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公文“翻译官”

2019-11-14 12: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公文“翻译官”

作者:叶洁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01

官方公文:信源、解读、澄清、趋势预判

 

11月3日,“机长博红颜一笑终身停飞”一事,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伴随着桂林航空有限公司“关于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的事件说明”的官方通告结果,该事件告一段落。南方传媒书院紧抓热点事件进程,第一时间报道了该事件的处理结果,并进行了相关评析。(详见《机长博红颜一笑终停飞,飞行机长为什么必须靠谱?》)

官方公文一直以来都是媒体记者获取重要信源的渠道,也考验着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媒介素养。通过官方公文,不仅获取一般信源,了解到事件进展,对于有一定灵敏度的记者来说,更能透过一些政策条文,看出政治走向,进行趋势预判,抢占先机,进行专业解释,做出独家报道。

今天,互联网信息触手可得,却又良莠不齐,我们似乎更容易接近“真相”,却又真假难辨。在自媒体占据半边天的媒体格局下,众多学者和业界大佬不得不思考一个新的问题:今天我们还需要媒体吗,当今我们的媒体该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甚至会提出“新闻是什么”的深问。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的推荐者序中,陈力丹老师说,专业新闻工作者应该向民众提供八方面的服务:

1.媒体帮助民众证明哪些事实是真实和可信的。

2.新闻工作者适当扮演“释义者”的角色。

3.新闻工作者继续发挥作为公共调查者的功能。

4.媒体帮助民众见证一切,付出专门的努力采编一般人采访不到的新闻。

5.媒体是向民众传授获取新的知晓方法的中介。

6.媒体成为聪明的网络信息的聚合者。

7.由新闻工作者创建便于民众交流的公共论坛。

8.媒体成为监督权力者、公民记者学习的榜样。

显然,媒体仅仅是对事实的报道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很多时候,需要扮演“智库”角色,打造“全能”媒体。这就需要媒体能够很好地吃透形势和政策,才能做好专业权威的大众点评,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

官方公文,小到一些政府开会材料,大到国家公示的发展规划,不仅涉及是地方党政机关的活动、会议还有政策法规,当然也包括一些案件舆情的公示等等,都可能牵系着一个人的命途,一个地方的生态变化,一个国家的发展动向。这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业务能力、理解能力,才能做好社会的“瞭望哨”,在上传下达中发挥媒体该有的作用。

02

官方公文:不好懂、不愿看

移动互联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用户习惯了大数据的推荐机制,在自己喜欢的信息圈层里打转,搜索信息的主动性明显降低。

刷屏时代,直播、短视频抢占着碎片化时间,用户时时侵淫在网络的大众狂欢里。

纸媒唱响的“内容为王”在短视频井喷的浪潮下,显得乏力。文字,越短越好,越简单通俗越好。

官方公文,不要说普通受众,即便是年轻媒体人也很难拿来仔细斟酌,都在追逐着各大平台热搜的排行榜,榜单更明显更直接,更是自带传播体质。

有行内人士说,官方大部分材料不是给媒体记者看的,而是给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的,他希望的是,媒体来报道他的工作业绩政绩,就是希望上级领导看到他们的作为和思路。所以材料多半是对上的是官方口吻,是述职话语腔调,多半是工作汇报。

人民日报曾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网民提及最多的词句包括:“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境外势力”、“不明真相”、“有关部门”、“坚决拥护”、“情绪稳定”等等。

大而全,空话、套话,“官样文章”的刻板印象早已深深印在受众的脑子里。

“那都是当官的看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官方公文,本就离百姓很远,如果媒体缺乏专业解读,百姓就很难领会政策导向,由此,难免形成两个舆论场的脱节。

真正对百姓有用的信息愈加稀缺珍贵,那些欲知应知的消息,需要媒体来对信息进行合并同类项,发掘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和报道方向,然后再继续深入采访,把其中的故事和细节深挖出来,用大众聊天的拟态,用老百姓说话的方式讲述给他们听!

03《主播说联播》火爆的分析

 

《主播说联播》,一个只有一分钟的竖屏短视频,曾连续三天上热搜,金句频频,妙语连珠,调侃中带着态度,让网友拍手称赞,主播们在网友心中的刻板印象也大大转变,圈粉无数。可以说是官方时政报道创新的一个典型。

主播康辉说,“新闻联播还是那个新闻联播,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也绝不端架子。粉联播,您有眼光!”

“《新闻联播》已经彻底摇身一变成了网红,完成了立体环绕式的互联网传播模式的打造,让粉丝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新闻联播》。”

《主播说联播》成了行业“新样板”,“言辞不乏犀利,立场果断坚定,接地气的短评,诙谐幽默的调侃,持续点燃网络热度。”

把握尺度,幽默风趣。主播们用他们丰富的表情和出彩的表达,“一本正经的幽默风趣”。“咱要不上点榨菜?”“阿中哥一定是这世界上最靓的仔”“湾湾,回家吧!”等金句被网友热议,文案的遣词造句十分地口语化、网络化,也更具人情味。其中的“梗”和“包袱”也是层出不穷,加上主播口播时抑扬顿挫间夹杂的一些感情色彩,原本严肃刻板的时政新闻播报瞬间有温度起来。

专业有水准,策划有玄机。正像康辉所说,《新闻联播》还是那个联播,该有的大格局还在,不过是选择了更适应潮流的方式。近日的几期《主播说联播》提到的进博会、26条惠台新举措等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举措,但在主播们的口播下,时政新闻也变得接地气。而之前一期“美方的一些人总是摆出一副霸道总裁的样子”,该条视频的背景音乐,也应景地采用了“霸道总裁偶像剧”《王子变青蛙》的主题曲《迷魂计》,被网友直夸“稳中带皮”。

精神内核硬,持续动力强。《主播说联播》用幽默的方式鲜明的表达了中国的态度,满满正能量,充满爱国主义精神,与电视媒体的仪式感和威权性相比,短视频少了些规矩约束,更感大胆的吐露态度观念,对网民的引导更加“润物细无声”。

融媒体联动,助力“联播”“出圈”。8月16日晚,《新闻联播》公众号“新闻联播”上线。新闻联播公号不仅用推送的形式整理了《主播说联播》的视频+文字版,推出了“联播划重点”,推送每日的新闻要事。从大屏纵身“跃”进小屏,《主播说联播》精悍短小的体量更适合当下这个碎片化时代,也更容易点燃网络热议。

04 受众喜欢啥:通俗文化与大众品味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网民喜欢什么?网民关心什么?

《南方周末》一篇《网民:围观影响中国?》引导语便指出,“在一亿网民面前,多大的了不起都不在了不起。接二连三的社会热点事件,正因为有大量的网民的关注和转发,才会被更快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事件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中国从1994年接入互联网,到今天第一批“原住网民”已经25岁了。

60.8%的网民和61.5%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评论政府的工作。”足见,百姓们不是不关心社会的发展,而是更愿意用喜欢的方式来关注,成为“发言人”。

“自我、现实、关怀、平等、包容、适应”是00后网民的价值标签,“习惯表达想法”是他们的一种行为反应。

近日的李心草案,大众舆论促成了案件提级立案管辖,案情的真相正逐步清晰,网民期待这真相大白!当然,在舆论裹挟中被推进的司法和正义,绝不是个案。

此外,超过2800个账号,发布视频近10万条,播放总量超过500亿……这是过去半年里政务媒体类抖音账号在平台上的数据。

走红的“抖音”县长,为家乡旅游、特产等打Call的县长们,也在用新形势适应网民的节奏。

媒介融合正在进行时,短视频成了政务新天地。也从侧面说明了网民对短视频政务的喜爱。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也在说明,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传播内容而是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传播工具革新带来的社会变革:

一是视听结合的动态形式突破了图片文字的静止限制,传播内容被具象化,具有贴近性;

二是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视频的形式趋向多样化,并且产生了良性互动;

三是短视频的垂直细分模式和短、平、快的特点,有效满足了受众碎片化的消费习惯。

政务短视频的异军突起,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认知偏见,为宣传人物形象、开发地方特色、塑造城市品牌、宣传政府和国家形象提供了现实路径,视听结合的传播模式为形象宣传提供了天然媒介。

但我们经常看到的时政报道、会议报道或者政策报道,大多都做成了“宣传稿”或“工作汇报”,新闻报道思路陈旧、报道模式套路化、报道手法呆板;新闻信息少、知识含量低;报道会议程序多、领导名单多、套话空话多。

05 做好公文”翻译官“

1) 吃透公文材料,挖掘新闻信息点

公文材料往往是面面俱到,这需要记者具有发现的眼光。一般关键的新闻信息点藏得很深,需要记者去淘金,对材料圈圈点点、划出重点,找到符合自己媒体报道的角度,有些时候可能取其一点,就可以写出一系列很漂亮的报道。但前提是,首先要遵守宣传纪律,尊重新闻规律,确保政治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报道深度,增强报道时效性。

南方传媒书院院长陈安庆老师曾介绍自己读公文材料的经验:

南方传媒书院院长陈安庆

一般情况下,拿到一份文件后,记者首先要通读几遍,直到搞清文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后才动笔。如果看了几遍文件后,还是把不准重点所在,记者可以先问问自己,最关心的是文件里的什么内容,文件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与读者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试着不看文件把稿件写出来,写完以后再核对看是否准确。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把文件里的官话、套话剔除干净,保留实质性的内容。采访时,要善于从大量的会议材料、领导讲话中剥离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抓取与读者关联度最大的内容。

只有发现新闻点,抓住脉络,结合时代背景,放在大环境下来谈意义,才能让官方公文采写报道有方向。否则,只关注“领导指示”,忽视本身的新闻价值,很难使报道产生社会效益,只能是“迎合上头”的自嗨。

2) 避免“工作汇报”

“把硬新闻做软、把硬新闻做亮”,实现从报工作到报新闻的转变。努力让会议和文件消息跳出“从材料到材料”的俗套,把工作化作新闻,从会中拎出新闻。

要围绕“抓事”、“做活”两个关键词,调动编辑手段,运用标题、导读、链接、短评、图表、漫画,“全程精细化处理”,凸显新闻性、增加亲和力,让生硬、艰涩、枯燥的政治新闻变得可读、可信、可用;提出树立历史思维,把政策文件放到大背景下来观察,知动向更知趋向,增强稿件的纵深感;树立立体思维,从决策者、利益相关者和旁观者多角度出发,把文件政策放到效果中来考量,重初衷更重实效,加大稿件的关联度。

着眼于现代阅读习惯的新变化,着力于新闻标题制作的口语化,力争好读、好懂、好记,一目了然,拉近距离,吸引阅读。

3) 平民视角

“只有让百姓知道真情,国家才会平安。”用富有“亲和力”和“人情味”的报道方式向读者传递来自官方的声音,这种“大众聊天”式的新闻文本创新才能最终赢得读者的欢迎和信赖。

中国新闻奖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奖项,其评选标准就体现着这一点:落实“四向四做”,践行“四力”要求;内容真实,感染力强,社会效果好;新闻性强,时效性强,主题鲜明,勇于创新,语言文字生动,制作精良;体现“走转改”精神的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短、实、新作品。

对官方公文或政府会议、公告等信息,陈安庆老师提醒各位媒体记者报道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 丰富信息源,多方采访新闻事件中的各种角色:政府、当事人、旁观者、赞成者、提倡者、反对者、受益者、受害者等各个视点的叙述。

(2)强调新闻事件中的共识,透析问题的冲突,展示新闻事件的趋势、展望、预测、推测。

(3)详尽新闻事实的过程

(4)着力新闻事件的解释

(5)延展事件背后体制和政策讨论

(6)延展市民对政策和事件的反应

4) 借力传播新技术

从《主播说联播》到“抖音”县长们,无不透露着,新技术赋权下,让呆板的官方公文有了新活力,“高、远、硬”的时政新闻做得“亲、近、软”,动起来,可视化,声情并茂,触手可及——用更符合互联网传播的新闻产品、报道模式和表达方式装扮自己。

昨天的进博会,习主席的金句在网络走红,“

近些年的两会报道,也都少了许多领导“认为、指出、强调”的字眼,多了些接地气的报道,花样的形式。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曾总结“两会”报道:融入新技术,探索全媒体报道;让新媒体文风倒灌传统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等强化互动,增强受众阅读体验;运用各语种及境外社交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尝试全新内容生产机制,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快讯直播、热点解读、舆论引导,让全媒体传播流程成熟起来。

5)做好把关人

陈安庆老师曾说,我跟很多报人聊天,他们即使做了几十年总编辑,最担心的还是消化能力、把关能力、驾驭能力、理解能力。毛泽东主席说过办报要政治家办报,我认为这句话到现在依然是对的,政策性强是时政报道的第一个特点,时政报道不仅涉及是地方党政机关的活动、会议还有政策法规。这些文件法规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时政报道记者编辑有很高的要求!时政报道要求较强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业务能力、理解能力。

如果你对一个地方的区情区貌不了解,你对十九大的精神不了解,如果你对最新一届地方政府党政领导班子的思考和想法不了解,如果给你的材料没有吃透,你真的找不出重点在哪里,写一篇纵深一点的时政大稿子,要比你大学时写一篇毕业论文还要难。

这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看起来,人人都有话语权了,可也实在考量着公民的媒介素养,尤其是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他们需要有更高的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解疑释惑的专业背景,见解独到的思想深度,还要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学会说人话。

参考文献:

[1] 岑雨.广电时评.今天你追“脱口秀版”《新闻联播》了吗?2019-08-25.

[2] 汪徐秋林.南方周末.网民:围观影响中国?2018-12-26.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