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区更新·展|上海大鱼营造①:年轻人缘何参与社区

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董怿翎 李麑
2019-11-12 17:07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今年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下午,上海新华路669弄门口举行了由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发起的摄影展——我们住在六六九。视频拍摄:周平浪 视频制作:吴飞颖 采访:冯婧(04:56)
【编者按】

参与社区活动的人多以老年人为主,但上海有一家社会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却以吸引年轻人参与社区而受到颇多关注,甚至成为当下社造圈的“网红”。

大鱼营造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也在自己的街区进行了不少社区实践。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社区?“在地组织”的社区实践有哪些不同?本期的社区更新观察团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社区更新观察团”的第一场,我们观察了一条会定期聚餐的弄堂——金友里,探讨了居民自组织的可能性;第二场,我们在彭浦镇观察了上海第一例全部加装电梯的小区,探讨了社区协商的可能性;第三场,我们走进了中大居民区,探讨居委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的可能性。第四场,我们将观察位于上海新华路的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探讨一个在地社会组织能给社区带来哪些可能性。

10月7日,新华路669弄门口的摄影展开幕式。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图

十一长假的最后一个下午,新华路669弄门口聚集了一群人,突然闯入的快递员不知发生了什么。他两边看看,一边是坐在板凳上的、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居民,一边是拿着自制“话筒”的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的连接官浦睿洁,正在介绍身后的“睦邻微空间”里展出的摄影展——“我们住在669弄”。

不同于通常以老人为参与主体的社区活动,这次活动由希望吸引年轻人参与社区的社会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大鱼”)发起。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社区活动?这是“社区更新观察团”对大鱼提出的第一个疑问。

同样不同于通常以外来者身份介入社区的组织,大鱼的办公室隐藏在新华路669弄深处的小院,理事之一何嘉就住在669弄,还有三位理事在新华路街区居住或工作,这让大鱼符合了“在地组织”的基本条件,也为他们参与新华路的社区更新提供了更多正当性和便利性。“在地组织”的社区实践有哪些不同?这是“社区更新观察团”对大鱼提出的第二个疑问。

新华路669弄的居民介绍照片里的故事。

社区摄影展

“大鱼在这里已经一年多了,这次摄影展还是办晚了。”何嘉认为,这次摄影展给了自己重新认识小区的机会。

之所以说晚了,一方面是摄影展的落地一拖再拖,成立一年多,因为成了“网红”社区营造机构,大鱼的工作有些应接不暇;另一方面,大鱼的设计师对新华路社区营造实践也在反思。

大鱼的另一位理事尤扬是AssBook设计食堂的联合创始人,由她发起的“2018城事设计节”落地新华路。包括何嘉设计的 “睦邻微空间”,共有6个社区更新项目在新华路街区落地。有1个项目只停留在图纸上,还有1个项目由于少数居民反对,未来将从新华路669弄移出。

2018城事设计节后,遭到少数居民反对的项目,未来将移出。

何嘉因为无法顺利落地的项目,受到了一些居民的指责。何嘉认为,城事设计节确实撬动了外部资源,并将改变的契机引入社区,但这些项目没有进入社区内部,设计师的作品也很难得到后续维护。

一直在背后支持大鱼的梅安社区第一支部书记冯益提到,大鱼在669弄的交流,说多也多,说不多也不多,还是要多和人聊天,比如夏天多在小区门口坐坐。

1982年,新华路669弄工人新村建成,属于单位自筹资金建造的福利房,主要分给上海化纤四厂的职工。64岁的冯益是最早进入新华路669弄的住户之一,虽然婚后搬到虹口区,但晚年又搬回新华路,打算在这里度过余生。

他很认同大鱼的年轻人正在做的事。看到承受压力的何嘉,冯益会耐心提出建议,还会鼓励大鱼,“要站稳脚跟,不要有搬走的想法,小区就跟你在一起”。

新华路669弄居民冯益(左二)与大鱼营造的工作人员讨论摄影展事宜。

新华路区域街坊群

社区营造(まちづくり)——这个1960年代开始在日本流行的社区实践。虽然不同地区对社区营造的理解不同,背后的机制及相关实践也不同,但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更多是自下而上的社区实践,由居民自己发起,或在第三方组织的协助下进行。

如今,社区营造在上海等都市成了流行词。成都市从2016年起开展社区营造工作,2018年投入15亿支持社区营造。在上海,不管政府机构,还是设计师群体、社区工作者,在社区进行相关实践时,也常把“社区营造”挂在嘴边。

大鱼营造理事武欣曾在《社区营造|家门口的城市设计:一场在地居民共创实验》一文中表达过自己对社区营造的困惑:“我受到很多日本和中国台湾社区营造的案例影响,幻想着可以和居民们一起为共同的利益努力,用设计改变人们对公共空间的理解,对场所的心理归属感和基本的生活习惯。可是现实中最大的问题是:在土地公有制的中国,这样的提案,管理和实施主体是谁?”

设计师出身的武欣在家门口遛娃,看到脏乱差的人车混行马路,心里不服,“做了这么久的城市设计,难道连家门口的小弄堂都设计不了吗?”

2017年城事设计节期间,武欣在愚园路的社区营造项目中结识了一些住在新华路街区的青年KOL(意见领袖)。2017年8月3日,武欣建了一个40人左右的微信群——新华路区域街坊群(以下简称“街坊群”)。借参加“城市设计挑战赛”的契机,武欣趁热打铁,在当年8月6日发起第一次街坊见面会,希望了解大家对社区更新的愿景。约20人参加了这次工作坊。

“每个人都讲了自己在社区的‘斗争’经验。” 武欣发现,这些年轻的新上海人,和上海的爷叔大妈一样,也关注自己生活的社区,对社区都有各自的痛点和诉求。不同于老年人,这些年轻人还有丰富的资源和很高的行动力。

后来,为了帮新华路街道挖掘有潜力的空间,街坊群组织了第二次线下见面会,虽然工作坊氛围没有第一次那么热烈,但在居民区书记的帮助下,活动在不对外开放的孙科别墅举行,算是参与工作坊的街坊的意外收获。

这种居民、政府与商家合作的模式,似乎让大家看到了改变社区的可能性。不过,街坊群里也讨论过拆违,受到影响的店家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探讨,各自阐述了立场,当然最终也没有在现实中带来什么改变。

2018城事设计节中,新华路669弄的楼道改造项目。

2018年7月,随着城事设计节的推进,大鱼组织了一次线下活动——安顺绿地开放日。设计师希望改造这片绿地,通过开放日活动,吸引路过的街坊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过,由于绿地管理部门没有参与意愿,这个项目一直没有进展。

不过,这次活动中两个外国小孩让武欣印象深刻。他们跟妈妈下来玩,发现篮球场被包场了,没有地方活动的他们急哭了,还留下了自己的建议:要有儿童专有的活动场地。后来,这位妈妈决定做一次周末包场,邀请周边的孩子一起玩,大鱼帮忙把消息发到了街坊群,并一起组织了活动。

如今街坊群里有400多人。和很多社区的微信群一样,大家会一起约着健身、打球,推荐周边好吃的餐厅;也会共享一些资源,比如创业者共享办公空间。二手市集也成为街坊喜欢的一项活动,大鱼策划组织过两次。

今年9月,在大鱼的鼓动下,街坊群的其他居民自发组织了二手市集。这样的活动形式也是大鱼希望看到的,不是只靠大鱼组织,而是鼓励其他街坊自己发起和组织。这也符合大鱼对自己的定位——社区的陪伴者。

9月22日,在大鱼的鼓动下,街坊群的居民Fang组织了一次二手市集,Fang正在贴海报。

在地组织的挑战

武欣认为,街坊群虽然是个松散的弱联系组织,但由于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大家能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2018年城事设计节期间,大鱼一户户拜访669弄的居民,也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但因社区更新,群内出现了直接的利益冲突,群氛围也与之前的街坊群迥然不同。

在上海的普通社区里,通过居委会和居民沟通,仍是最普遍和最易操作的方式。这点在社区更新观察团的前三个案例中都非常明显,居委会可以直接打电话到居民家里通知消息,居民有诉求也直接找居委会。

像大鱼这样的社会组织,想要在社区里改变现状,仍是困难重重。某种程度上,尽管大鱼扎根新华路,却仍然缺乏进行社区更新的合法性。很多时候,这份工作背后的驱动力可能来自设计师对空间改造能带来美好生活的执着。

那么,大鱼为何引起那么多关注?包括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以及通常对社区不感兴趣的年轻人。

一方面,大鱼是一个非常稀缺的、专业且跨界的社会组织,大鱼的理事之一金静正在日本攻读社区营造的博士,将不少日本经验介绍到中国。某种程度上,对日本等社区营造成熟地区的想象被投射到大鱼身上,大鱼似乎成了大家阅读到的美好社区营造故事的中国版探索者。

另一方面,大鱼正在探索的一些社区营造方法,比如参与式设计、社区工作坊等形式,符合了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也符合年轻人对设计的期待。

武欣认为,年轻人有很大的表达意愿,尤其是年轻父母,有很多和社区发生的故事,但是没有平台表达。年轻人不知如何参与社区,而大鱼正好提供了一些机会。

澎湃新闻采访了几位通过大鱼参加新华路街区活动的年轻人,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王丽:大家一起就不觉得那么难了

36岁的王丽一家住在新华路“外国弄堂”(211弄和329弄)。十二年前,王丽因为做研究生项目从西安来到上海,住在新华路的银河宾馆,从此便爱上了这条街道。第一份工作地点就在新华路,她很高兴;到自己安家时,她抱着“宁可买小一点也不愿意去外面”的想法,果断选择新华路,在她看来,“这里才是上海”。现在,王丽不仅家住新华路,同一个街区中,还有她的工作室和她先生的工作单位。

热衷于做公益的王丽,一直积极帮助居委会组织活动。有了孩子后更是如此,她和二十多位新华路街道的妈妈组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去年夏天,王丽受大鱼邀请,加入了“新华路区域街坊群”。只要时间允许,王丽都会去参加这个群里发布的社区活动。

光影斑驳的新华路。图片来自王丽
口述:

街坊群加深了我对新华路的了解,原来新华路里还藏着这么多有才干的人,街道上还有那么多小店。

大鱼做的“共创新华可持续地图”工作坊与我一直在做的零垃圾项目理念一致,所以我们也互相支持。在做这些事情时,旁边有很多小伙伴一起,觉得更有力量。

我在社区里做了几年活动的感受是,其实想去改变一些东西非常困难,只能在不触动旧的利益集团的前提下,再生发出更好的主意。这需要智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很多的沟通、等待和理解。在这点上,大鱼的社群非常有责任感,比如番禺路222弄改造的时候,他们能够沉住,去期待、去一点点感化,相当不容易。

以前我组织孩子义卖,小朋友做好自己的作品去卖,走到上海影城门口,城管觉得影响城市形象,不允许卖;走到幸福里,商家们也投来异样的眼光,而且不欢迎义卖。但番禺路222弄改造完后,有了市集活动,给社区带来一些教育。人们逐渐熟悉了这样的形式,就不觉得那么突兀。而且,大家一起,就不会觉得自己特别难了。

我们现在到一个地方,会发现其实邻居之间没有连接,整个社区的人也没有连接。但是我觉得大家互相认识、资源连接后,不光会带来现实和物质上的改变,文化也会变更,人会变得更柔软、更环保、更亲切、更美好。我们的社区应该会继续向这个方向走。

海豹王xx:一起参加活动成为社交方式

“海豹王xx”是一个自由职业漫画家,初到上海时,朋友带她到新华路转悠,她并不知道路名,只觉得“能住在这片也不错”。后来,通过租房信息平台,她住进了幸福里对面的长发小区,正式“认识”了新华路。近四年时间里,与她合租的两位室友都换了人。

经朋友介绍加入街坊群后,海豹王xx参加了“共创新华可持续地图”的工作坊,采访了社区中不同的人,她觉得很有意思。但1989年出生的她直言,自己“超级懒”,平时如果没有大鱼邀请她参加活动,她可能不会去。

街坊群也成为了大家生活信息的来源之一。比如,一家重庆小面店搬了,街坊们会询问新址,发起讨论。海豹王xx也会在群里分享自己最新的漫画产品,因此收获了街坊们的支持和新朋友。

喜欢在新华路散步。图片由海豹王XX绘制。

口述:

以前,社区给我的印象是一群老年人推着婴儿车在唠嗑。我住在南京的时候,不太参加社区活动,也不觉得我与社区有什么联系。但现在,看着大鱼做活动,比如给一些番禺路上的老招牌做设计,你会意识到,这些东西和你的生活是有关系的,每个人都可以做点什么,让这个社区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也愿意参加活动。

我的好些朋友也都住附近,所以我们有一种自发形成的社区联系,一起参加活动也成为了我们社交的一种方式。

我对目前的状况已经很满足了,(新华路的)社区建设在上海也非常难得,希望大家继续好好地在一起。

竹薇:街坊与大鱼搭配合作效率更高

40岁的竹薇在上海生活了近20年,一直居住在新华路一带。现在,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参加社区活动都以小朋友的需求为主。

去年九月,孩子参加了一次大鱼组织的社区儿童剧场计划,竹薇印象深刻。每到周末,二十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采访路人、熟悉街道上的声音和气味,七周后,孩子们根据主题,把观察到的内容排演成剧,在公共区域向家长和街坊表演。竹薇认为,这种形式特别的公益活动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也给他们机会交到新朋友。

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竹薇认识了大鱼,加入了街坊群。此后,她觉得自己与社区的关系更近了。

新华社区的篮球场上,街坊小朋友们在剧场排练后碰巧遇见了2018年的第一场雪。竹薇 图

口述:

原来居委会也有活动,但我参与的不多。相比之下,大鱼的活动更社会化,形式更多样,特别是有了微信群之后,大家联系得更紧密了。大鱼的小伙伴都很阳光、积极、有活力,他们的理念与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契合,所以推出来的活动很受欢迎。

我希望他们以后能办更多的活动。如果是居民自己发起活动,我觉得也不能离开大鱼,因为他们和街坊邻居熟,走到街上大家都认识,所以资源比较多,跟他们合作效率会很高。

参与社区活动,孩子是一部分原因。另外,参与的人基本都是我们的街坊邻居,招呼一声的话,以后生活上遇到问题,更容易解决。因为大家熟悉了。

我们群里也有一些年轻人。我猜他们可能比较年轻,还没有小孩,但他们的参与度挺高的。比如说他们是店主,需要参加活动,把自己的产品或者把自己的人品推销出去。虽然平时我一般不去酒吧或咖啡店,但在群里看到店主很活跃,就认识了他们,之后就会带客户或朋友进他们的店坐坐,店主也会给街坊一些折扣。这个其实对大家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没有这个平台的话,大家你是店主我是顾客,太生硬了,没有亲近感。

新华路669弄是个示范点,未来我希望我们小区可以向他们看齐。

Kevin:看重社区的便利性

32岁,城市设计师,2012年毕业回国,在上海的第一站,就住到了新华路(幸福路)。

Kevin最初住在这里是巧合,因为离公司比较近。最初几年没有太多的探索周围区域,多是穿过华山路到法租界去过周末。后来新华街道有了幸福里、哥伦比亚公园,一些其他的商业热点慢慢“生长”起来,这些更浓的生活气息,让他更多的留在新华街道过周末。因为和大鱼营造的理事何嘉有共同的朋友,Kevin今年也加入了新华路街坊群。

Kevin和朋友兼职运营着一间番禺路的画室,这也是他的儿童美育创业项目。如今这个班有了20多个小学员,其中一个孩子是新华路街坊群介绍过来的。今年六月,大鱼营造组织了一次和垃圾分类有关的活动,Kevin在其中组织孩子们用纸板箱制作垃圾桶,并在上面涂鸦。在他看来,这样的活动能够认识社区,也能让更多的街坊了解、重视儿童美育。

参加“翻滚吧,垃圾!”儿童垃圾艺术创作工作坊的新华路居民。图片来自kevin

口述:

我看重社区的是便利性,有没有什么值得的东西能邀请朋友过来,这也算是一种社区的认同感吧。我在这里住得比较久,新华路是一个挺大的社区,有的地方我从没有去过,估计以后也不太会去。

街坊群里会有一些好玩的信息,二手货品买卖,也有人会推荐一些小店、裁缝铺、餐馆。裁缝我不太用到,吃的地方大部分我以前都知道。所以加入街坊群,并没有让我觉得对社区有了更多探索。

今年四五月,上海刚刚提出垃圾分类,大鱼说要不要做一次活动,我就参与进去。我们在新华路一个公园找了一片空地,最后效果还不错。很多小朋友参与进来,有的还会写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孩子会说:“我希望有一个万能垃圾桶,可以随便乱扔,但是它会自己分类好。”也有的就觉得垃圾桶的颜色不好看。

也有的阿姨带小朋友来,会“指导”小孩:“你要这样画,不能那样,你要比别的小朋友画得好。”当时我们就想让阿姨走开,让小朋友自己做。这也能让你感受到,新华路还是很传统的街道,生活在这里的人思维还是比较传统。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是一种“口袋口”,或者说是窗口,能让社区的信息释放出来。

以前在国外读书时,我也参加过社区活动。比如周末的集市,可以买些超市里买不到的东西。国外的一个小镇就这么一个广场,所有公共性的东西都发生在这里。

中国的社区活动还是在麻将桌、茶馆。地方文化不一样。我小区的门卫亭就是一个社区活动点,老人们在这里遛娃遛狗。还有就是业主委员会有一些群,线上活动。但营利性的或者持续在做的(第三方),还是很少。

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有点空闲了可能会看看豆瓣,哪里有演出有展览,不会待在社区,年轻人会在城市范围内活动,甚至跨出去。

要想吸引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就需要一定的持续性,要让人知道。新华路可能有几万人吧,我们这个街坊群才几百人。做一个活动让几百人知道当然很好,但还有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新华路还有这样的活动。

麻进:在群里找到狗很神奇

1981年出生,艺术家,结婚后住在新华路(番禺路法华镇路附近),在这里住了八年多。今年加入了街坊群,参与了大鱼营造的活动,和新华路的孩子一起用回收物品搭建了一个立体书法的装置。

他提到另一种“社区”,不以地缘为基础,而是线上的社群+线下活动串联起来的一群人。

与大鱼营造一起进行的装置艺术。图片由麻进提供

口述:

最开始看到《新华录》是在幸福里的书店里,在《新华录》上看到了一个“《新华录》共创计划”的二维码,就找到了或或(大鱼营造的工作人员)。当时看到杂志封面觉得很亲切,里面的内容也比较接地气,都是很实际的故事,还是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

街坊群是年轻人比较多,如果年龄差太多会有代沟。群里挺热闹的。有人转让二手物品,还有人转发寻狗启示。有个群里的朋友,他们家有两个小孩,妈妈遛娃的时候,狗就跟着,结果走着走着就走丢了。丢了三四次,最后都是在那个群里找回来的。很神奇。

我自己是做立体书法装置艺术的,就是从不同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字。和大鱼营造搭上线也很巧合。原本我受一个商场的委托,帮他们做一个装置艺术,方案出来了,最后没能做成。刚好大鱼营造讨论新华路可以做哪些活动,我就说不如把这个中途作废的项目拉到新华路来做。

所以我负责材料和创意,都是用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成本也不高。他们(大鱼营造)负责召集人,安排场地。

我自己有参与另一个社区,和新华路很不一样。美国有火人节,中国也有类似的活动,上海的叫“龙焰”(Dragonburn)。很多外国人在上海上班,向往火人节,但一来一年去一次频次不高,二来去一次成本也太高。于是就在上海临近的地方组织起来,平时有高密度的线下活动。每年一次的中国版火人节里,我们会组织不同的营地,大家自己发起各种活动,煮饭的、瑜伽的,像我这样搭建装置,最后烧掉的。

和龙焰相比,新华路的深度不太够,街坊邻居碰面也不太会交流,活动密度也不够高。当然二者性质不大一样,虽然同样是社区,但性质完全不一样。新华路能做到这样,也很不错了。

社区更新观察团第四场活动海报,具体内容请扫描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报名链接

关于“社区更新观察团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发起的“社区更新观察团”,希望把积极从事社区更新实践,想要一起完善社区的人们集合起来,一起观察,一起漫步,一起讨论。“社区更新观察团”将对上海五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更新实践深入考察;相关实践者将以“城市漫步”的形式,分享在地经验,并与关注社区议题的更多人,在 “空间正义”与“社区赋权”的框架之下,共同探讨社区的未来。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