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体:女排运动员基础工资三千左右,赞助商欠训练费司空见惯
大河报网11月21日消息,当下,2019-2020中国女排超级联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14支队伍都在为完成自己的赛季目标而努力。
朱婷、张常宁、袁心玥、丁霞、龚翔宇等中国女排的明星球员身披各自队伍的战袍辗转国内各赛场。
据悉,朱婷所在的天津队,其主场980元的季票早已销售一空,单场票也翻了几倍,现在算得上是一票难求。
不过,在这热热闹闹的背后,有一个现象却不容忽视,国内排球运动的市场活跃度较低,运动员的待遇较低,自身发展前景不明朗,这都需要得以解决。
现状:排球运动员“工资低”已是共识
一般情况下,排球运动员的收入主要由基础工资、地方补助、国家津贴、奖金、赞助商奖金这五个部分组成。
正常来说,一名运动员还在试用期时,是没有工资的,不过有一些队伍会根据自身的收支情况发放一定数额的训练补助,如果是“穷队”,这部分费用也没有。
通过试用期成为一名正式队员后,在如今的国内队伍中,会拿到1500—6000元不等的工资,这个数额需要根据个人的实力和运动员所处地区的不同所决定的。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女排运动员的基础工资在3000元左右。
这里面也有特例,比如大家熟知的朱婷。
有媒体报道,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之后,土耳其瓦基弗银行给朱婷开出135万欧元的年薪,再加上朱婷一年参加各种商业活动所带来的收入,朱婷的年收入大约可在2000万元左右。
当然,朱婷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大部分球员都只能拿到数千元的工资。
在本赛季的14支女排队伍中,天津队的待遇应该是比较好的。
据天津媒体透露,今年联赛,每个人的月收入大概都会在一万元以上,在当下的中国排球界,这个价码已经算是豪华了。
一些资金状况欠佳的球队队员每个月的薪水约在四五千元,如果没有赞助商,会更低,月入2000元左右都属正常。
头顶着光环的女排尚且如此,男排运动员的日子更加清苦。
以河南男排为例,这支曾经是联赛亚军的球队已连续数年都没有找到赞助,队伍的训练费迟迟不发,队员和教练只能靠着微薄的工资过日子。
探因:市场不活跃,找赞助非常难
今年年初的时候,足球运动员武磊为了技术上的升级,将薪水降了一半,也就是百万欧元,去了西班牙,当时就有不少网友感叹“武磊真不容易,拿那么少的薪水”。
其实,体育迷都知道,足球运动员的薪水是很高的,两年前,国内运动员收入排行前15位的都已在千万以上。
包括篮球,大家都熟知的易建联,他的薪水也是目前现役篮球员中最高的,1500万。
早在2017年的时候,足球运动员郑智的年薪就达到了将近两千万,但依然排在三千万的林丹和2200万的孙杨之后。
和他们一比,排球运动员就是典型的小巫见大巫了。
为什么如此不公平?
运动员的收入到底都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记者从调查中了解到,运动员的基本工资按照国家干部标准,其他的要参照运动员等级、比赛成绩、以及运动年限来定。
但对于足球、篮球这样的热门运动及孙杨、林丹、朱婷等一些国际知名巨星来说,他们身后都有实力强大的俱乐部来支撑。
所以,运动员天差地别的收入,很正常。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词,市场规律,谁也没办法。”在接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排球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感叹道。
本赛季的联赛,有朱婷的场次爆满,没朱婷的场次寂寥,甚至一些“籍籍无名”的球队连赞助都找不来。
“我们跑了大概有十几家客户,酒企、地产企业、制造业、食品企业、制药企业等等,跑了一大圈,几乎没人愿意赞助,大家一听是排球,都很委婉的拒绝了......”
联赛开赛前,记者和中西部某省的排球队工作人员聊起来,对方深感无奈。
即使是有赞助的球队,也未必就能拿到真金白银,拖欠训练费、甚至干脆就不给,在国内的排球队伍里也已司空见惯。
“我们每次开会都问队员要成绩,可是赢了球我们能给队员什么呢?一个月2000多块钱的工资,一身伤病,未来的保障也没有定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可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国内某支球队的教练员告诉记者。
担忧:就怕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是中国排球运动的现实,基础力量薄弱,关注度不够,市场不活跃,赞助找不来,球员的待遇自然得不到提升。
“80年代,我们打联赛的时候,全国光男排就有甲乙丙丁四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20多支队伍,那真叫盛况!现在呢,你去翻一下秩序册就知道了,男队女队加一起28支,这就是后备力量薄弱的后果。”曾经叱咤排坛、如今已隐身幕后的一位男排教练告诉记者。
今年26岁的小娜(化名)是本赛季女排联赛的一名球员,她原本想去国外打球挣几年钱,最终还是因为放不下球队,留了下来。
“我的年龄慢慢大了,总要为以后想一想。”小娜对记者说。
小娜未来的出路大概也就几条,要么留在队里成为教练,要么去读大学,要么凭自己的努力转到其他企事业单位。
“能留队的人毕竟太少,我家的经济条件不好,我总想着可以为家里解决一些困难,这么多年打排球也没能挣住钱,我就想着去国外试一试,先攒点钱。”小娜说。
于是,近些年,一些技术水平稍微高一些的运动员都会选择“跳槽”,首选是国外的球队,当然可以转会到广东恒大、天津、北京这些“富足”球队也不错。
留不住高水平运动员,成为成绩平平的球队的顽疾。
“就怕形成恶性循环,球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肯定留不住人,大量苗子外流,后备力量差,这项运动就会逐渐萎缩。”这名教练说。
对策:振兴排球不能只“喊口号”
近期,国家体育总局“振兴三大球”的策略正式出台。
事实上,这个词在近些年已经被多次提起。
就每项运动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足球和篮球市场化程度高,队员待遇好,但成绩不如意;
排球尤其是女排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却遭遇着收入低、基础弱、发展前景不明朗的尴尬。
同为三大球,却是完全不同的待遇,正如前面那位教练所说,就怕形成恶性循环。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这个现象,还需要高层主管部门的真正重视,去增加排球运动的关注度。
“如果高层主管部门可以一纸明令要求各省市必须要有自己的排球队伍,那么这项运动的春天就不远了。”这位教练员说。
不过,这纸“明令”何时出炉,是否能够出炉,都还未可知。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排球”这个大IP到底该如何推广,排球人不妨借鉴国乒队。
乒乓球也曾一度遇冷,不过在历代乒乓球人的坚守下,现在已经处于“三次创业”的关键时期,乒协主席刘国梁积极奔走于全球各地推广乒乓球,通过造星、打造球员个性、增加互动话题等各种时尚接地气的方式,使乒乓球运动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国内的排球推广或许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些新思路,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学会增加自我流量,学会打造自我的标签,学会增加自己的粉丝量。
有了这些,嗅觉灵敏的赞助商就会闻风而至。
如果仅靠那点微薄的工资,努力付出和回报长期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打击运动员的积极性。
如今,中国的女排在高速发展,实力在世界领域中也是当之无愧的高手,在未来,希望这种现象能有所改变,运动员们能够取得更多的物质奖励,从而激发源源不断的动力。
(原题为《震惊!朱婷的队友们到底有多“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