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报:课本里的上海
浦东朝晖(油画·局部)全山石
洋山港(油画·局部)靳尚谊
上海鲁迅故居(水粉)司徒乔
泛吴松江(书法)陆晞明
城市的温度(油画) 黄阿忠
“沪城八景”之“石梁月夜”(油画)肖谷
黄道婆(课本内页)资料图片
【课本里的中国】
要怎样描述上海?地域面积不大,只有6340平方公里,在中国4个直辖市里是最小的,人们却愿意称她“大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错综迷离的世相和现代化的摩登都市景观,她便得了一个外号——“魔都”,这个名字在民间沿用至今,特别受到年轻人喜爱。
上海是有其大的,“大上海”并非虚名——她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全球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400多万人在这里生活,210多万家企业在这里发展。上海的“大”,更在于胸怀、格局,所谓“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便是上海的城市精神。
上海是有其魔力的,有着很多让人“着魔”的地方——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本地和外来,一起成就了上海,上海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缩影,是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生动写照。上海的魔力,和她的“大”不无关系——因其包容而多元,因其多元而多彩。
当我们循着语文课本走进上海,你会发现,课本里的上海也是色调丰满的,如同这座城市所拥有的,有厚重乃至沉痛的记忆,也有面向未来的轻盈和先锋;课本里的上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更是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正如这座城市所经历的: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与新中国70载峥嵘岁月共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中立于潮头,上海始终是先行者,是排头兵。
课本里的上海,是不断生长的。“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泛吴松江》,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唐宋时的吴淞江是一条深阔的大江,“深广可敌千浦”,无怪乎诗人孤吟半日尚未过江。
那时的黄浦江不过是吴淞江的一条小支流,以至于史书中很少能够找到“黄浦”的名字。因吴淞江泥沙淤积,明代开始大规模疏浚黄浦,以致“黄浦夺淞”,年轻的黄浦江逆袭而成大江。事实上,在大江大河遍布的中华大地,全长113公里的黄浦江算不上一条大河,却是一条流淌着故事的河流。它见证了上海开埠170多年的历程,融入了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成长史,成为上海人心目中的母亲河。人们说,“黄浦江畔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这些景观成为上海城市的象征与代表。海内外游客到了上海,大多要到此一游。”(《黄浦江——美丽的母亲河》,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本里的上海,镌刻着时代的足印。纺织业曾是上海的“母亲工业”,明代松江布就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在上海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首歌所唱的‘黄婆婆’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黄道婆》,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时候的人,家住松江乌泥泾,她向世人传授纺织技术,推广先进的三锭纺纱机,受到世代百姓的敬仰。上世纪20年代,上海民族纺织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纺织工业的兴起,带动了金融、物流、造船等产业的发展,为现代城市发展注入动力。比如,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就是从杨树浦路开到东兴桥一线,因为当时杨树浦有大量纺织厂。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包身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935年,作家夏衍深入东洋纱厂采访调查,写下这篇报告文学,揭开了包身工遭受种种非人待遇和残忍压榨的一面。
这是城市的伤痛、时代的疮疤。浦江恒流,上海恒新,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到改革开放春风吹拂大地,再到浦东开发开放号角吹响,上海经历了几轮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如今的杨树浦完成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之变,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的,城市治理以人民为中心,把最好的空间给人民,市民在这里信步闲庭、运动休憩,那些记录城市历史的老建筑也得到了尊重和善待。
课本里的上海,是英雄的城市。“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面》,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那是鲁迅先生的面庞。从1927年自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逝世,鲁迅在上海生活了9年。海纳百川的上海,像磁石般吸引着各地文人学者在这里生息,如今依然如此。
“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始终眷恋着祖国》,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这是钱学森赤诚的思乡之情,他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为国奉献。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用丰富的馆藏展现了“人民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钟扬》,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这是复旦大学钟扬教授53岁的人生。他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他的精神与上海的城市精神共振,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知识分子的时代风采。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生活在这里、奋斗在这里的人们,才积淀了上海的城市底色和独特气质。上海是红色的,是先进的,上海是开放的,是多样的;上海是精细的,又是阔大的,上海是厚重的,又是始终年轻的。上海何以成其大?走进课本里的上海,深入这座城市的记忆,感知时代跃动的脉搏,你也会爱上上海,被她的“魔力”深深吸引。
(原题为《课本里的上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