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后屠呦呦时代丨海大校友周程与屠呦呦的诺贝尔奖
4年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名单揭晓,一位中国药学家名列榜上;当年的“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评价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她就是屠呦呦。
在自豪与欢呼的同时,有一位老先生,他见证青蒿素的研究成果一路走上历史舞台,也深省在嘹亮欢呼下的后屠呦呦时代,前途并非一片光明。“他可能是北大目前最了解屠呦呦的人。”
他就是周程。
周程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1985年,周程从上海水产大学(今上海海洋大学)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赴清华继续深造,两年后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清华毕业后回到上海,半年后出任上海海洋大学团委书记。毕业四年后远赴日本,并于两年后考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交叉科学系。
“学这个回国之后可能于国有用。”
“要把自己在学术中要用到的,用于这个社会的改造、国家的未来上,要实现这些。”
2003年周程回国到北京大学任职。
事实上,周程对青蒿素的关注开始得很早,早年在日本求学期间,他就注意到日本自2000年后诺奖井喷的现象,于是开始思考中国的问题。
周程听说屠呦呦获奖的时候正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傍晚时分,他站在自驾的车旁,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带着特有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回顾当时的心情:“整个人一下就激动起来”。
“10年我们见到屠老先生,她把大量原始文献影印给了我们。”周程在课上说到这里时略显激动,将袖口向上捋了捋。“我是干这一行的,我是搞科技史研究的,难道要个自然科学家去关注吗?这就是我们的本职。”
在思考中国问题的初期,他们对当时中国的重大科研成就进行筛选,当然,实际上,可以考虑的范围并不算太广。他们的关注范围进一步缩小,青蒿素留在通过筛选的范围内。
2004年,青蒿素获得泰国最高医学奖——“玛希顿医学奖”,当时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能被海外授奖的屈指可数,因此引起了国内科学史研究学者的关注,但这一事件并没有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
“这就是叫什么,鉴赏能力嘛。你搞科学史的,最基本的,我们这一行的人看得出来的,外面人看不出来的。”
2004年,中国媒体报道青蒿素发现获得泰国最高医学奖——玛希顿医学奖
获奖后,中国的报纸上刊出领奖团队的照片,相关的研究者就此得到线索,开始多方联系,希望找到核心的研究人员。但由于“523项目”集体研究的性质,周程一直没能搞清研究各方的关系。2006年,《羊城晚报》出版《迟到的报告》一书,周程等研究者开始对屠呦呦进行重点关注。
2006年,《羊城晚报》出版《迟到的报告》一书,“523项目”团队部分人员讲出了研究的具体过程
2008年,为回应《迟到的报告》一书,屠呦呦整理青蒿素研究资料,交给当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张文虎编辑出版,并由后者就其整理资料写就论文《青蒿素的发现和创新之路及其理论反思》。
在论文的中期评估阶段,张文虎的研究材料到达周程手中,周程对此予以极大的重视。因为屠呦呦的材料支撑不足,说服力不够,周程萌生就已有资料,进一步与屠呦呦接触的想法。于是,他的学生王宾在2009年末开始着手准备对屠呦呦的研究,并于2010年初与屠呦呦初次接触。
张文虎所著论文:《青蒿素的发现和创新之路及其理论反思》
屠呦呦所撰《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2010年8月25日-29日,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年会在日本召开。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方面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组织。王宾在周程的推荐下报名,将青蒿素的课题作为参会题目。但课题在参加完4S会议后突然中止。
这次年会上,他们以“周程,王宾,张文虎”的名义发表了一篇会议论文,对于青蒿素研究发现及屠呦呦的贡献做了交代,只谈发现与功劳,不言其它。 。
一年后,屠呦呦获得美国最具声望的医学奖项“拉斯克医学奖”。“我不能说这个拉斯克奖和我们有多大的关系,我们没有证据。我们没有证据说我们这个会议论文对她得拉斯克奖有影响。但是如果有人对中国很感兴趣的话我至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但是至少我们参与了,我们有这个眼光,这个鉴赏能力。我们也在扩大这个影响方面,尽了一份心力。”
2010年,周程、王宾、张文虎三人在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年会上发表会议论文,介绍青蒿素发现
所学之能与国系,肩负之责与国同
所谓学而为国,不外如是
屠呦呦获奖的新闻发布后,周程在朋友圈发出了部分原始材料的照片,并说:“现在是时候了。”他的兴奋点不止于屠呦呦的身份及自己对她的研究,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对一种体制的激励。“要说屠先生她这种独立的精神,太可贵了,我欣赏她。”
个人独立与自由
不意味着不承担责任
服从与责任感是两回事
对学生的培养在周程眼中是极为重要的。“你们这一代一定会超过我们。”正如屠呦呦所说:“荣誉就意味着责任,荣誉越多,责任越多。我们那么多年轻人,我希望我可以成为一个激励机制,让大家看到咱们也可以做出创新,青蒿素还可以有很多研究。”“我是不行了,但后生还可以。”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在一片欢呼声中,周程也有自己的思考——
“屠呦呦当时做的事,就相当于指明方向。当时疟疾没办法治了,谁提出一种方法,谁就是开启崭新的领域。”他坚称屠呦呦的工作是科学性质的,绝不属于技术层面。
青蒿素的结构测定工作是由国内多个团队共同完成的。而多个团队共同完成青蒿素结构测定,成为屠呦呦获奖争议中极为重要的事实讨论。他坚信屠呦呦将青蒿带进研究组的贡献是整个研究的关键一步,“这是创新的第一步,最不能抹杀” “科学很残酷的,就是看谁先做出来。”“科学不比谁流的汗多,科学只讲第一。”
“钱学森之问”提出十年后,屠呦呦获奖,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一问不答自破。理性精神的缺失、匠人式教育的鄙陋、协作制度的缺陷等等,这些都是“钱学森之问”的答案。诺奖一出,它们被当作笑话重新流传于网络,但周程说:“这些回答都是对的。
现实并非如此乐观
“这是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第一个诺奖,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感到高兴。”但嘹亮的时代欢呼之下,他也显得忧心忡忡。在周程看来,精神、教育等方面的缺失,这不是一个诺奖可以弥补的。
周程展示自己留存至今的水杯立学,求知,践行,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这是校友周程与屠呦呦的诺贝尔奖的故事,更是他治学的一段经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患意识,从另一个角度给出的警示。当自豪与骄傲之情如热血满腔,当欢呼与呐喊正在沸腾,需要静心沉思,以此为契机回溯过往,行于当下,招手未来。身为海大人,应当治学为国
勤于思,勤于行
以旭日初升般饱满的热情
将青春之我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相连
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
您还可以看看这些
给你一架时光机,走遍107年历史的海大路
高光时刻!进博会,海大“小叶子”来啦
我的海大,107岁生日快乐!献上最美航拍祝福
海大通讯社
来源丨北京大学
文案整理丨牟安宁
编辑丨陆慧华 丁琳
责任编辑丨张曼琳
策划丨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 海纳网络文化研究室
投稿邮箱丨shou_gw@163.com
原标题:《后屠呦呦时代丨海大校友周程与屠呦呦的诺贝尔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