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造未来城市样板间!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成果发布

2019-11-05 10: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19年1月,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全面启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围绕“一环两站”建设创新集聚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先走一步,再造一个千灯湖传奇。

为科学推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南海区组织开展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研究。昨日,2019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未来城市发展研讨会暨城市设计深化成果发布会在南海举行,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成果发布,从战略定位、发展理念、城市规模、空间布局等多个维度,描绘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建设蓝图。

未来,规划面积8.58平方公里的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按照“一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步骤安排,分阶段逐步开发,致力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西门户、广佛大都市区面向未来的城市样板间、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创新试验区。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表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成果和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智慧城市研究成果,不但代表今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努力方向,更代表今后整个南海城市的发展趋势。

成果发布

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两业融合试验区

“三维一体”打造战略新平台

根据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成果,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致力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西门户、广佛大都市区面向未来的城市样板间、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创新试验区。

“湾区西门户”,即发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连通大西南等多重叠加的区位、交通优势,做好交通的“门户”;同时发挥好“门户”集散人才、资金、创新等资源的功能,建设区域开放合作新平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高铁经济带、西南地区发展、联通东盟,高铁经济带、西南地区支撑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一带一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发展的西门户。

“广佛未来城”,则是依托高铁、轻轨、地铁等高度集中的交通枢纽,加快佛山西站周边创新平台的集聚和城市形态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未来城市客厅。在这个未来之城里,将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城市平台,高标准建设智能便捷、高效创新的智慧社区。用长远的眼光,率先推进5G应用,建设集聚高端产业和人才、产城融合的活力城市。倡导生态文明和紧凑集约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生态肌理和优良文化传统,建设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样板。

而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创新试验区,围绕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为方向,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先导产业,推动金融、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科技研发、专业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整合。

深化成果指出,在建设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中,还应坚持智慧示范、零碳绿色、立体复合、文化加持的理念,真正让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成为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

一轴、两带、三区、五芯构建“15分钟步行生活圈”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坚持“立体复合”的理念,突出“紧凑城市”“立体城市”的建设,地上地下协同开发,构建“邻里—社区—功能板块”多层级复合产业社区,形成“15分钟步行生活圈”,满足人才就近工作、生活、消费及休闲需求。

具体而言,在空间结构上,这座未来之城将规划布局“一轴、两带、三区、五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介绍,“一轴”是以站场为中心,向南、向北拓展,向地下下沉9.5米,综合开发地下空间,“缝合”轨道南北两面,并通过天桥连廊系统,形成多层贯通的立体公共空间。在长约1公里的中央轴线区域,布置商务办公、展览博览、金融服务、酒店商业及创新载体等,构筑多景观、多功能的城市黄金中轴,打造成为未来城市主要的聚会场所、市民中心、综合服务枢纽。

“两带”是指“山”形水景带和两业融合创新产业带。一方面,依托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通过招大涌、王芝涌、王芝涌截洪沟,串连沿线自然山体、滨水公园、城市绿地等开放空间,延伸区域绿化生态廊道,串珠成链、水绿连城,营造连续有韵律的城市界面,形成一条具有岭南特色的“山”形水景带;另一方面,以“两业融合”为主线,沿兴业路,尤其是东西两翼,建设5G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园区,搭建新制造产业总部基地、产业孵化和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形成一条兼具发展基础和潜能的两业融合创新产业带。

“立体复合”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在“三区”建设上,即遵循TOD圈层理论,以佛山西站站场为核心,以2公里为半径范围,由内向外合理布置商务、居住、产业区域,设计圈层式城市空间形态,包括中央商务区、高端居住区和生态产业区。

在筑城过程中,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还强调“城产人文站”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快创新平台的集聚和智慧城市形态建设,提出构建“五芯”。其中,以高铁综合体为中心,打造集高铁、城轨、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枢纽芯,实现地区间资金流、人流、物流、技术流的交换;以商务人群为核心,在站场南面核心区布置大型商业百货和商务配套设施,打造全新商务体验的商业芯;以文旅项目为抓手,在站场北面打造文化艺术展示体验区和旅游集散中心的文旅芯;在桂丹路东侧的新城区域,引进省级一流名校,打造高水平发展的教育芯;以生态产业区为基地,在兴业路以南的东西两翼产业园区引入高科高智产业,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芯。

一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联动周边构筑佛山城市副中心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以智慧、绿色、复合、文化为发展理念,将建成8.58平方公里的紧凑型枢纽新城,按照“一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步骤安排,分阶段逐步开发。

不仅如此,在未来格局中,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有望改变狮山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目前,围绕佛山西站构建一个中心城区成为南海中部区域发展的共识。袁奇峰介绍,规划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的先导区,同时还预留了发展空间,未来将联动周边。通过“东引”大浩湖生态和休闲功能、“南借”罗村消费力、“西承”博爱城市建设、“北撑”南海大学城的空间战略,改变目前南海中部地区城市建设滞后、产城融合滞后现状,实现整个片区的融合发展,并在未来打造成一个100万人口、100平方公里的佛山城市副中心。

“未来这座城市将是绿色之城、智慧之城、活力之城和文化之城。”袁奇峰说,依托高铁、轻轨、地铁等高度集中的交通枢纽,将加快佛山西站周边创新平台的集聚和城市形态建设,使其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未来城市客厅;通过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城市平台,将带来智能便捷、高效创新的智慧社区;长远的眼光将推动集聚高端产业和人才、产城融合的活力城市出现;倡导生态文明和紧凑集约的理念,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生态肌理和优良文化传统,建设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样板。

专家解读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

联动打造佛山城市副中心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未来可期

“我认为,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联动周边,打造佛山城市副中心近期可为、远期可期。”昨日,在发布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成果时,袁奇峰深入浅出地对成果背后的意义、契机和前景进行了解读。

设计深化成果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这个项目不是从零开始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原来的架构和规划设计上完善升级。”袁奇峰说,早在几年前有关部门就围绕佛山西站编制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城市总体规划》,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定位为珠三角西部门户枢纽、国际性主题展贸中心和区域专业化服务中心。

袁奇峰认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成果的发布,是面对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机遇和新形势,对原有规划的升级和优化,体现了佛山、南海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原规划在佛山西站南侧布置大型会展中心,但近年来,随着珠三角会展业陷入激烈竞争,会展中心进入了竞争红海,与此同时,大型会展业与车站客流严重冲突,“开展会人一多变‘堵城’,不开展会冷冷清清变‘死城’。”因此,袁奇峰认为,会展中心不适宜作为佛山西站的“旗舰项目”,可以调整会展中心位置和规模。

打造枢纽新城时机已成熟

“现在打造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时机成熟了。”袁奇峰预测,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会形成环伶仃洋大都市区、广佛大都市区,在广佛核心区中,未来有望形成狮山、黄埔、南沙三大极点。

对于佛山和南海而言,狮山的区位优势和价值正凸显出来。在2012年版的《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狮山也从2003年的“2+5”城市格局中的“城市组团”,上升为“1+2+5”的“城市副中心”;今年1月,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要围绕“一环两站”(即佛山一环创新圈,广州南站和佛山西站)建设创新集聚区,佛山西站成为南海空间格局再造的重要战略抓手。

“轨道交通使得狮山土地价值被重估,就有可能启动副中心的建设。”袁奇峰认为,当前佛山西站已经成为广佛都市区轨道交通汇聚地,这里不仅汇聚了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和西部沿海高铁三条高铁,坐拥广佛肇、广佛环线两条城际铁路,同时,佛山地铁3号线(在建)、规划的4号线和8号线,以及广州地铁28号线西延线也在佛山西站汇集。“狮山这个地区从原来的公路交通货运为主的地区,正在转化成一个客流汇集的地区。”袁奇峰说。

围绕佛山西站打造枢纽新城,也是狮山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袁奇峰介绍,佛山西站所在的狮山工业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广东经济第一大镇,常住人口接近90万人。但对比狮山这10年的GDP增长,也发现狮山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后劲不足。在狮山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了近80%,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例均不超过20%,达不到佛山市、南海区平均水平,消费外流严重。第三产业滞后,城市规模小,迫切需要从“产业狮山”向“城市狮山”转型。

联动周边突破高铁“孤城”困境

我国高铁站基本有城中站和城郊站两种类型,借站造新城也成了一股潮流。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在规划或建设的高铁新城有120余座,但由于区位因素,城郊站及新城建设面临“孤城”“鬼城”的困境较为普遍,佛山西站要建设枢纽新城,该如何避免走入这个困境?

袁奇峰认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面积只有8.58平方公里,但要成就这个枢纽新城,不能是孤军作战,而是要联动周边,通过“东引、南借、西承、北撑”,真正把狮山城市中心连起来,全力将狮山打造成百万人口的佛山城市副中心。

具体而言,向东引进大浩湖优质的生态资源,延续休闲娱乐功能;南借罗村28万人口的消费力,策划商业Mall项目激活西站新城,解决发展中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南园区向西承接博爱新城建设,极大化利用轨道交通资源,利用站点开发TOD建设城市,与博爱新城共同构筑城市服务;同时,推动南园区的城市更新,为南海大学城提供服务设施,解决大学城服务不足问题,支撑大学城发展。

袁奇峰特别提到,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北部的南园区,是非常值得推动“三旧”改造的园区,这个园区占了狮山11.4%的工业用地,但只创造了狮山全镇2.15%的税收,打造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有望推动该园区的改造。

与此同时,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有望把南海大学城潜力激活。袁奇峰说:“创新最重要的是发挥大学城的示范作用,目前南海大学城发展多年,公共财政浇灌多年的这朵花还没盛放,把城市建设起来后,就有望把大学城激活,就可以为南海提供一个创新发展的新平台。”

圆桌对话

大咖共话“未来城市”建设

未来城市不再是一个钢筋水泥等构筑的物理城市,而是一个拥有智慧大脑、大数据经脉、可以和人互动的生命体;未来城市不再是仅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设置的城市功能单元,而是和睦共治、平等友爱、充满人性关怀的社区生态圈和生活共同体;未来城市不再是高能耗、重污染的“现代工厂”,而是环保节能、绿色集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有机体……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是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西门户,作为全新的开发区域,将高标准建设智慧引领的未来城市。未来城市具体是什么形态的?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如何打造成广佛大都市区面向未来城市发展的样板间?

昨天下午,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未来城市”这个新的发展命题展开头脑风暴,共同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未来城市建设支招。

抢占赛道打造未来城市样板间

根据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成果,将按照“智慧示范”“零碳绿色”“立体复合”“文化加持”的发展理念,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打造成广佛大都市区面向未来的城市样板间。

什么是未来城市?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杨沛儒看来,未来城市即场景,未来智慧城市有五个趋势,包括数据驱动、产业4.0、共享城市、净碳城市和情景城市,“当代的智慧城市已经走向情景化,即使用数据、氛围计算和物联网,可将城市转化为感知环境、情景空间、互动式及韧性式的智慧系统。”

杨沛儒介绍,当前世界各地正在启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包括谷歌在推动多伦多打造一个智慧城市,香港在启德机场打造东九龙智慧城市计划,而他本人也正参与日本东京一个面积为3平方公里的智慧城市实验计划,“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与其他地方起跑的时间差不多,这里还有许多别人不具备的条件,比如产业基础、政府的决策能力等,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把不同的系统,比如智慧交通、智能家居、创意工作场所等整合一起,打造未来的城市样板间。”

针对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智慧系统设计,杨沛儒提出,基本理念是打造智慧城市3.0,包含四个环节,即政府数字控制、智慧基础设施、企业及市民共享数据平台和AI物联网感知系统。

“未来智慧城市是发展的大趋势。”袁奇峰也表示,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打造成智慧城市的样板间,如果能做到,这将意味着佛山在打造未来智慧城市方面与世界同时起步了。

畅想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智慧”空间

在未来智慧城市的趋势下,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如何打造未来智慧城市?杨沛儒分享了一些可能实现的应用场景。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到达佛山西站,通过手机定位,就能“召唤”到无人驾驶的氢能源汽车,通过系统分析交通路况后,为你选择最佳路径快速到达目的地。这就是智慧出行的应用场景。

杨沛儒表示,利用氢能源车的无人驾驶系统,进行路线策划模拟,已经根本性地改变了城市的规划和建造,这个观点可以应用到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即在佛山西站南广场,利用网络大数据分析形成人流热点,并按照乘客需求来重新组织城市空间。

你也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网购货物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这是智慧物流的场景应用。杨沛儒分析,通过将无人机引入智慧城市中,估计50%的网购货物交付工作将交由无人机处理,可以减少核心区货运车流量,根据模拟计算结果,50%无人机比50%卡车,可以节省超过3升/公里的燃料。

更有意思的是近零能耗系统规划——步道压电系统,利用行人踩踏的微型发电场域,可应用于步道、高铁地铁动线、广场、儿童游戏场等高人流处。杨沛儒介绍,压电能量收集是一种依靠材料变形来提供动力的被动发电技术。他建议,狮山在货车站内、车站入口安检处、检票口和车站出口处,可规划安装压电地板。

以人为本构筑智慧引领的“未来城”

建设未来智慧城市的关键是什么?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打造面向未来的城市样板间需要突破哪些困难?

在杨沛儒看来,未来智慧城市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的原则,“要用创新的思维,特别是用智慧系统来应对气候变迁、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的因素。”

对此,2007诺贝尔和平奖(IPCC气候变迁)共同获奖者山形与志树博士也持有相同的观点,“未来城市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不仅要考虑这一代人,还要让下一代人也能在里面幸福地生活,所以我们要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城市规划要避免走粗放型的道路。”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则认为,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点不只要看科技含量有多少,还要看是否有舒适宜居的环境,让人生活心情舒畅。

在罗朝亮看来,未来城市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城市,它是以垂直应用或者垂直线条为建设的纽带;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城市,当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在垂直板块能够非常好地结合的时候,就可以给城市带来智能化。

“信息化是帮助城市更好地发展的工具。”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袁峰表示,通过“互联网+城市”可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但要注意的是,信息化不是一次性的建设,而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当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很多“烟囱”,关键要做好信息整合和管理,政府和建设单位要分清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

“要以科技引领未来的发展。希望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打造一个智慧城市、未来城市的样板间,吸引未来智慧城市的产业和相关机构集聚,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和南海高质量发展。”在袁奇峰看来,要将这个蓝图变成现实,最重要的是政府能把握住机会,下定决心,塑造智慧城市产业的应用场景,使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有发展未来智慧城市产业的可能,进而构筑一个真正的未来城市样板间。

现场花絮

嘉宾一句话推介枢纽新城

“预见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这次提出未来城市,是佛山的一个转折点,第一次以未来城市定义我们的城市发展,这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考验南海的时候到了。”在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资深媒体人龙建刚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和兴奋之余,也不忘给各位大咖现场出了一道题:用一句话推介佛山西站枢纽新城。

2007诺贝尔和平奖(IPCC气候变迁)共同获奖者山形与志树博士:

智慧城市是要创造一个让人们生活更加舒适的空间。希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能成为第一个2050年实现碳零排放的城市。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在工厂中心的一个发达城市。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打造未来城市,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成。因为智慧城市概念后面,是一个很强大的智慧城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体系,是南海可以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条路。

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杨沛儒: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现在提出打造未来城市的样板间,跟世界上其他地方打造智慧城市的起锚点差不多。这里还有许多别人不具备的条件,比如政府的决策能力、产业活力等。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未来城市的科技走廊。

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现在的视野,已经站在国际视野的制高点上,希望规划能落地,圆大家对未来城市的美好期待。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我们的未来新城。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袁峰:

佛山西站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实验室,我们可以把一些创新技术和想法结合到城市的规划中。佛山是有机会、有责任、有非常好的条件去做这样一个先行的探索的。

未来城市,未来已来。

来源:珠江时报关帅屏、柯凌娜、程虹、李华,通讯员刘四、区智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