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联合召开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座谈会
“科技日报”微信公号11月18日消息,11月15日,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召开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座谈会,进一步听取科研人员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良好作风学风的意见建议。来自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老专家,以及一线科研人员、青年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参加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科研人员们表示,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各项规定非常好,但关键要落实落地,成为科研人员的自觉。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应该经常抓、持续抓。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是科技界的事,全社会都应当弘扬科学家精神。同时,要客观看待当前科技界出现的作风学风问题,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问题就否定整个科研人员队伍。
与会科研人员希望管理部门改革评价中不合理的因素,落实分类评价,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给科研人员安静的空间可以安心搞科研。科研人员应当自觉做到爱国奉献、勇攀高峰,抵制不当利益的诱惑。
“学风就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我们,如果我们的学风不正,它就会像雾霾一样侵蚀我们的健康,影响我们的长远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席南华院士直言,目前,科技界存在一些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还是不能正确对待利益问题。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构建良好科研生态要加强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苏刚认为,应该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倡导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坚决反对背离科学精神的做法。要坚持正确的科研价值导向,明确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应该追求什么、摒弃什么,比如,跟风式科研不可取,基础研究不能以追求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为目的。
来自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陈学东院士建议,科技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有关部门在相关科技项目立项、申报、验收、评价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执行作风和学风建设的相关要求,一旦有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就要受到应有惩处。
“院士群体,要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这将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起到正面的引领作用。”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钟武看来,刹住学术不端和浮躁之风,要改变只看论文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科研贡献档案制度,改进完善科研管理机制。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温良剑表示,作为青年科研人员,要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和新方法、新技术,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希望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引进人才不要过于看重海外经历,要公平对待“土博士”和“洋博士”,也要给“土博士”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表示,本着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的原则,中科院建立健全了院、分院、院属单位三级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管理体系,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并将学风和科研诚信状态纳入院属单位整体评估范围。对学风和诚信状况进行主动监测和评估,持续发布“诚信提醒”,推进分类教育等。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说,工程院对院士们提出“不忘初心,精忠报国”“珍视荣誉,固守长城”“牢记使命,薪火相传”的要求,从三个方面助推《意见》落地,一是加强院士队伍建设,二是严把院士增选入口关,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守正扬清。要倡导与惩戒并进,惩戒肯定是少数,倡导就是要扬正。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回应了与会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他指出,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弘扬科学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王志刚强调,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技界整体是健康向上的,不能把个别现象说成普遍现象。要回归科研本身,讲是非而不是讲利害。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科技部要紧紧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做好服务,在法律、政策和社会文化层面,营造有利于潜心研究的,有尊严的科研环境。
“科研诚信、作风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王志刚表示,中国的科技有没有希望,科学界的良好作风学风将起到关键作用。学风问题既要紧抓、经常抓,也要加大力气抓、持续抓,不能让极少数科研不端行为者腐蚀整个科研生态。接下来,科技部和中科院、工程院将强化引导和宣传,加大奖励和约束的力度,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生态。
(原题为《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联合召开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座谈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