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口帮扶遵义七年:上海的温度和力量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发自贵州遵义
2019-11-04 06:4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

贵州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由上海对口帮扶贵州遵义。七年来,一个个上海援建的项目在当地落地,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切实的福祉。一批批上海的援黔干部背井离乡,他们扎根遵义、深入基层,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洒在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决战、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遵义,走进上海援建项目,实地感受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给当地带来的改变。

10月21日“沪遵劳务直通车”第三期订单班学员从遵义机场启程赴上海工作 汇川区人力资源市场 供图 

订单式培养,劳务直通车直达上海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为解决东西部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效的问题,遵义9个受援县(市)与上海3个支援区加强对接交流,分别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制定了工作目标和计划,2018年4月19日由沪遵两地人社部门联合授牌的“沪遵劳务直通车”正式“发车”。

沪遵劳务直通车实现了对扶贫攻坚对象的精准聚焦,为遵义全市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提供全程免费服务。一年多来,“沪遵劳务直通车”高频发车,有组织劳务输出成效明显,遵义当地不少建档立卡户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顺利踏上了赴上海就业的旅程。2018年,“沪遵劳务直通车”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235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1395人并实现8370人就业。其中,转移到上海就业的有797人。

在就业中扶贫,在扶贫中实现更多人就业。当地还探索出了沪遵劳务协作新模式——订单式组织输出培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实施,向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上海企业定向输出劳务。由第三方培训机构对全市范围内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和各类社会人员实施精准培训,以上海企业的用工标准在遵义培训电焊工、起重工、装配工、行车工等,从而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培训结业后便可输送到定向企业工作。

遵义市汇川区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输出到上海就业的贫困人员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在上海的年收入平均在6万左右,相比遵义的同类型工作年收入翻了近一倍。今年年底前,遵义还将在上海建立农民工之家,更好地为在沪遵义籍农民工提供服务。

良好的薪酬和劳动保障条件,树立起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的信心,也坚定了当地贫困群众到上海务工决心。记者来到“沪遵劳务直通车”汇川站点的当天,第三期订单班25名学员正从遵义机场启程前往上海工作。

“我们与上海的这些大型企业合作输送劳动力,是为了有一天遵义发展好了,这些人可以回来,用自己在上海学到的本领建设好自己的家乡。”遵义市众劦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从村民到市民,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但只有做好异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切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的关键。

来到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楼房映入眼帘,这个安置点由五个小区组成,共有易地扶贫搬迁居民1700余户,共6700余人。

为了让这里的搬迁群众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实现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和谐的氛围,2019年7月,上海杨浦区长白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援建了田坝社区的睦邻中心。睦邻中心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社区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睦邻活动。

来自上海杨浦区长白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胡卫东是田坝社区睦邻中心的负责人,他向记者介绍了睦邻中心刚刚开业的“爱心超市”。在爱心超市的货架上,整齐摆放了湄潭当地的茶叶、酒、菜油等特色产品,展柜上还挂着很多款式不一的衣物。

“这些崭新的衣物都是上海的热心市民捐赠的,我们爱心超市里的商品并不是买卖的,而是安置点的居民通过在社区做义工,比如打扫社区环境卫生等活动积累积分,用积分来兑换超市里面的各种物品。”胡卫东告诉记者,很多群众虽搬离了偏僻落后的山村,但还是存在背井离乡的思想。睦邻中心就是通过引导和帮助群众改变思想观念,让安置点的居民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城市生活,实现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

田坝社区睦邻中心向老年人发放慰问品 田坝社区供图  

田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圣莲表示,社区把每个月的17日定为“睦邻市集主题日”,持续开展公益性活动,为社区的群众送服务、送文化。社区还会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养老保险咨询、健康义诊等服务,以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两不愁,三保障”是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提出的目标,这其中,教育的保障被放到了重要位置。正安县是遵义地区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也是全市唯一没有脱贫摘帽的县。位于正安县工业园区内的瑞濠移民安置点是遵义市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安置点。当地的居民告诉记者,在这里有一家“上海幼儿园”。

居民所说的幼儿园是2018年9月建成的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上海市杨浦区投入了1000万元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建设。如今这个占地8.2亩、建筑面积6617.02平方米的幼儿园已经成为正安县教学设施最完善的公办幼儿园,目前已吸纳了当地558名适龄儿童入学,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进行课外活动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图     

气派的建筑、明亮的教室,记者到来时,恰好是大班孩子课外活动的时间。幼儿园的塑胶操场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奔跑、游戏,阳光下是孩子们最纯真的笑脸。澎湃新闻记者获悉,除资金帮扶外,杨浦区还安排杨浦区第二艺术幼儿园全方位指导该园建设和运营,让这里的幼儿教育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

幼儿园教师胡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里就读的孩子很多都是来自周边的乡镇,基础条件并不是太好。上海先后选派了多名教师来幼儿园蹲点帮扶,也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开展培训、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当地教师也逐渐领会和认同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在正安全县率先采用了上海幼儿园实行的生活、学习、运动、游戏四大模块教学法。以学习模块里的个别化学习为例,在集体学习之后,老师还会针对每个孩子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化补充。幼儿园的孩子们也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进步明显,上海的教育帮扶给山里孩子们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而享受这样优质的幼教资源,每个孩子每学期只需缴纳几百元的费用,与当地其他公办幼儿园的收费保持一致。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是全国第一的,但搬出来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教育配套十分重要,援建幼儿园不仅是硬件上投入,上海的老师也来参与教学,他们带来最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上海第三批援黔干部,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说。

解决民生难题,科技助力脱贫

汽车在群山之间穿行,经过“山路十八弯”的起伏,记者终于站上了海拔1125米的白马山顶。这里有一座蓄水池,里面的水来自落差739米的山脚下,而蓄水池的另一头连接的是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红丝乡上坝村11个村民组的1857名村民。

在上坝村村民的记忆中,喝水难是困扰当地人千百年的难题。“每天背着水桶下山到水源地取水,上午出发中午才能回到家。全家人一天的用水都得靠这么背回来。”当地村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人和耕地在山上和半山腰,河流却在山脚下,虽然当地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上坝村面临着工程性缺水的难题。

红丝乡上坝村自然能提水项目 红丝乡政府 供图

当地的上海援黔干部看在眼里,努力寻找着破解的办法,他们了解到上海的一家企业成功研发了自然能提水系统,不用油和电即可通过自然落差势能将海拔低处的水提升到海拔高处。经过多次实地勘查和反复论证,2018年6月上海市奉贤区出资325万余元援建该项目,务川自治县也投入55.31万元。在大家齐心协力推进下,务川自治县红丝乡上坝村自然能提水项目于当年12月竣工。

“自然能提水系统是以微小水力能作为动力,利用河流的落差将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水流冲开阀门并压缩空气,形成有压空气后,再将低处的水向垂直扬程739米的制高点蓄水池引流,现在每天的提水量能达到165立方米,上海的援助解决了我们千百年来的难题。”红丝乡人大主席王家军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如今,上坝村的村民在家里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用上干净的水,很多村民还第一次用上了热水器。水源有了保障,农业发展也有了希望。当地的油茶、天门冬等经济作物也有了固定的灌溉水源,不少村民还决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记者了解到,解决高原地区缺水难题的“上海办法”正在向务川全县推广,纵横交错的输水管网将山间清泉送至千家万户,为山区脱贫致富“解渴加油”。

可持续、市场化,产业扶贫激活潜力

在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中,产业扶贫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如何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优势产业,从而激活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上海的援建干部们没少动脑筋。

在援黔干部的牵线搭桥下,2018年底上海圣华集团在正安县建立了养殖示范基地。在正安县谢坝乡东礼居林下生态鸡养殖项目点,养殖棚内正在照料雏鸡的上海圣华集团技术员汤治告诉记者,今年7月公司将他派驻到这里,主要是为当地贫困户的养殖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正安县谢坝乡党委副书记孙勇告诉记者,谢坝乡采取龙头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养殖了生态鸡两万羽,采取统一鸡苗、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保险的“五统一模式”面向群众和贫困户进行散养。

正安县谢坝乡党委副书记孙勇向记者介绍当地养殖的林下生态鸡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图  

今年9月26日,圣华集团拿到了贵州省第一张活禽进沪许可证,这意味着贵州活禽可以直接通过“点到点供应”运到上海进行加工处理。过去上海市场上只能买到贵州的冷冻鸡肉,而新鲜鸡入市则可以瞄准消费升级市场,逐步走向高端。借助上海圣华集团提供的技术和销售渠道,谢坝乡正在努力打造生态鸡产业链示范乡镇,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

上海援黔干部,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告诉澎湃新闻,对口帮扶中他们一直坚持“组团式扶贫”,这意味着不是一家上海的企业,而是多家上海企业参与其中。从产、供、销全产业链参与协作,从而带动当地农户、合作社广泛参与。

“从输血到造血,我们的扶贫最重要的是将产业真正建立起来。这其中市场化、可持续就变得非常重要。”李国文说。

外来赠予式的扶贫只是一时,市场化、可持续才是扶贫协作的真谛。在贵州省最北部的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由上海援建的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不仅定点供应上海高校的食堂,也凭借过硬的品质进入了贵州邻省(市)重庆的大型超市。

道真海拔2000多米,种植出的蔬菜品质好,无污染。但重重大山不仅挡住了村民们的眼界,也挡住了道真蔬菜的“去路”。不同于平原地区,道真特殊的高原山地地形无法开展大规模机械作业,且因为土壤坚硬,储水耐旱也成了难题。如何才能扬长避短?

2017年,结合上海农科院专家的建议,当地开始种植经济附加值高的蔬菜。2018年1月,道真县宝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河口镇成立,这是在全县率先尝试的混合制公司运营模式,更多的本地农户开始从中受益。上海为这里援建了育苗温室、蔬菜大棚、冷链物流中心,并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支持。在上海的帮扶下,道真的蔬菜开始探索品牌化之路。

上海援建的道真蔬菜基地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图

2017年,提档升级后的道真蔬菜凭借着优良的品质和标准规范的操作顺利进入了重庆的大型超市,道真县与超市还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如今,道真运出的每一份蔬菜包装上都印有二维码,消费者用手机扫码便可追溯蔬菜生产的全流程,道真高原蔬菜的品牌也在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从过去单纯的输出资金、输送干部到如今扶贫协作的双向互动,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被发达地区的理念激活后也开始有了新的创造。道真县河口镇镇长张国勇告诉记者,现在蔬菜基地发展起来了,附属设施也完善了,下一步将继续利用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契机,沿蔬菜基地旁的凌霄河建设漂流旅游示范点,打造农旅一体的产业发展脱贫致富道路,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