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久坐不动熬夜脾气暴躁 这些不良习惯都导会致 “内湿”

2019-11-19 11: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华山医院曹玉雪医师丨启航新健康博士专家团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

医生,我是不是体内有湿。

或者:

医生,药里面给我加点祛湿的药,我湿气重。

“湿气”成了老百姓口中的流行词。

那么,今天就来科普一下中医的湿,

它是如何产生的?

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我们又应该如何来防治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湿本身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

自然情况下,

“风、寒、暑、湿、燥、火”

是自然界的六中清气。

超过一定限度,

或者当身体不能适应时,

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把这种导致疾病的湿称为湿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湿邪的来源有二,

一是外感,二是内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感

这个很好理解,

外感就是外界环境中的湿气过多,

人长久呆在这种潮湿的环境中,

就会容易感邪为病。

内生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个就要提到中医的水液代谢。

中医认为,

水液来源于饮食,

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精微物质,

肺的宣发肃降将其敷布全身,

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将其排泄。

另外肝的疏泄功能通过影响脾胃,

间接影响水液代谢的平衡。

如果水液不能正常循环,

或留于某一局部,

就会出现湿浊内生。

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湿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常情况下,

肺、脾胃、肾功能正常运行,

体内是不会有多余的湿的。

当然这里的肺脾肾的功能

千万不要等同于西医的肺脏、脾脏和肾脏,

从而闹出

“医生,我有肺气肿,我是不是肯定有湿?”

又或者

“医生,我脾脏切掉了,湿运化不了怎么办”

这样的笑话。

因为

中医五脏的功能和西医脏器的功能

不一样!

不要把两者混淆。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

我们中医肺、脾胃、肾的功能呢?

01

一方面

先天禀赋不足

或者久病咳喘,或者年老体衰等

这部分病人容易出现肺、脾胃、肾功能异常;

另一方面

正常人长期嗜食肥甘厚腻

通俗来讲,

就是成天大鱼大肉,

或好吃甜食,或抽烟饮酒没有节制,

脾胃运化不掉这么多肥甘,

只能是积于体内,导致痰湿形成,

从而出现肥胖、便秘、口臭、舌苔厚腻等症。

另外

有的人长期好吃寒凉

如冷饮、冰激凌、寒冷季节仍多吃生冷瓜果,

或者长期服用一些寒凉的药物,

损伤脾胃的阳气,导致寒湿形成。

短期之内可没有明显症状,

长期引起脾肾阳虚,出现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腹中冷痛,或者泄泻、

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鼓;

或夜尿频多,

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的人长期久坐不动,

或熬夜,或脾气暴躁

或房劳过度等不良习惯

也会引起脾、肝、肾功能的异常,

这些不单单会造成内湿形成,

往往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功能失调,危害不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老百姓想要没有湿气,

就好好好保护自己的脾胃、肝、肺、肾啦!

02

体内有湿邪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02

根据湿邪停留的部位,

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湿邪阻滞头面

头重、头晕、目眵多、面目浮肿等

湿邪阻滞胸腹

胸闷、腹胀、乏力、腹部肥软、

纳差、小便不利、大便稀溏等

湿邪阻滞关节

关节沉重疼痛、活动不利、缠绵难愈

湿邪停留皮肤

皮肤肿胀、或油腻,湿疹、瘙痒等

注意

有些症状湿邪阻滞会导致,

但是反过来推理可不一定成立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头晕、乏力、胸闷等,

千万不要反过来推理认为自己有湿。

老百姓有问题就喜欢上网查,

然后根据网上提供的某个特效方拿来便用,

也不管自己适不适合。

要判断有没有湿,

一定是一系列症状加上舌脉综合起来判断,

不能单凭一个或几个

给自己戴上湿气重的帽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如何来防治体内的湿气呢?

03

首先要打破一个认识误区,

很多老百姓首先想到的是吃药根除体内的湿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医生也只是给开药,

不对病人进行生活习惯方面的宣教。

要知道,

大多数疾病都是

“三分治,七分养”。

临床上很多疾病的产生都可以

从他的环境或者生活习惯、

或者性情上找到致病的源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从源头上进行改变和预防治疗,

上述诸如熬夜、冷饮、肥甘照旧,

那么再高明的医生

也不可能完全根除他的疾病。

因此,理想状态下,

治疗一定是在

良好的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的

基础上进行的。

然而,理想往往是理想。

有些致病因素无法改变,

那只能寄希望于医生通过药物

把饱受蹂躏的肺、脾、肾、肝等脏腑功能

提高一点,

把体内积聚的湿气祛除一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理想状态下,

建议不要久居潮湿之地,

或长期从事水下运动及工作等。

另外饮食上

不要长期暴饮暴食、

嗜食肥甘厚腻烟酒

及生冷瓜果;

保证睡眠,加强运动,

不要过劳,保持性情平和。

中医祛湿的药物和方法很多,

老百姓上网都能查到,

诸如薏米、白扁豆、芡实、山药、

冬瓜、白萝卜、陈皮、荷叶等

均有利湿的功效。

老百姓不妨可以借鉴一下,

但需适可而止 ! !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只是祛湿,

而不知

调理脏腑的偏盛,

或者不知道

湿邪常合并寒、热、气滞、血瘀等

其他病理状态,

这样达不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至于如何调理脏腑的偏盛,

如何辨别兼夹及治疗,

这方面还是交给

专业的中医师进行判断和处理。

|作者简介|

曹玉雪 | 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

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咳嗽专病

周四下午

门诊5楼46号诊室

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作为主要研究者

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为

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生机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擅长咳嗽、哮喘、慢阻肺等气道炎症性疾病

以及肺癌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