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红阿沁分手上热搜丨出轨未必是对伴侣厌恶,而是对自身厌恶

2019-11-21 16: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这两天,一条关于“出轨”的热搜屡屡刷屏:相恋5年后,网红阿沁与刘阳分手,原因是男方出轨,第三者还是阿沁的关好友。

于是,网友们纷纷谴责男方和小三,联想到过去发生的出轨事件,向那些冠以“爱上森林大海”清新名号的出轨行为的渣男们发起群嘲。

当然,大部分人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是:这两人是谁?其实,阿沁在十多年前就以“阿宝色女孩”头像,成了非主流红人,之后成功转型美妆博主。

刘阳则是以拍摄日常生活vlog走红的视频博主。两人相恋后,又用秀恩爱视频和宠女友日常圈粉无数。

在曝光男方出轨的微博里,阿沁的字字句句都满含感情被背叛的痛苦:早已谈婚论嫁,买好了婚房只等对方求婚,对方却在欺瞒中肉体出轨。

一步步发现出轨的过程,更是让人代入后深感心惊:没有赴与女友的约会,却与第三者开房;甚至将第三者带回了和女友共同的家;明目张胆的520元求爱转账;用第三者的相片做了屏保…

无可辩驳的证据,使600万网友支持了这位被伤害的女孩。

还有网友迅速用证据中的屏保和微信备注,扒出了第三者,是同属网红圈的百万粉丝博主半藏森林。还指出这位第三者是习惯性出轨,在与前几任男友的交往中,也多次“出轨”。

事后,刘阳承认出轨并道歉:1.已提过分手但不敢承认自己变心(所以最终仍未分手);2.是自己用甜言蜜语“哄骗”第三者。

今日,第三者半藏森林也做出回应:没有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该插足别人的感情。

尽管现代社会,对“性”的态度,似乎越来越开放了,但大众对于公众人物“出轨”的容忍度依然极低。出轨,每次被曝光都能引起轩然大波和众人的唾骂,但从不怕后继无人。

从客观中立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出轨会变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出轨的人是怎么想的?如果伴侣出轨,我该怎么办?

来看今天的文章。

在过去我们往往认为,出轨意味着不幸福的婚姻、道德上的缺陷或者对社会规则的破坏。而现在,在婚姻治疗师Esther perel的观察中,出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社会现象。

由于对于“出轨”有多种范围和界定,对于出轨的统计数据往往差异很大,在26-75%不等(Perel,2015a)。但总体来说,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在稳定的关系之外寻求情感和性。

1. 出轨似乎是人类(动物)的天性。

在哺乳动物中,仅有3-5%的物种维持一夫一妻制。人类是其中之一。而在这些一夫一妻制物种里,规则和欲望依然共存。像狐狸等物种,也都有普遍的出轨行为。

即便仅从人类的进化史上看,出轨、或者说同时拥有多个性伙伴的历史,也远比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要长久(Perel, 2015a)。

2.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出轨的渠道和机会越来越多,出轨的定义也在不断扩大。

如果说我们过去常常将出轨分为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给陌生人发色情短信,在约会软件上玩暧昧,或者是在游戏中组成恋人、给某个主播刷礼物,都有可能被定义为出轨(Perel, 2015a)。

不过也有人认为,出轨和互联网并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互联网增加了我们发现出轨的渠道,增大了被“抓包”的可能性。

3. 人们对性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在这个时代,生殖不再是性的主要且唯一的目的;人们对性愉悦的要求增加,更多的人认为,自己在性这件事上拥有快乐的权利。我们开始尝试性的年龄也变得更早,性伴侣变得更多(Perel, 2015a)。

在一夫一妻制的约束下,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制度建立之初,我们是先结婚,再初尝禁果;后来,变成了先结婚,然后停止和其他人发生关系;

现在,亲密关系的种类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尽管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仍然实行一对一的婚姻制度,但比如开放式关系等等非排他的关系开始出现。

不过,在人群中,总有一些人似乎比起其他人来更容易习惯性出轨。根据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杂志的调查,在出轨的人里,57%的男性、54%的女性称自己在每段关系中都会对伴侣不忠(Hatch, 2014)。

这些总是在出轨的人,被称为“连续出轨者”(Serial cheaters)或者“长期出轨者”(Chronic cheaters),对他们来说,不是因为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才会出轨,而是出轨成为一种习惯,或者一种生活状态。

有些人的基因可能就会导致更容易出轨。新的研究发现,有一些固定的基因变体,导致某些人天生就更容易出轨,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芬兰的研究显示,携带垂体后叶荷尔蒙(Vasopressin)接收基因的特殊变种的女性,会更容易陷入配偶之外的情感联系:在针对7400对双胞胎和其兄弟姐妹的研究中,有6.4%的女性有滥交行为,而其中40%的人都携带这种基因变体。

另一项瑞典研究则发现了垂体后叶荷尔蒙基因变体对男性的低婚姻质量(来自他们伴侣的报告)显著相关(Verweij, 2012)。

有时候,出轨其实是为了解决出轨以外的问题。Esther Perel认为,如今,出轨和性的关系更小,却与渴望密切相关。

有的人出于一种强迫性的渴望而出轨,出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法自控的强迫性行为模式,他们需要不断的“蜜月期”或者新鲜的性的刺激,来满足自己对性和爱的渴望。

而在更多的时候,出轨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其他的渴望。渴望被关注,渴望重拾信心,渴望被人需要……出轨不过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解决出轨以外的问题,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导致的行动和负面表达。

如果你似乎不是因为对性或者爱的强烈需求而出轨,那么可能是出于以下这些原因:

1. 低自尊(缺乏安全感)

有的人出轨,是因为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觉得世界上并没有人会真的爱他们。

低自尊的人总是对生活缺乏一种安全感,通过出轨、拥有关系外伴侣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是具有性吸引力的,而且,他们需要持续不断地这种确认,因此可能会拥有不止一个出轨对象,或者持续处于出轨的状态中(Hatch, 2014; Weiss, 2013)。

2. 自恋

自恋的人拥有一种对于自我重要性的夸大,会不现实地渴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优待。他们需要持续获得极高的关注,因此可能会将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魅力非凡。

在有些时候,他们需要通过吸引他人的程度、性伴侣的数量、出轨对象的外表和地位,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真的被出轨对象吸引。

也因此,他们是机会主义者,习惯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地剥削和利用他人,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他们关系中的固定伴侣,永远无法满足自恋者全部的需求。他们也是自恋者剥削的对象(Hatch, 2014)。

由于缺乏共情,自恋者并不能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对自己的伴侣造成多大的伤害。

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尽管长期出轨,却拒绝离婚或分手,甚至会不惜一切地保持婚姻和关系。如果对方提出离婚或分手的要求因为这会让他们的自恋受挫、感到自己被拒绝,会使他们非常愤怒。

3. 对自身现状感到不满意/厌恶

有一类人更容易出轨:那些长期对自身现状感到不满意和厌恶,但却无法将其改变到满意的状况的人。

Robert Weiss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无聊、疲倦、过度工作、受人利用和操纵、觉得自己没有获得自己应得的东西的状态中(虽然可能只是他们自己以为如此),那么Ta会需要寻找一些特别的、刺激性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生活的意义,比如出轨或者接受色情服务等等(Weiss, 2013)。

在这里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一个人对现有的亲密关系感到不满意,但又无力解决亲密关系本身存在的问题时,他们便会采用出轨作为一种解决的手段。

有的人选择出轨,是为了让亲密关系可以持续下去。有可能他们觉得自己对伴侣的吸引力不够,从而用这种方式来获取关注,或者让对方产生嫉妒;也有可能,他们也可能会对伴侣感到内疚,反而更愿意去维持关系。有时候,这种“无法完全处在一段关系中,也无法完全拥有情人”的三角/多角关系状态会带来奇妙的平衡感(Perel, 2015)。

也有的人选择出轨,是为了让关系破裂。因为原有的关系已经无法持续,但又无法和平地分开,因此会采用这种极端的行为来让关系变得无可挽回(给对方和自己都不留后路),不再委曲求全,最终达到暴露关系中的问题、使关系破裂的目的。

“被禁止的事,好像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Esther Perel说,这可能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时,容易出轨的原因。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在做不喜欢的事情,过着不喜欢的生活,于是便选择出轨这种方式:

“我们之所以去找寻另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并不是出于对自己伴侣的厌恶,而是出于对自身现状的厌恶。我们也并不是在寻找另一个人,而是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他们因此感到自己活着。”

很多人发现伴侣出轨后的第一时间,常常会不知所措。震惊、愤怒、痛苦、怀疑很多复杂的情绪都会一齐袭来,我们还等不到去处理伴侣的出轨行为,自己就溃不成军了。

如Esther Perel所说,有时候,出轨使人精疲力尽,是压死亲密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Perel, 2015a; Hatch, 2014),但我们希望它不是压垮被出轨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你的伴侣出轨,我们提供了几点tips帮助你应对:

1. 保持日常生活的稳定节奏

出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件,但也是一个既定事实,它必将成为你整个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所以先不要自乱阵脚。

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来陪伴你度过眼下最无助的这段时间?面对往后与伴侣可能发生的争辩,你现在的住所是否安全?你们的宠物或孩子会不会受到波及?

生活里的事件发生得越突然越复杂,你就越需要稳住自己的节奏。

2. 制订计划并寻求沟通

尽管你可能还没有准备好,但是你确实需要开始思考并计划自己接下来的打算。

我们都不希望原本亲密的两个人都让彼此看到最丑陋狼狈的样子,更不是要你表现得若无其事。你需要得知伴侣出轨这个事件的全貌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决定,就要和对方冷静地坐下来沟通。

你可以寻求中立的一方陪伴这一过程,比如去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室里,在有人支持和安全的环境里进行沟通。

3. 避免草率的决定

最终,你是否要原谅对方?你们的关系能否继续?是由你们的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第三个人。

不管是出于愤怒情绪还是报复的欲望,在冲动下,你做出的决策和行为都可能会背离你真实的内心想法。上述tips可以帮助你进行理性思考,但最后的决定还是由你来做。

或许,你可以试着探究隐藏在出轨背后的几个问题:

伴侣出轨对我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的关系里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和出轨有关?

我如何看待我们的关系?

我们的关系的承诺性、亲密度现在处于什么位置?

我们是否还能够彼此信任?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就请相信自己的决定,并告诉自己没有过错也不必后悔,因为你永远都是值得被爱的。

References:

Cherkas, L. F., Oelsner, E. C., Mak, Y. T.,Valdes, A., & Spector, T. D. (2004). Genetic influences on femaleinfidelity and number of sexual partners in humans: a linkage and associationstudy of the role of the vasopressin receptor gene (AVPR1A). Twin Research,7(06), 649-658.

Friedman, R. (2015). Infidelity Lurks inYour Genes. The New York Times.

Garcia, J. R., MacKillop, J., Aller, E. L.,Merriwether, A. M., Wilson, D. S., & Lum, J. K. (2010). Associationsbetween dopamine D4 receptor gene variation with both infidelity and sexualpromiscuity. PLoS One, 5(11), e14162.

GoodTherapy. (2007). Infidelity / AffairRecovery. Goodtherapy.com.

Hatch, L. (2014). Can Serial CheatersChange? Psychcentral.

Verweij, K. J., Yang, J., Lahti, J.,Veijola, J., Hintsanen, M., Pulkki‐Råback, L., ... & Taanila, A. (2012).Maintenance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human personality: Testing evolutionarymodels by estimating heritability due to common causal variants and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distant inbreeding. Evolution, 66(10), 3238-3251.

Weiss, R. (2013). The 10 Reasons Why MenCheat. Psychology Today.

Winslow, J. T., Hastings, N., Carter, C.S., Harbaugh, C. R., & Insel, T. R. (1993). A role for central vasopressinin pair bonding in monogamous prairie voles. Nature, 365(6446), 545.

Perel. E. (2015a). Rethinking infidelity... a talk for anyone who has ever loved. TED Talk.

Perel. E. (2015b). Infidelity-is-related-to-loss-or-death.Estherperel.com.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