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良渚策展人高蒙河:亮相进博会后,上海如何继续推广良渚文化
“良渚古城遗址”今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进博会上,“良渚古城遗址展”在国家展展区内中国馆亮相。作为进博会“良渚古城遗址展”的策展人,高蒙河对澎湃新闻表示,良渚古城遗址这次在进博会上展示,得到了前来参观的习总书记和其他国家元首们的赞誉。
“上海也有将近10处良渚时期的遗址,应该说上海也参与了良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构建,接下来如何把上海的良渚文化,把上海早期5000年起源的历史推广,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高蒙河说。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7/657/506.jpg)
据介绍,第二届进博会国家展展区内的中国馆共由“创新中国”“开放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四个单元组成。创新中国展示中国的商飞、高铁、天眼等;开放中国主要展示“一带一路”、上海的自贸区建设等;幸福中国主要展示5G等。其中,“良渚古城遗址展”是“美丽中国”单元唯一的一个展示项目。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7/657/511.jpg)
今年7月,良渚遗址申遗成功,意义重大。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意味着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得到了国际承认。进博会作为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良渚遗址在进博会上成为核心展项,凸显了文化的力量。
11月13日,进博会国家展延展首日,澎湃新闻记者在5.2馆国家展展区看到“良渚古城遗址展”,不大的展区围满了观展的热情观众。据现场策展团队撰稿人宋雨晗介绍,展区面积不大,是4m×4m的一个方格子,L型的布局。以“良渚古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为主题,采用“多媒体视频+神人兽面像+仿制玉器”的形式进行展示。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7/657/513.jpg)
多媒体视频直观展示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传递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内涵和当下的自然生态;右侧墙是神人兽面纹,这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神徽标志,是良渚文化的精神图腾;展区中间是三件良渚出土玉器的仿制品,分别是琮王、钺王,还有一件玉璧。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7/657/520.jpg)
正在展厅巡馆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良渚申遗成功后,他们保护的责任更加重了,因为这是一个世界的标准,要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对遗址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随着申遗的成功,良渚遗址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来参观的人流也更多了。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7/668/824.jpg)
“现在最主要的压力是接待能力。良渚博物院每年的游客量从过去四五十万猛增到今年接近两百万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从7月份对外开放,采取预约制,平均每天有三、四千人。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我们接受了大考,全国和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观众有六七千人,而我们的限流人数是五千人。”
“下一步我们会逐步扩大开放,提升自己的接待能力,吸引不同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到良渚古城遗址来打卡,来瞻仰中华5000年文明圣地。”陈寿田说。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7/668/823.jpg)
高蒙河表示,良渚古城遗址虽然在杭州,但是良渚文明的范围是非常大的,整个长三角地区,环太湖流域有4——5万平方公里都是良渚文化的疆域范围,上海有将近10处左右良渚时期的5000年前的遗址,这些遗址里面最核心的是青浦的福泉山遗址,其规格非常高,类似于良渚王国下面的直辖市。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37/671/383.jpg)
高蒙河说,过去我们书写上海史,往往只写上海近现代的历史,很少写上海5000年前古代的历史,好像上海古代5000年的历史没有近现代历史辉煌。实际上不是的,从目前考古学界研究的成果来看,上海有两个辉煌时期,我们形容它叫“两头高,中间低”。什么叫中间低?就是说汉代、唐以前这一时期,上海在全国的地位是不明显,甚至连建制都没有,到了唐宋以后才有了华亭府,有了松江。那么上海5000年以前曾经辉煌到什么程度呢?甚至比我们近现代上海在全国的历史地位,在世界上面的影响力还要大,这就是上海的良渚文化遗址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应该说上海也参与了良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构建,接下来要思考如何把上海的良渚文化,把上海早期5000年起源的历史让我们的市民更好的去了解,把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好,提升我们的良渚申遗效应,想想上海能做什么?”高蒙河说。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bjjx.667644a5.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