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除了茶颜悦色和芒果台,长沙还有什么?
原创: 茶颜喝撑的DT君 DT财经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8/214/735.gif)
但当美食文化的名气过于响亮时,城市背后的其他优势就难免被盖过一头。长沙就是如此。
2018年,长沙净增人口达23.66万位居全国第九,高端人才净流入率达7.53%,仅次于杭州、宁波排在第三。对于一座被各种“网红”标签笼罩,却在城市地位上处于弱势的普通省会来说,长沙的人才吸引力其实要超出我们的预期。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8/214/736.jpg)
1
实力中规中矩
长沙稳居中部第二
2018年,长沙GDP达到11527亿,第一次迈入“万亿俱乐部”。这个成绩也让长沙超越郑州、南昌等中部对手排在武汉之后,稳居中部第二。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8/214/737.jpg)
当我们谈到一座城市的产业发展时,最简单的评判标准就是这座城市里有多少名气响亮的大型企业。在《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当中,我们分别统计了长沙的中国500强企业数量、独角兽公司数量和新经济上市公司数量。结果发现,长沙在产业发展能级上拥有相对出色的实力。
截至2018年底,长沙共拥有6家中国500强企业和12家新经济上市公司,而中部6座省会的平均水平分别是4.83家和7.17家。看得出来,在大型企业和新型企业的数量上,长沙相对其他中部省会拥有一定的优势。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制造业大公司为这座城市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8/214/738.jpg)
在新经济公司数量超出中部6省会平均水平67.3%的情况下,长沙能够凭借优质的公司以及相对具有竞争力薪酬水平,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18年长沙的平均招聘薪资为7681元,高于郑州的7392元、低于武汉的7833元。但长沙在吸引人才的数量上超越了这两个同处于中部的对手,原因就在于长沙能够给人带来的“幸福感”。
2
长沙的幸福感值得称道
除了美食,长沙给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带来最大的幸福感,就是较高的收入性价比、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谈到收入性价比,最直观的数字就是收入和租金、房价的比值。在这一项指标上,我们仍然将长沙与同处于中部的武汉和郑州相对比,结果是长沙的全面胜出。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8/214/74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8/214/743.jpg)
评价生活便利度的高低,日常购物体验也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从数据来看,长沙的人均便利店和商超数量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来自于“便利店大省”广东的东莞、中山和深圳。购物方便,也成了这座城市的优质标签之一。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8/214/744.jpg)
当别的城市正在努力追逐“夜间经济”的同时,长沙人早把夜生活当作一种习惯沉淀在日常里。夜晚的降临才是长沙人一天生活的开始。
不过,这些源自于收入性价比和生活便利度的幸福感,并不能完整地体现长沙这座城市的优缺点。当我们把对比放大到更大的维度上时,长沙的短板就开始体现。
3
过于平均
长沙缺乏真正的亮点
稳定,是我们给长沙的初步评价;过于稳定,是长沙最准确的综合评价。作为排在武汉之后的“中部第二城”,长沙在2019青年理想城百城中排在第11名。除了环境友好度稍显落后外,长沙的其他指标——就像我们在上面总结的那样——全面且均衡地发展。但如果比较仔细地看待长沙的发展特点,DT君却发现它有点“太过均衡”了。
当我们把目光从武汉、郑州、长沙的PK放大到中部的6座省会比拼,长沙的“稳定”就愈加明显。在青和力发展指数的多个维度中,长沙除了自我成长氛围稍逊于郑州,生活环境指数方面不如合肥和南昌,其余的各项指标均在中部六座省会当中排名第2。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8/214/745.jpg)
以阿里巴巴之于杭州为例,这家公司对城市的贡献不仅在于本身提供的税收以及就业机会,更是在于创业期间培养出的人才。一部分阿里前员工在离职后选择创业,蘑菇街、丁香园、(前)快的打车等企业诞生后就地扎根杭州,继续给城市提供新的活力。
换句话说,在硬指标之上的长沙在区域内拥有一定的产业优势以及收入性价比的优势。这些优势都能够让人才在圈定范围的情况下,给予长沙更高的优先级。但当区域对比升级为全国比拼时,长沙的优势就不再明显。
但在硬指标之下,长沙人对于生活的热爱程度仍然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这座城市的喜爱。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讨论的中式网红美食,还是万家丽广场11楼被誉为“文科生见了都要哭泣”的国学展览馆,长沙的名气常常与本地文化紧密关联。
通过《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发现,长沙人在自我成长氛围、生活新鲜感、文化娱乐活力等指标上,都有着比较亮眼的表现——毕竟这里是娱乐大台湖南卫视的大本营。最终,来自于文化上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长沙本身的不足。
这种硬实力不算太强,却在收入性价比和生活幸福感上高出竞争对手一头的发展模式值得别的城市参考——虽然参考起来不太容易,毕竟保持较为温和的房价仍然需要一定魄力。而且再造一家茶颜悦色、么子烤肉、文和友、天宝兄弟、半仙豆夫……也挺难的。
但在对外招募人才的同时,长沙仍然能够如此温柔地对待已经生活在这里的人。这足以成为一份优秀的城市模板。
作者 | 张倍笛
编辑 | 阿米、蒂姆
设计 | 赵芸
· 合作、交流请关注微信公号DT财经(ID:DTcaijing),转载请添加微信dtcaijing005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bjjx.667644a5.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