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溺水频发,救生员不够,“黑科技”能守护生命最后的防线吗

澎湃新闻记者 李琼
2019-11-02 18:42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民健身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投入健身活动中。其中,老少咸宜的游泳就颇受大众喜爱。

事实上,游泳并非完全没有风险。为了保证大众的游泳安全,如今每个游泳馆都配备有游泳救生员。但他们毕竟是血肉之躯,不仅自身存着无法避免的视觉盲区,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经验判断错过呼救。

那么,如何来保证游泳池中游客的安危呢?也许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来监控泳池内的情况,并通过“人防+技防”的方式来避免溺水悲剧的重演,会成为未来游泳馆的发展趋势。

溺水,就在我们身边

游泳不仅能够清凉消暑,还能休闲减肥、强身健体。每到夏天,各地泳池就跟下饺子一样迎接络绎不绝的泳客。

去年发布的《2017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快走(健步走)、跑步、骑自行车、羽毛球、游泳成为市民参与体育项目的前五名,其中游泳排在第五位。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游泳馆供市民活动,上海市今年夏天向市民开放了800家游泳场所,数量较去年增长超过10%。同时,上海市体育局还进行了一系列安全开放管理专项检查。

在这些检查中,检查人员对游泳场所救生组长、救生员、水质管理员和游泳教员等各类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以及救生员实际上岗、急救设施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

政府定期对游泳馆的检查,是为了确保每一位泳客都能安全的在泳池中休闲娱乐。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运动背后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这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溺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全球溺水问题报告》显示,溺水已成为造成儿童及青年死亡的十大杀手之一,其中5岁以下儿童溺水死亡率最高。

的确,这样的悲剧每年依旧在不断上演——2019年6月,一名八岁男童在广东佛山一小区泳池内溺水,后经抢救无效身亡;此后一个月,广东东莞塘厦镇一名3岁女童在一小区泳池内溺水身亡......

令人痛心的还有2018年7月发生的儿童溺亡事件。当时,一名5岁小男孩在游泳馆里溺水4分多钟,旁边多名大人经过均没有发现异样,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

游泳救生员并非是万能的

资深救生专家表示,游泳场馆其实每天都会发生若干次游泳溺水的危机,比如勿入深水区、低血糖、腿部抽筋等,任何一个异常如果不及时施救,都会酿成大祸。

为了避免危险的发生,现在正规的游泳场所都会配备游泳救生员。按照国家标准,游泳池中每250平方米至少配备3人,超出部分每250平方米增加1人。

不仅如此,这些救生员还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今年上海市就有11000多名救生员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此外,各类大型水上游乐场所也已纳入高危体育项目(游泳)经营许可范畴。

但即便做好万全准备,依旧无法百分之百保证零风险。多年从事游泳馆运营的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吴作好就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救生员其实并非是万能的。

“泳池里的泳客众多,救生员很难保证追踪每个泳客的状态,更何况很多溺水事故发生时没有丝毫征兆,稍欠经验的救生员很难快速地将游泳嬉戏者与真正的溺水者区分出来。”

除了这些“血肉之躯”自身的限制外,救生员的培训和其专业性也存在不小的问题。比如今年新华社就对北京的游泳场所进行调查,发现一些游泳馆的救生员存在开小差、擅自离岗等不职业的行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职业还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人民日报》曾在2017年报道称,全国一共有15万游泳救生员持证上岗,但与快速增长的游泳馆相比,游泳救生员的缺口却越发明显。

人防+技防,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

显然,依靠人力并不能很好地保障游泳池的安全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精密且不知疲倦的机器也许可以弥补这一漏洞,成为救生员的好帮手。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探访了一家上海市的游泳馆。在这里的游泳池内安装了好敏科技的3S泳客安全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这一“黑科技”与救生员一起成为泳客安全的双保险。

3S泳客安全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是上海好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团队研发的全国首个泳客安全预警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致力于解决游泳场馆运营中面临的安全痛点。

好敏科技的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该系统以物联网、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安全为中心,通过智能终端采集信息、通过云平台进行大数据计算处理与分析,最终将溺水预警信息及时在电子显示屏、现场广播等设备上进行不同等级的提示。

“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将系统预警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并设置了安全、注意、关注、跟踪、警示、警报6个预警等级,泳客在水下滞留的时间越长,预警等级就会逐步提高。”

一旦发现泳客存在溺水迹象或其他安全隐患,便自动启动六级逐级预警机制,系统及时发出警报并显示出游客所在位置,迅速指引救生员在第一时间实施紧急救护工作。

当然,警信息系统并非是取代救生员,而是作为人防的有力补充。通过技防手段弥补救生员的能力、经验、责任心等人为因素的不足,也大大降低了场馆的管理风险和运营成本。

吴作好认为,这样的“人防+技防”能够为泳客提高更加安全的防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泳池溺水事故的概率也终将会大大降低。”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