月23日,陈行甲把厚厚一摞在河源试验的数据和案例资料带上,和公益伙伴一起去国家医疗保障局汇报。该局相关负责人听完联爱工程的汇报后,对陈行甲说了一句话:“请允许我表达一下对你的尊敬。你等着我,等我退休了,我和你一起去行侠仗义。”这让陈行甲感到特别温暖,和他一样怀揣公益梦想的人并不少。
再回到2017年,《你好,我的下半场》这篇文章恰好被中兴通讯的创始人侯为贵看到,他找到陈行甲,希望和他聊聊公益项目。“当得知要见侯总时,我还是有点紧张。侯总可是全国科技创新的代表人物啊!他对我的项目意义重大。”陈行甲至今难掩激动。在半小时的交谈中,陈行甲介绍了自己的公益项目。讲完后,侯为贵微笑着说:“行甲,你说的这些公益设想很好,你的公益项目,我们中兴通讯支持!”陈行甲告诉记者,因为卫生技术评估特别专业,向社会推介时最不好讲清楚,但侯为贵老前辈主动把这根难啃的“硬骨头”揽下来。迄今为止,联爱工程对药物进行卫生技术评估的所有花费,都是中兴通讯出的。
最后一个故事与四川有关。陈行甲有一个人生偶像——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他是四川巴中人,在国内外通过试点的方法广泛推行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陈行甲说,他下半生的梦想就是做这个时代的“晏阳初”。
今年6月初,陈行甲作为中国公益界的代表人士访问东南亚。在菲律宾时,他非常意外地发现了晏阳初的墓地。晏阳初曾在菲律宾创办了国际乡村建设学院,由国际著名公益组织“赠与亚洲”的创始人乔治资助他。陈行甲在晏阳初墓前百感交集,当天写了一首诗——《先生,我从您的故国来看您来了》。在交流大会上,陈行甲用中英文分别念了一遍这首诗。
“赠与亚洲”现在的负责人小乔治看到这首诗后,与陈行甲取得联系,并于9月亲自到中国和陈行甲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10月22日,“赠与亚洲”中国区总裁跟着陈行甲去了河源,实地看了这块“试验田”,之后主动提出捐赠200万元人民币支持这一项意义重大的公益社会实验。
“做公益至今,我还从来没跟任何人开口要过钱。我只讲我的项目,对方愿意支持,我非常欢迎。对方不支持我,我也特别感谢他花时间听完了我的介绍。我特别怕对方把我当成‘高级乞丐’,不想给人压力。有一些志愿者了解我们的公益活动后,愿意出时间出力主动参与进来,这些热心的志愿者我们非常需要。”陈行甲坦言,做公益两年多来,还没遇到大的挫折,因为过往的经历让他更懂得如何与政府、企业和公众打交道。
“这是我的福报”
去年,24名贵州省黔东南州的留守儿童来到深圳,参加了一场名为“读书,带我去山外边的海”的夏令营活动。陈行甲为他们上了一堂诗歌赏析课,希望把梦想的力量带给他们。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关怀也是深圳市恒晖儿童教育公益基金会的重要公益项目。陈行甲是从偏远穷困的山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过往的经历让他尤其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
这一活动将持续5年,每年组织50到100名黔东南州优秀学子到深圳开展为期一周的公益游学。和陈行甲一起发起这次公益活动的伙伴中有他的儿子陈昶羽。他们父子俩一起挑选了18首诗歌,从《诗经》开始,把多个朝代关于山和海的诗歌汇编起来,陈昶羽为每一首诗写了解读和赏析,加上许渊冲老师的翻译,最后汇集成书,书名就叫《读书,带我去山外边的海》。
“他是我公益项目的头号志愿者。”谈起儿子,陈行甲不无自豪,并对记者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在当巴东县委书记时,陈行甲曾主导过“结穷亲”活动,他身先士卒,把一名八九岁的艾滋病孤儿认作干儿子,帮他治病、解决上学难问题。那时,陈昶羽正在上高一,他主动提出希望去看这个弟弟,他自己坐车到村里和弟弟一起生活三天。那三天,陈昶羽教会了从没上过学的弟弟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加减法。
回到家后,陈昶羽在饭桌上和父母分享感受,当说到他临走前,弟弟躲在奶奶身后不愿让他离开时,陈昶羽哽咽了。陈行甲和妻子放下碗筷,陪孩子一起难过。孩子跟陈行甲说:“爸爸,这个‘结穷亲’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只做一会儿没意思。”至今,这个艾滋病孩子仍然是陈行甲的儿子。
有人质疑他结穷亲是在作秀,但他回应:“我当官时做这些有人说是作秀,现在我都辞职了,作秀给谁看呢?”记者追问:“辞职两年多,有没有怀念过官场生涯?”他说:“只怀念一点,就是那么多群众对我的信任。”在巴东,不少群众称他为“甲哥”,把自己叫做“甲粉”。
陈行甲说,自己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反而什么都有了。为官一方,他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为人父母,他的孩子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曾获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获全额奖学金公费留学,还特别热心公益;为公益人,他推行的项目不仅顺风顺水,他也按照政策在深圳申请到了人才房。“这是我的福报。”陈行甲说,回到初心,方能无招胜有招。
结束成都的行程后,陈行甲还没来得及适应蓉城微凉的深秋,就背上深蓝色的双肩包,匆匆去往公益路上的下一站。
(原标题为《公益人陈行甲:初心未变,无招胜有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