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好,我是记者!来看看江西新闻人的担当与情怀

2019-11-08 14: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今天是第20个记者节。我们为铭记而庆祝,为传承而追寻。

1931年11月7日,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发出了第一条新闻电讯;

1931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在瑞金创刊。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

1949年6月,《江西日报》创刊。

1949年5月,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南昌新华广播电台开播。

1970年10月1日,江西电视台开播。

2019年,江西省融媒体中心开始运行

…………

江西的新闻事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变化的是传播的媒介,不变的是新闻工作者的执着和坚守“喉舌”的职能,始终不忘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和使命。

血色浪漫的年代,江西一群怀着理想的年轻人,用沾着硝烟和油墨的双手,在粗糙的毛边纸上书写编印,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国际国内形势敏锐的洞察和深邃的思考,在从业经历和报业实践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给后人带来无数启示。

我们,坚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今天是第二十个记者节,向奔波在追寻真相路上的记者同仁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我们将怀揣初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新闻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老报人的纸短情长

今天是记者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要报道的主人公是一位 89 岁的老前辈:年少吃苦却立下凌云之志,盛年将才华和精力奉献给新闻及文学事业,晚年依然笔耕不辍,创作楹联续写精彩人生。他就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高级记者、全国极少数作品能入选中央电大和高中语文课本的当代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程关森。

▲此联,程老为从事新闻工作的两个女儿所作。

报社总编辑

为英雄立传为凡人讴歌

程关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鹰潭报》的创始人。他 3 岁丧父,5 岁乞讨,7 岁读书,8 岁写对联,是村里第一个初中生,解放初全校唯一出席省学生代表会的代表。高中未毕业,他就被选调参加工作。1957 年,他被下放大山里劳动。在那里,他当过伐木工、放排工、挑山工、烧炭工。虽然白天体力劳动繁重,但晚上他依旧挑灯读书,写了一大摞笔记,始终没忘记当作家的理想。

程关森的才华让他成了南昌晚报专写山区生活的专栏作家。《星火》《散文》和各级党报也常发表他的散文、散文诗。

1983 年,新成立的省辖鹰潭市的时任市委书记孙永久到上饶请求支援干部,点名只要一个人,就是程关森。市里任命他为市委办副主任,一个政务事务杂务大小都要管的 “ 大管家”。一个月后,任市委副秘书长,兼报社、文联筹备组长和市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成员,一身百役,劬劳可知。他深知自己所处位置的重要性。除了做好每件具体事务外,还急市委之所急忧书记之所忧,谋划新市开局中的两件大事难事。两年后,筹建工作结束,机构正常运行,他也重操旧业,正式被任命为鹰潭报总编辑。

没有人,招兵买马;没有屋,借房办公。程关森以最少的人力、最艰苦条件,办出了一张让市委放心、市民满意,在全省颇具影响力的地市报。鹰潭被省市授予先进单位,每年全省好新闻评比总是遥遥领先。

程关森把他的才华和能量发挥到极致,既为英模立传,又为凡人讴歌。他在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的鹰潭 “ 四王” 报告文学,使当年百万人口的小市全国扬名;熊云清、张果喜、邓高铃、项玉清、李建林、邓建铃、张建华、李木生等百名英模先进人物,无一不出自他的笔下;刊有他写的与歹徒搏斗牺牲的熊云清长篇通讯的报纸,读得流泪,看得唏嘘,加印三次仍脱销。

记者兼作家

文学作品被指定为必读课文

程关森不仅是记者,还是全国极少数作品能入选中央电大和高中语文课本的当代作家。他曾多次跃马疆场,参加全国文学与新闻大赛。他创作的《清廉大佛》在人民日报全国散文大赛中胜出,被收入新华文摘等几十家报刊,继而入选中央电大和上海高二语文教材,被指定为十篇必读课文之一。

在报道了熊云清英雄事迹后,程关森听鹰潭火车站党办主任说,车站模范人物很多,离退休党支部就非常好,他们写路史、上党课、坚持过组织生活,春运期间还自备银壶为旅客送开水。于是,程关森来到车站探个虚实,果真看到了八把银壶送水的一幕。《八把银壶》是他当晚采写、深夜成篇、翌晨见报的千字不到短新闻,获全国第二届短新闻大赛江西及华东九报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程关森的《晚霞红似火》《燃烧的人生》《千里赴京看升旗》等名篇,都在全国不同类别的大赛中夺得第一名。全省十一个地市庆国庆党庆的专版比赛,他主编的鹰潭专版次次夺冠。由于著作等身、奖状成堆、硬件过硬,他成了率先突破地市不设正高框框并获全票通过的正高第一人。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导致江西新闻职改条例作了修改。

程关森著书 23 部,获奖百余次,入书文字 600 万言。

耄耋攻联墨

重拾文房四宝创作百余副楹联

进入耄耋之年,程关森马不停蹄,人不下鞍,继续向着更高更美的联墨高峰登攀。

楹联和书法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楹联和书法的完美结合,被誉为珠联璧合,为历代联家、书家所钦羡,所追求。现代社会,由于书写工具的变革,使毛笔从它原有的地位和作用中逐渐淡出,随之而来的是楹联和书法的分家:楹联家不谙书法,书法家不擅撰联。而既擅撰联又擅书法者凤毛麟角而已。

程关森重拾文房四宝,实现撰书一支笔,九秩百副联。“情缘万象来毫末,联墨双行柱世间”。程关森老先生创作并手书的百余副楹联,凝聚了世上沧桑和人间真情,充满了对家国故土亲朋师友的爱,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积极向上地走好每一段人生路,程关森老人给家人也带来莫大的鼓励。

2018 年高考前夕,小外孙在中国美院培训基地黄山宏村接受紧急专业培训,程关森手拄拐杖,冒着酷暑不远千里前往基地看望外孙。真的如愿以偿,外孙考取了国家 211 重点大学视觉传达与设计专业。

每每家庭团聚时,总是其乐融融十分欢乐。程关森看着女儿,总是美美地笑着,女儿看着老人,总是嘘寒问暖,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文 / 夏东华、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图 / 管华鞍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南都市报

原标题:《你好,我是记者!来看看江西新闻人的担当与情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