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图解|殡葬专业人才抢手,但他们并不一定能享受行业红利
近十年前,选择殡葬行业就职有多不受待见?2011年,一份对14家殡仪馆76名职工的调查[1]显示,51.3%的职工不愿告知他人工作单位;九成以上职工因社会歧视,表示有严重心理压力。
今年9月,安徽城市职业管理学院开设了安徽首个殡葬专业,新生入学两月,就已被“预订”。近期,该新闻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微博上对该专业的评论,多是理解、包容、鼓励的声音。
殡葬专业人才:会火化技术、也得会写挽联
据新华网报道,早在2009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仪系,考生报录比就已达到5:1。2016年,中新网曾报道,该校自1995年创办殡葬专业的20多年来,已为全国殡葬行业输送了近5000名毕业生。
而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统计,目前,全国仅5所高职院校开设“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近年,这几所院校该专业每年的招生数量加总,也仅五六百人左右;单个院校的招生人数,呈上升态势。
据教育部对该专业制定的教学大纲,该专业修业年限仅为三年。
然而,这个专业的毕业要求看起来不低。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表明:毕业生既需要有硬功夫,能够操作火化机;能够为逝者化妆,保留其最后的尊严。又需要他们能够“透彻理解生死”并且“周旋于生死之间”,既能够为逝者主持一个庄重的葬礼;又能够安抚丧主,调节好所有人的情绪。
成为“朝阳行业”的殡葬业,自然需要更多科班人才
早在2016年,澎湃新闻曾采访过就读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葬专业的学生张宇(化名),他表示,学生一般还没毕业,就会被各地殡葬单位“预订”一空,据他的老师和学长表示,专业就业率一直稳定在100%;但相亲的成功率,就没那么高。
为何该专业毕业生会如此吃香?民政部每年年报中披露出的殡葬事业统计,给出了答案。
近几年,殡葬业无论是在质和量上,都发展迅速。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演进,一方面,十年来全国殡葬业的服务机构数量、行业职工人数呈增长态势;另一方面,由于大众的丧葬观在进步,火化率不断提升,殡葬业的新业态也层出不穷;近年“互联网+殡葬”,成为了行业新风口。
据界面新闻报道,我国对殡葬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为殡葬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另据长沙民政学院招生办主任谢海波表示,殡葬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全国有1700多家殡仪馆,仅这一块,每年的人才缺口在1万人左右。而据本文上述统计,每年这些院校培养出的科班人才,仅五六百人左右。
似乎暴利的殡葬业,不一定能给一线从业者分红
殡葬业发展迅速,专业受到追捧。然而,利好背后,这些将成为殡葬业一线从业者的殡葬专业学生们,仍要面对重重挑战。
首先,“殡葬职工的工作强度大、有些接触遗体的工种如遗体接运、整容防腐、火化等,有一定危险性。许多遗体已溃烂腐败,恶臭难闻,有些携带艾滋、肺炎、肝炎等传染性疾病。”2015年,《中国社会报》在采访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殡仪系主任孙树仁时,他表示了上述观点。
张宇曾表示,除了接触尸体的害怕,让他觉得更烦恼的,是周边人异样的目光。虽然现今对该专业包容理解的声音越来越多,但是他仍然也需要包容别人对他不好的联想。
这个高危、高压、强度大、还需要高度专业素养的工种,未必见得能够享受很高的薪水。
而从殡葬专业培养大纲上来看,殡葬专业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显然更有可能会在一线继续从事殡葬服务业,而非参与到买卖墓地的事业中去。
“生老病死是自然,总要有人去做”
对于这些高校殡葬专业的学生,什么推动了他们进入这个专业呢?
孙树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做过非正式的调研,翻过这些殡葬专业学生的档案,发现约60%-70%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他认为学生们考虑到现在就业难,因为殡葬专业就业有保障,他们便选择了该专业。加上前两年社会上对于“殡葬暴利”的不正确报道,他们认为这个行业收入很高,这是一大批学生报考该专业的最初目的。
近期,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教师张丽丽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表示:在殡仪馆这样的事业单位,刚开始薪资较低,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学生的月薪大部分在四千到八千元之间。
而在澎湃新闻2016年对张宇的采访中,他曾表示:“(殡葬行业)只是比平均水平略高一点儿,绝对算不上高薪专业”。
他自己觉得,学殡葬的学生和其他大学生并没有差别,一样到教室上课,该玩就玩,该闹就闹,也要为学习、考试、实习发愁。“生老病死都是人的客观规律,总要有人去做。”在采访中,他不止一次强调过这一点。
参考资料:
[1]曾寒柳,李玉光.殡葬职工工作生活状况调查[C]// 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0.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