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伊朗政府平息抗议不难,在美制裁下革新民生治理领域才是关键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钮松
2019-11-21 06:30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11月16日,伊朗新一轮的示威运动爆发之后旋即风起云涌,顷刻间席卷全国百余座城镇。伴随着大规模示威活动的是对上百家银行、商店和政府大楼等部门的抢劫与纵火等暴力行径,以及部分军警人员的伤亡和大量示威者的被捕。

截至11月17日,已有36人在暴力示威活动中丧生。11月18日夜,1名伊斯兰革命卫队军官和2名革命卫队下属的“巴基斯”成员被刺身亡。到11月19日,新增包括5名军警和6位平民在内的11人在暴力示威活动中身亡。

此轮伊朗暴力示威活动的力度与烈度不容小觑,其在伊朗国内扩散速度之快亦实属罕见,这反映了内忧外患之中的伊朗政府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就目前来看,无论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鲁哈尼,还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抑或是伊朗示威者群体,尽管其立场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同样的强硬态度。

石油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

伊朗此次规模甚大的暴力示威活动是美伊博弈日趋激烈、斗争持续剧烈所衍生的副产品。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美国对伊朗的战略施压经历了威逼伊朗修改核协议到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再到将制裁领域拓展至最为核心的油气领域,直至最终单方面废除对有关国家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权,美国可谓“图穷匕见”,希冀通过扼住伊朗的石油出口命脉来实现对伊朗的极限施压。

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精准打击直接促成了海湾地区和红海地区大量的涉油冲突,霍尔木兹海峡层出不穷的油轮破坏事件的元凶扑朔迷离,英伊油轮互扣事件更是推波助澜,而沙特境内炼油厂与油田的遇袭事件使得围绕石油的斗争日益白热化。美国更是不断推进其主导的中东“护航联盟”逐步落地,目前已得到六个盟国不同程度的积极响应。

伊朗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反制裁经验和地下经济管道艰难维持并拓展石油出口渠道,一方面试图通过对欧盟与俄罗斯的施压或拉拢以削弱美国的单边制裁效果。尽管伊朗在涉油斗争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美国的全方位制裁仍然对伊朗经济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石油是伊朗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美国强力制裁的大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增加石油的出口关乎伊朗的国计民生。然而伊朗在处理国际国内两个石油市场问题上呈现出“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大石油出口,降低石油出口价格并增加补贴成为其基本手段;另一方面原本投放国内石油市场的石油份额不断萎缩,其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伊朗政府在11月15日决定对国内汽油实施配给供应并提升油价,从每升1万里亚尔升至1.5万里亚尔(相当于上涨了0.85元人民币)。

汽油提价的措施实际上与伊朗政府希望通过增加石油美元收益以改善国民经济处境的目标背道而驰,汽油涨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会给制裁阴霾下的普通民众的生活与工作成本的相应提升带来最为直观的切肤之痛。因此,尽管伊朗的石油出口并未能被美国彻底堵死,但制裁明显打破了伊朗石油的正常出口与国内消耗之间的平衡状态。

美国将更咄咄逼人

此次伊朗暴力示威活动是美伊博弈涉油斗争的恶果,“后院失火”的伊朗在目前情势下会承受着来自美国方面更为巨大的制裁压力。

伊朗此次大规模暴力示威活动的根源来自于民众对自身民生处境的极大关切,而汽油涨价无非是压垮骆驼的那根最关键的稻草,短短一日间便引起了伊朗全国范围的巨大反弹便是明证。即便如此,大规模暴力的抗争本身就已经从根本上削弱了抗争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其对经济与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会最终吞噬示威者自身。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示威活动与传统的相对和平与克制的政治示威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在手段选择上更善于使用暴力;其导火索往往是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件”,如法国的上调汽油税、智利的地铁票涨价、黎巴嫩的网络通讯软件征税、印度的洋葱价格飙升、沙特的电子水烟增税等,这些都造成了社会的不同动荡局面,只有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分离主义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其暴力行为本身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超越了其最初的民生或族群政治诉求,对经济与社会稳定也造成了巨大冲击。

对于这些暴力示威者而言,通过暴力来宣泄情绪已成为常态,西方国家秉持的“双标”更是在其中火上浇油。正因如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电视讲话中公开支持汽油涨价计划并声称:“毁坏与纵火是流氓而非我们的人民干的。反革命活动和伊朗的敌人一直在支持毁坏和对安全的破坏并持续为之……不幸的是造成了一些问题,许多人丧生且一些中心被毁。”美国方面则对伊朗进行了有偏袒性的谴责。国务卿蓬佩奥声称伊朗人民没有对政府的“暴行”保持沉默,并表示“美国听到你们,美国支持你们,美国与你们同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摩根·奥特加斯声称美国支持伊朗的“和平”抗议。伊朗方面则对美国的言论进行了反驳,尤其是斥责美国支持“暴徒”,并指名道姓西方反伊朗国家和巴列维王朝的“保皇派”应该为事件负责。以汽油价格这一民生问题诉求为导火索的普通民众示威运动很快被带偏,其暴力活动偏离了合理诉求本身,伊朗境内外的反对势力则在其中煽风点火,对暴力行径“选择性失明”。

就伊朗政府而言,及时制止暴力和混乱是其面临的首要任务。11月18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表声明指出,任何“煽动不安全”或对伊朗社会“平静与安宁”的威胁都“将被果断处理”,但没有解释其“果断”行动的具体内容。从技术层面看,伊朗政府完全有能力平息此次暴力示威对社会带来的混乱与安全威胁,但如果其在民生治理领域未能有突破性革新,新的周期性社会动荡在美国单边制裁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仍会不期而至。核问题只是美国对伊极限施压的工具,其本质不在核本身,而是迫使伊朗在诸多问题上改弦更张,而力促政权更迭也是其保留的选项。美伊博弈因核而起,因油而烈,此次暴力示威活动是美伊石油博弈在伊朗内部直接产生的负面效应,这也为伊朗敲响了警钟。一手拼命扼住伊朗的油管,一手堆砌“和平”“民主”的词藻,美国将会对伊朗表现出更加咄咄逼人的攻势。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