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入伊拉克,探索两河文明 ④ | 底格里斯河边的现代生活

2019-11-17 17: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姚璐

2018年6月,我终于坐上了伊拉克航空公司从迪拜飞往巴格达的班机。飞机上只寥寥坐了不到一半乘客,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

一个总是以“爆炸”、“战争”等骇人的词眼出现在国际新闻头条中的城市,令我无从想象她的模样。一个多小时的航程后,随着飞机的缓缓降落,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在窗外,一些人工湖和绿地点缀在密密麻麻的房屋之间,没有战火纷飞和黑烟滚滚,城市看上去宁静安详,这多少让我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下。

巴格达 本文图均为 姚璐 摄

初识巴格达:热闹的夜市

到巴格达的第一天,晚饭后,沙发主Ahmed提议带我去夜市转转。为了安全起见,他随身携带了一把手枪,但还是笑笑说:“没事的,这只是以防万一。”

我到的那天正值穆斯林斋月。随着夜幕降临,白天的斋戒结束,酷热也随之消散,大街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从Ahmed的家开车进城,需要经过一座大桥,他指着夜幕中的河水告诉我:“这就是底格里斯河。”

自小就植入我脑海深处的河流,如今终于出现在了眼前,我不顾夜晚光线暗淡,摇下车窗,急不可耐地凝视着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流。

底格里斯河全景

我们在巴格达最著名的逊尼派清真寺——阿布·哈尼法清真寺(Abu Hanifa Mosque)附近下车。虽然是工作日的夜晚,但停车场依然爆满,Ahmed告诉我,在伊拉克,人们一般下午2点就下班回家了,但白天实在太热,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夜晚出来逛街、娱乐。

阿布·哈尼法清真寺边爆满的停车场

清真寺被霓虹灯装点得充满了节日气氛。我穿梭于这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身处新闻里的“巴格达”了。但仔细观察路上铺天盖地的私家车,我很快发现,大部分车的玻璃上都有碎裂的弹痕或被撞的痕迹。可人们似乎习以为常,并不急于去修理,就像Ahmed对他车窗上的弹痕也视而不见一般。

我紧跟着Ahmed,一路穿过店铺林立的街道,来到了一个摊贩众多的夜市。果汁摊的老板见到我这个稀有的外国游客,热情地奉上一杯免费橙汁;茶店老板端出一杯红茶,让Ahmed转告我:“欢迎你来到伊拉克”。人们好奇地打量着我,只要我报以微笑,他们就会兴奋地指着我的相机要求拍照。

逛了一会我才发现,夜市完全是男人的天下,极少的几个女性,都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坐在大排档里吃饭。而那些人满为患的棋牌店、象棋店、水烟店、麻将店,清一色都是男人。Ahmed告诉我,夜市是男人的社交场合,很少有人会带女人前来。

夜市的烧烤摊

我作为外国女人,在夜市上吃烤肉、喝果汁、吃甜品、喝红茶,所到之处,总是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但好在他们并没有肆无忌惮地打量我,也没有过多地搭讪和打扰。人们看上去谦和而得体,友好又腼腆。此前,穷尽我的想象力,都不可能想到,我到巴格达的第一天,竟然能在夜晚出门,竟然能在熙熙攘攘的夜市里,与那么多伊拉克人萍水相逢、笑脸相迎。

周末的休闲生活

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伊斯康德写于2006年-2007年间的日记《烽火守书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又停电了”、“网络又坏了”。我本以为那是战火密集时期的常态,却没想到,“频繁停电”居然延续到了十年后的现在。

在伊拉克,不论走到哪里,停电总是说来就来。前一刻还霓虹闪烁,下一秒可能就黑灯瞎火。伊拉克人对这种每天重复几十次的短暂停电早就习以为常,甚至连头都不会抬一下。哪怕餐厅里突然一片漆黑,人们也会借着手机微弱的灯光,继续边吃边聊。

正如人们对待“停电”那见怪不怪的态度一般,路上密集的检查站、持枪士兵、防爆围墙,如今也丝毫不影响伊拉克人民享受生活。

重要建筑都会被围墙围起来,围墙上的涂鸦非常有意思

周五的夜晚,Ahmed一家带我去市中心的国家公园(Zawra park)游玩。众多的私家车早已把公园外的停车场占满,人们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提着自带的食物,往公园的入口蜂拥而去。

我刚举起相机拍摄,门口的士兵就过来要求检查我的相机,确保画面里没有他们的身影。我照常进入女性安检的小房间,接受贴身检查,随后进入公园。

人们成群结队地向着游乐场步行,欢声笑语萦绕在耳,路边的爆米花摊、果汁摊、棉花糖摊前聚集了许多给小孩买零食的大人;露天水烟店里,男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吞云吐雾。我还没来得及接受眼前这一切繁荣景象时,更繁华的游乐场出现在了我面前。

Ahmed提议我们去坐摩天轮,从高空欣赏巴格达夜景。摩天轮的座舱缓缓升空,五彩绚烂的游乐场尽收眼底,被霓虹灯装饰的跳楼机、过山车、旋转木马、大摆锤、碰碰车星罗棋布。总之,我们所熟知的游乐场里该有的一切,这里都有。如果我不说这是巴格达,你可以认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城市。

游乐园当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在曾经充斥着爆炸和战争的巴格达,在如今依然饱受停电困扰的伊拉克,这些游乐设施和霓虹灯火显得尤其珍贵,它们似乎可以点亮漆黑的夜,拯救颠沛流离的生活,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从摩天轮上看到的公园

摩天轮边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主持人号召人们上台做游戏。积极的男人们在台上抢凳子、拔河、唱歌,台下的人们欢乐地围观着、笑着,一切都那么自然,仿佛每一个周末都是如此一般度过。

虽然战争遗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但巴格达的生活如今已大体恢复正常。周末,除了热闹的国家公园外,人们还有许多去处:钟楼公园里,男人们聚集一堂,听露天小提琴演奏;女人们带着孩子去卡迪米耶(kadhimiyah)圣陵附近的市场逛街购物;现代化的巴格达购物商场里人头攒动,周五集市上书摊满地……

人流如织的周末书市

即使城市百废待兴,依然有一些快乐的地方,收容这些本不该承受战争和苦难的人们。虽然未来的路依旧风雨飘摇,但不管怎样,这片孕育了两河文明的大地,经过连年战乱的席卷后,终于安定了。

非常洋气的巴格达购物商场

一场家宴

离开巴格达的前一天夜晚,沙发主Ahmed的一位博士朋友邀请我参加家宴。

家庭观念很重的伊拉克人,不怎么喜欢高层公寓,大部分人都与家人一起住在独栋房子里。有的别墅大到可以住下二十来口人,有的称不上“别墅”的房子,也能挤下十来口人。

博士的家是一幢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别墅,光是铁门看着就气势非凡。我和Ahmed到的时候,女人们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沙拉和甜点,男人们正在院子里架烤炉、烧炭火。

热情的博士邀请了诸多好友来家里聚餐,他们之中,有在德国定居的工程师,有去英国留过学的教师,也有从事跨国贸易的商人。提起中国,他们脱口而出“Yiwu”,并告诉我:“许多伊拉克商人都会从义乌批发市场进货,那里的东西真的很便宜。”

谈笑间,几位男士已经烤好了一条底格里斯河烤鱼、以及一些鸡翅。男人们围坐在院子里的餐桌上,一边享受食物,一边跟我谈起巴格达曾经的生活。

丰盛的家宴,有沙拉、烧烤、甜点等

Ahmed说,2003年美军进入巴格达后,爆炸频发。有一次他坐面包车时,恰逢美军飞机飞过,一颗炸弹在车子前方爆炸,所有人都被惊得本能性弯腰弓身。过了一分钟,美军又扔了一颗炸弹。车上的人们等爆炸过后,赶紧四处逃命。

不幸的是,Ahmed的父亲在2003年一次外出工作时,被爆炸波及,当场逝世。说到这里,博士补充道:“我的妻子死于2010年的一场爆炸中。那些年间,许多家庭都有成员不幸离世。”

我不知道在这种场合应该说什么才能显得不冒失、才能显得妥当。但还没等我开口,他们就微笑着说:“生活总要继续的”,随后用手抓起一些食物,送进嘴里。相比于不断地诉说苦难,他们更愿意跟我聊旅行、聊未来、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奇闻异事。

忽然,天空中传来一声巨响。但这不是爆炸、不是空袭,而只是对面街道放的烟花。五彩的火花在空中绽放,我们仰着头,共同欣赏这美丽而安宁的一幕。

亚述文明展厅

当遍访了乌尔、大沼泽、库尔那、巴比伦等两河文明遗迹后,我重新回到了巴格达,继续探索这个已经不再陌生的城市。

如今,两河文明的许多珍贵文物,我们只能远赴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观赏。而同样拥有丰富藏品、被称为“伊拉克卢浮宫”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却远比这两个顶级博物馆更难去到。

2003年,博物馆由于战争被迫关闭;2009年开始对特殊团体开放;而直到2015年,博物馆才于周末正式对公众开放。如今,许多展厅依然还在维护中,但光是苏美尔和亚述展厅,就足以令人赞叹连连。

走进亚述展厅,两旁是气势磅礴的宫廷浮雕,前方屹立着精美的有翼牛身人面雕像拉马苏(Lamassu)。我独自坐在展厅里,遥想着亚述古都尼尼微(Nineveh)的模样。

犹太人曾把尼尼微称为狮子的洞穴和流着人血的城市,从有着浓浓军事风格的浮雕中,我们大抵可以想象亚述人的骁勇善战、甚至血腥残暴。而另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真正的“空中花园”并不在巴比伦,而是在绿树成荫的“花园之都”尼尼微。

曾经,尼尼微遗址与底格里斯河对岸的摩苏尔遥遥相望。而随着伊斯兰国(ISIS)的到来和大肆破坏,遗址已经荡然无存。如今,除了这些仅存的文物,我们已经无从再去凭吊亚述人所建立的文明遗迹了。

在两次参观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期间,大部分展厅都只有我一个人。文物和遗迹的毁灭令人痛心,博物馆的冷清同样也令人遗憾。

有翼牛身人面雕像拉马苏(Lamassu)

尾声

那些横跨底格里斯河的大桥,出于安全考虑,并不允许行人步行通过。无法在桥中央拍摄的我,只好追着夕阳、一路小跑到河岸边。

由于土耳其在上游建起大坝,如今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水位很低,河岸边荒草丛生、垃圾遍地,几个孩子正在浅滩处游泳嬉戏。西沉的落日,如同滚滚向前的时间,携带着文明的辉煌记忆,共同坠入地平线。待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现代文明的灯光会再次点亮夜空,开启底格里斯河边的现代生活。

在底格里斯河里嬉戏的孩子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