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偏僻荒野到华洋杂处:打浦桥的变迁

马学强
2019-11-07 17:26
私家历史 >
字号

今天的“打浦桥”这一概念,主要是指打浦桥街道这一区域,位于黄浦区境西南部,因打浦桥名、路名而来,东起肇周路、制造局路与老西门街道、半淞园路街道交界,西至瑞金南路、肇嘉浜路、陕西南路与徐汇区接壤,南靠斜土路与五里桥街道为邻,北沿建国东路、建国中路、建国西路与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相依。这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商业繁华,生活气息浓厚,是上海的重要商圈之一。

但在几百年前,当时人们口中的打浦桥,仅是肇嘉浜上一座普普通通的桥梁,其地周边多为荒野。由今日之盛景,很难想象以前此处的僻静与荒凉。浮世变幻,沧海桑田,解读这一带的地名演变颇有意味。从打浦桥、卢家湾等地名中,我们或可拉开历史剧幕中光斑陆离的一角,窥见社会之巨变。从肇嘉浜上的打浦桥,到卢家湾成为区域之称;由河流凹处至于法界之中心地带,空间景观也发生大变,从荒地、农田而至于“店铺林立”,学校、工厂、里弄住宅交错,区域功能复杂完备,打浦桥与卢家湾都由单一建筑或地点之名扩大为综合性区域范围的指称,最终形成近现代意义上的打浦桥与卢家湾。这种对于地名概念与指代范围的认知演变,展现了租界扩张、华洋杂处背景下区域地名的形成与近代化变迁历程。

早年的肇嘉浜

打浦桥的来历

打浦桥原名带浦桥,其谐音打浦桥,故名。“因见于清同治《上海县志》而未见于清嘉庆《上海县志》,斯可断为嘉庆十八年(1813)至同治十年(1871)间修建。”所谓“带浦”,即靠近入海河流之意,在《松江府续志》之序篇首就有“松江枕海带浦”之语,所以“打浦桥”之名即点明了其桥所处位置,在娄泾(又名东芦浦)汇入肇嘉浜之处。

肇嘉浜又名蒲肇河,东通陆家浜而出黄浦,西通蒲汇塘,流泽极长,在宋末时,“即为海舶由吴淞江口至当时的大港乌泥泾镇(今徐汇区华泾镇一带)的重要航道。元代中叶后,又称为上海县至松江府城(今松江区)的主航道”,是上海的干河之一。

打浦桥自清末建成以来,一度处于荒凉偏僻之处,水路纵横,其地多有坟地及善堂,位于上海县城的边缘,人迹罕至,几乎未曾被注意提及。而自1914年法租界大扩张形成法新租界后,打浦桥作为法界与华界的界桥之一,因其所处之位置之特殊,才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种区域地位的提升,使打浦桥及其周边的环境得到了一定的关注。此桥在20世纪10年代之前,《申报》上的记载均是在盗匪劫掠案发时稍加提及,而在此之后,打浦桥周边的情况进一步得到注意,“有浮厝冢基不下数千余亩”,“打浦桥以南,观江北客民所搭盖之房舍,尽用棺木造成”。足见其地理之偏僻,情状之荒凉,为治安管理之所难及。

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扩张,使打浦桥成为法新租界与华界的边界之后,打浦桥一带荒凉边缘的情况大为改观。“局门桥、新桥、鲁班桥、打浦桥,上四桥跨肇嘉浜,民国四年建。”1921年,打浦桥由于“桥梁坍塌”而进行修葺。1924年由于“桥身坏损”又进行改造,而致使这种桥梁坏损迅速得到修缮改造的原因,则是打浦桥“系华界与法界毗连之处、交通极繁”,附近往来人流日益增加,乃至桥上露天秤菜业发达,而“致桥身日见损坏”,自然也要重视其修筑。

《改造打浦桥》,《申报》1924年1月14日,第15版

由此可见,法租界的扩张,使打浦桥处在了一个华洋交界的特殊地位上,政治上的复杂状况,使其吸引了大量人口,而人群的聚集逐渐催生出一系列不得不受到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打浦桥以及周边区域由此一改往日荒凉情境,受到重视,为这一区域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华洋杂处

法租界扩张之后,为改善打浦桥一带的交通状况,方便管理,当局计划修筑打浦桥路,有时也称之为打浦路。打浦桥路于1915年开始修建,在道路规划与修筑过程中,为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将打浦桥周边坟墓尽数迁开,直接使打浦桥一带荒冢遍地的情况得到改善,不仅为修路之便利,也为今后打浦桥周边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吸引人群定居经商,提高地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实现区位结构功能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打浦桥路建成之后,成为直达龙华及制造局之要道,该路由于所处位置复杂,匪盗劫掠之事时有发生,但随着沿路警备力量的加强,治安状况渐趋良好,吸引了大量的平民涌入。在20世纪20、30年代,《申报》中关于打浦桥路商铺工厂的商业及招租广告急剧增加,表明打浦桥路一带商业日渐繁盛。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增加,对于打浦桥一词传播范围的扩大与认同度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造街房召(招)租》,《申报》1931年11月10日,第17版

由此,“打浦桥”一词所代表之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作为一个繁盛商业区的地位正在逐步确立。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各类报纸上频繁出现“金神父路打浦桥”这样一个区域名称的连称,此区域建有第一、第二平民所,为平民聚集之处;且河浜纵横,江北棚户林立。

棚户林立

1932年“一·二八”事件爆发后,更有大批闸北难民为避战火而迁居此处,打浦桥一带居住人口愈加密集。由于房屋简陋且分布密集,此地带屡次发生火灾而“因该处地属华界,自来水力不足”,导致火势不能迅速遏制,损失颇为惨重。同时,由于法租界1914年颁发了《分类营业章程》,规定徐家汇路沿线打浦桥金神父路所在地区为小工厂聚集区域,至20世纪30年代,由于平民所的建立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此处工厂林立,轻工业发展颇具规模,商业也颇为繁盛。作为法界与华界之交界处,对此区域情况描述时,地理名称用词由打浦桥周围而至于打浦桥路,再到“金神父路打浦桥”这一称呼,表明作为一个整体,法华杂处、样态多样、治理困难的这一交界区域的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而“打浦桥”一词,正由最早的特指一桥而到现在成了更广泛区域的代称。

《申报》1929年11月20日,第16版,记载沪南日晖桥打浦桥一带“毁去草屋一百三十余间”

走进历史

1937年侵华日军挑起“八一三”战火,打断了打浦桥地区的发展进程。从8月19日起持续进行的沪南大轰炸中,地近江南造船所和沪杭甬铁路日晖港大桥的打浦桥地区,自然遭到了严重破坏。打浦桥地区的工厂、住宅损毁无数,后来多半变为棚户区。至1940年,打浦桥附近肇嘉浜接通日晖港转折出浦之河段历经战争沧桑巨变,已经多半被填为平地。剩下的河道也由于桥洞淤塞;两岸工人住户日多,及难民船只任意倾倒垃圾于河中;两旁工厂排泄污水垃圾;战争炮毁民宅,破碎砖瓦之淤塞等种种原因,打浦桥附近“东西污流,计东段约长九十公尺,西段约长十公尺,臭秽不堪”,“桥之东首大半被垃圾及沙泥堆积,已无污水,西首储集泥土高达一丈,其河道交界地点筑有低堤,积污水有尺余”,“水色黑,经蒸发后在一定时间发出奇臭,使人难受”。针对这种情况,1940年法公董局董事杨高思向南市区公署长沈世景提出由法公董局代办填塞打浦桥下河道之工程,经审批后,利用附近战前炮毁民宅破碎砖瓦将打浦桥下河道填平,打浦桥失去其横架肇嘉浜之桥梁功能。

1947年,上海市工务局调查发现“中正南二路底打浦桥河浜前由旧公董局将此河填满,至今已五年矣。但桥身犹存,横穿徐家汇路,交通至感不便,各种车辆下桥时往之,丛生撞车伤人之事,巨祸细伤每月有数十余次,其小者当时解决,大之则警官动府……又有十七路电车掉头时也因桥堍高矗常与桥车轮相撞,诸多不便”。所以工务局最终于1947年决定拆除打浦桥桥体。至此,这座横跨肇嘉浜转入日晖港河段的桥梁在存在了百年之后,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打浦桥”一词,却留存了下来,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

本文摘录自《打浦桥:上海一个街区的成长》,马学强 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10月。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现标题和小标题由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熊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