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油画与当代语境中的山水,上海油雕院展“山川悠远”创作文献
范宽巨碑式的山水下是现代化的高速、汽车,再近处是盆景化的山石、跳广场舞蹈的列队、直至画面前景角落里几个看着手机聊天的人——这是一件名为《山水4号》的作品。当古人用双脚丈量的“行旅”被现代的出行方式替代、当古人“澄怀卧游”体悟山水的方式被看手机取代。那么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在油画雕塑与当下语境中又作何种解读?
11月15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的“山川悠远——‘山水’艺术的当代衍变创作与文献展”就呈现了一系列思考。
夏阳,《山水4号》上文提到的作品来自1932年出生的夏阳,是11月15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的“山川悠远——‘山水’艺术的当代衍变创作与文献展”中的一件作品,此次展览旨在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山水在国际化背景下从传统水墨走向当代语境的流变,并以山水精神,解读中国文化的内核。
第一部分展览现场这个跨越百年的研究性展览以“文化危机与中西调和——‘山水’的现代化之路”开启,讲述林风眠、关良、刘海粟等中国绘画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者,把传统写意水墨和西方表现主义相结合的探索;至后来的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等以20世纪西方现代绘画主流的抽象形式表现精神气韵的承变;而周碧初、吴冠中、苏天赐则以对景写生作为自己主要的绘画创作手段,致力于把油画创作融入中国文化的脉络。(注:这一部分为文献展,仅周碧初和一幅吴大羽为原作展出)
关良 《猎》 布面油画(复制品展示),年代不详展览第二部分 “生态境遇与东方意象——‘山水’的当代化转换”和第三部分“文化寄托与身份认同——全球化境遇中的‘山水’”则把视角放到当下,以夏阳、王劼音、尚扬、仇德树、李磊等的作品讲述改革开放后艺术创作从现实主义向当代转向,以及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
第二、三部分展览现场东方“山水”与西方“风景”内核的不同
不同于西方的风景,中国发源于信仰、发乎于内心的“山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和精神追求,其中传递了艺术传统、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考。
在20世纪初,西学东渐,伴随农耕文化而来的、相对封闭的传统水墨语境被打破,留法、留日的艺术家以艺术救国的理想出发,却看到了西方表现主义与东方艺术的通约性。
林风眠《山林》67×65.5cm,20世纪50年代,纸本设色在展览的文献部分林风眠、关良、刘海粟呈现的是一种借鉴水墨大写意的表现风格;吴大羽和赵无极、朱德群则以书法入画,成为诗意抽象风格的代表;周碧初、吴冠中、苏天赐实践的是一种东方意象式的写实画风。他们自身中国文化学养深厚,在20世纪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背景下,思考中国文化的走向,并以艺术实践回应西方正在进行的现代主义运动。
刘海粟 《黄山清凉台》布面油画,60.2×82cm,1954年但在此次参展的年纪最长的艺术家夏阳看来,“山水的抽象符号,在中国很早就很完整和丰富了,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启发中国的艺术先驱们在1930年代就有发现,但当时并没有真正发展。”
但他们却做了开拓性的实践、从西方风景到印象派,再到东方山水,其中的区别是“山水是否进入心灵”。
周碧初,《黄山夕照》,60×73cm,布面油画,1981年在艺术评论家李旭看来,中国山水中有“天人合一”的信仰,山水构建的内核是文人心中的风景。但依托工业文明的发展而演化的视角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演变,在让生活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同时,也让人本的、行旅的山水情怀发生了改变。
在这样巨大的流变中,科技的发展,让精神和肉身开始分离,原本在农耕文明中通过山水去感知自己的被打破,当代人通过手机实现了宗炳所说的“卧游”,在这样的语境下,对山水和城市的个人的感知和自我追求的如何以当代的方式给出解答?传统的山水艺术在当代如何演变?
朱德群,《圣雪颂,布面油彩,161×129.5cm,1985年传统山水外延的拓展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美术思潮进入中国,打开了中国艺术家的视野,重新唤起了艺术家创造的热情和对于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关注。当逐渐散失了农业社会本身的宁静和神秘在现代科技的面前崩塌之时,目睹这种变化的艺术家们笔下不再是一首首充满东方情韵的、自然诗意的颂歌,而是饱含着复杂的情绪和心境。
夏阳,《鉴真东去.三命济海》,布面丙烯、剪贴、纸本,272×145cm ,2013年参展艺术家中夏阳师承与林风眠、关良、吴大羽关系密切的第一代现代艺术团体“决澜社”的李仲生,后来他远赴欧洲直接参与了西方当代艺术活动。他的作品已经能读到范宽、读到山水的图示和民间艺术的影子,但其精神内核却是当下的。传统山水中的勾皴染点、水法云法,被一种源于当下的景观图式化的代替;王劼音、梁铨、杨冬白也像前辈艺术家一样曾留学欧美、日本学习艺术,但他们已经不局限于山水在纸面具象的描摹,而是走进意向之地;段正渠回归土地,以诚挚的笔触描绘对土地的情感。李磊则以抽象的方式将东方的诗境和诗意注入艺术的表达之中。
李磊,《空山》,150×100cm,2007年而更年轻的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则没有经历社会思想巨大的变迁,他们接受了传统的学院主义基础教育,同时又在开放的视野中接触到多元的文化艺术思潮,并在全球化语境中、在艺术史的宏观框架里重新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位置。此次展览最年轻的艺术家是1983年出生的关晶晶认为,“当我们说‘山水’的时候,它指向的并不是一个外在的自然风景,而是内在的、心性的、甚至是我们世界观的一种山水。当下的人,应该如何去转换,去探索可以承载我们心性的山水,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传统的,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方向。”她的作品以质地轻盈的“坦培拉”(蛋彩)为颜料,在涂抹似乎在寻找“有意义的方向”。此外,尹朝阳在炙热颜料的堆砌中传递内心;史金淞则以室内生长的松树、假太湖石凳子反讽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
关晶晶《剩山18-07》,布面坦培拉,100×100cm,2018年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这些赋予新的意义的山水作品展示了对山水传统的重新诠释和山水艺术外延的拓展。
在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看来,中国的山水是一种文化精神,如果往上追溯,结合去年的董其昌大展中的山水画,可以感受到董其昌的山水观念其实是很现代的,也启发了后来的“四僧”, 董其昌时代所留下的“畅神”、对天地人意蕴的自在书写在当下依旧延续,当下技术的拓展虽然让人观察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对山水对人心性的反映依然是存在的,这是一种文脉的滋养与传承。
艺术评论家方志凌认为,展览把中国现代艺术中具有中国特征的、在中西融合方向中有所成就的几代艺术家进行了汇总,“每一代人的感觉都不一样的,当把这些感觉放在一起,我们能在其中看出中国艺术家的独特气质,能够看到脉络,也能够看到未来。这是中国艺术里中西结合、当代与传统纠结的重大问题。”
展览现场在文化后工业化的时代,如何寻找文化的原乡?如何在传统文化的更新中,找到养分并与画架上作品产生感情联系?这是当下艺术家在“山水”中的另一种实践。展览学术策划李诗文认为,形成于魏晋、并在五代两宋达到高峰的诗画交融的传统,尽管历经元明清的朝代更迭,山水精神和诗书画的传统依然在封闭、节奏缓慢的封建农耕社会的历史时空中随着时代不断传承、变异,安静地发展了近千年,直至20世纪。此后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对传统的传承,而是传统的流转。
上海油画雕塑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鲍薇华在开幕式上表示,上海油画雕塑院“文献系列展”是上海油雕院的品牌性学术展览项目之一。通过对系列艺术大师(名家)个案研究或者是对艺术“群体”、艺术“流派”专题研究,来呈现了上海油画雕塑院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在上海油雕院理论研究室主任、美术馆负责人江梅与本次展览学术策划李诗文的主持下,当天主办方还举办了关于这一展览的学术研讨会,上海艺术评论界人士吴亮、李旭、徐明松、杨冬白、徐可、傅军、了了等,艺术家夏阳、关晶晶、邵仄炯、张新、李淜等参加研讨。
展览将展至12月13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